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颐高创业大厦,东方创业大厦停车场

杭州一直在持续努力,进一步缓解“停车难”。记者今天从市建委了解到,今年共完成公共停车库项目26个,新增停车泊位56916个,其中公共泊位6222个,全部超额完成市政府提前确定的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今年新建的公共停车库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停车难区域。建设重点是针对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矛盾突出区域停车难的问题,寻找缓解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出路,充分挖掘地下空间,有效开发上行空间,让市民在这些困难区域都能期待停车。

在中心城区以外的新区,加强新建建筑高标准配置,不断加大P R停车设施建设,通过分区政策加快停车场建设步伐。如今,杭州市民的停车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新建充电桩2980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436个),公共充电服务半径由去年底的3公里缩短至早晚城市交通限制区2公里,初步构建了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网络框架。

充分利用核心区地下空间缓解

武林广场地下商场共有322个泊位

面对杭城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主城区停车场的建设主要依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市停车建设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建成的公共停车库项目中,有18个项目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了3800多个停车位。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武林广场地下商场的停车库项目,这是最典型的一个。杭州著名的武林商圈,这几年银泰、百大、杭州府和新建的国大城市广场都会陆续搞一些大型的促销活动。当时,该地区到处都是交通和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其中的乐趣。一些开车过来的人没有地方停车,所以他们不得不把车停在西湖周围的停车场。在购物中心购物后,许多市民对发现一辆装有大包的汽车感到不安。

现在,这种现象有望得到缓解。

“超建的武林广场地下商场公共停车库项目即将完工。停车场有322个泊位。加上项目自身建设的泊位,建成投产后将极大改善武林商圈的停车环境。”市停车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武林广场地下公共停车库

看针、新技术、产业化协同缓解停车难

服务老小区居民,建设停车场9个,泊位1768个

目前杭州老旧小区居民对停车难呼声最强,但老旧小区居民建停车库也最难。

市停车建设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完成的26个公共停车库项目中,他们有多种方式建设,如:扎针、采用新技术、产业化等。

例如,位于江干区钱潮路、玉环路东北角的水巷社区公共停车场有322个泊位;上城区果东园巷以南、建国南路以东的杭州水务大厦公共立体停车库有100个泊位;拱墅区赵武路大观路湖墅单元FG02-A33/S42-02、FG02-G1/S42-01地块为地上公园,地下开挖空间已建成公共停车库363个泊位,开放后将服务于董家新寨、董家巷等老社区。

利用新技术城市停车建设中心负责人表示,大家熟悉的邓氏美蓉大桥地下竖井停车库是集约用地,利用新技术提升停车库发展空间

典范。如今,位于西湖大道南,斗富三桥北,建国中路西,东河东面的上城区小营紫阳单元SC0205-19地块,用地面积约8958平方米,地下停车库水平面上垂直投影占地面积约2219平方米,采用地下二层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建设停车库158个小型汽车泊位。现已竣工,预计2018年启用,主要服务于城站火车站、市三医院、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小区居民。


再一个就是停车产业化发展,让老旧小区居民停车有获得感。


据悉,杭州第一个以土地公开出让方式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在去年4月开工建设的单建式文晖大桥东公共停车楼240个泊位,现在已竣工,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周边文晖铭苑、天成嘉苑等小区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同时也可为对面的果品市场提供新的停车场所。



文晖大桥东停车楼


此外,首批结合周边建筑以协议出让方式引入社会力量投资,位于古墩路余杭塘路交叉口的塘北单元F15-S42-D17地块公共停车楼447个泊位,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将可为周边河畔水境人家居住区提供停车场所;还有,位于西湖区黄姑山路29号颐高创业大厦利用单位自有用地,在自有用地上自行拆除既有三层建筑,投资约5000万元建设的10层坡道式杭仪公共停车楼390个泊位,该项目在近期将投入使用,为九莲新村周边居民提供停车场所,并可有效缓解文三路电子信息街的停车难。



杭仪公共停车楼


破解市民出行停车矛盾焦点


医院、学校周边建10个停车场1904个泊位


在服务市民生活,破解市民出行停车矛盾交点上,这是市建委今年的重点。现在,学校周边停车不再那么难,去医院看病停车难会有好转。


到学校接送小孩,停车难一直令小学生家长们烦恼。今年杭州市利用学校操场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主要有景芳三堡单元JG1202-47地块30班小学地下停车库、定山小学地下停车库等8个项目1200个泊位,这些项目的建成使用,让家长在学校周边停车不再那么难。




2017年杭州公共停车场(库)竣工项目明细表


目前,杭州为缓解“看病停车难”,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市三医院旁的东河8号地下停车库、省肿瘤医院机械式停车库、万安桥地下公共停车库等项目。今年8月,又在位于滨江区滨盛路北面,与省儿保滨江院区一路之隔建成了省儿保公共停车场546个泊位,并投入使用。许多去该医院给小孩看病的家长,都已尝到不用抢车位,随到随停的甜头。



省儿保滨江院区东公共停车场


另据记者了解,即将建成的小营紫阳单元SC0205-19地块地下公共停车库158个泊位,它的投入使用,也将为进一步缓解市三医院“看病停车难”。


全市新增充电桩2980个


公用充电服务半径比去年缩短1公里


眼下,人们在杭州市区道路上看到川流不息的新能源小客车越来越多,为了帮市民有效解决充电问题,市建委表示,今年,全市新建成充电桩2980个,其中公用充电桩1436个,在市区交通早晚高峰限行区域内,公用充电服务半径从去年底的3公里缩短至2公里,初步构建了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网络框架。


杭州是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推广城市,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车主的青睐。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发展中心(简称“市停车建设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杭州服务于新能源汽车运行的充电保障很给力。去年也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建成充电桩2962个,其中公用充电桩1314个。今年再接再厉,充电设施建设提前并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新能源充电桩


杭州何来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如此给力?



记者了解,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创新思路,多管齐下推进充电桩建设;另一方面,手机导航,探索智能化管理模式。


市停车建设中心负责人介绍,为方便车主临时补电,今年杭州已开发启用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杭州e充”APP。这款App整合了国网杭州公司等企业运营的公用充电桩数据,车主可通过App实时查询公用充电桩信息,规划线路就近导航进行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