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报告(2021)在哈尔滨正式发布。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栾志成,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副社长王,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局长任海龙,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社长助理出席启动仪式。中俄互为世界上最大的邻国,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具典范性的双边关系。《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报告》以中俄进出口贸易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准确反映了全国各地区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情况,科学监测双边贸易发展水平和趋势。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栾志成在致辞中表示,为深度融合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向北开放合作新高地,哈尔滨在对俄开放合作的思路和思路上不断破题,对俄合作水平不断提升,逐步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哈尔滨已向俄罗斯开放9个通航城市,哈尔滨国际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国内其他17个中心站直连,哈尔滨“三位一体”跨境物流遍布全球。哈尔滨新区、自贸区加速崛起,示范带动作用凸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与俄罗斯共建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哈尔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哈尔滨正以更加动态、开放的形象走向世界。哈尔滨作为俄罗斯的中心城市,将通过发布中俄经贸指数,主动全面推进哈尔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务实合作。努力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中俄全面合作的重要承载区,为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持续发布中俄经贸指数,加强国际交流,展现中俄经贸交流现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社长助理吴学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0年中俄双边货物贸易额将达到1077.7亿美元,连续三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以数字方式定量展示中俄经贸发展水平和趋势,全方位、多层次反映中俄经贸交流情况。随着该指数的不断公布,将成为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信息窗口,为从事中俄经贸的市场主体把握市场动态、了解发展趋势提供数字化参考,为中俄经贸打造“晴雨表”和“风向标”。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自2019年首次发布以来,已连续三年发布。指数已经成为评价中俄经贸发展的重要工具,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负责中俄经贸指数研发的中国经济信息社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经济研究中心,承担“新华财经”、“新华丝路”、“新华信用”、“新华指数”等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和运营。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局长任海龙表示,作为全国最北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由贸易区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战略研究所首席专家、黑龙江大学中俄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马友军认为,哈尔滨在对俄贸易中具有先天的地缘优势,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其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不言而喻。对俄贸易格局也形成了以哈尔滨为龙头,中俄互市贸易区为窗口,沿边、沿线为前沿的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2021》基于哈尔滨作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同时,对哈尔滨市的辐射水平进行了相关研究。基于中心城市辐射理论,构建哈尔滨辐射发展评价体系,为哈尔滨对俄中心城市发展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发布“哈尔滨城市辐射度指数”,可以为哈尔滨作为俄罗斯合作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进一步推动中俄地方合作交流提供信息依据。
根据《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报告(2021)》,2020年中俄贸易指数总体保持稳定趋势,达到194.06点。中俄贸易的增长率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位列第一,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俄罗斯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经济衰退压力,中俄两国秉承互利双赢的理念,互相支持合作,经贸合作显示出较强韧性,凸显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中俄经贸合作发展前景可期。(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