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关注沿河就业创业网,沿河就业创业

【话题】收回时间,弥补损失

【专题】贵州深度贫困县上市战监管经验

延河自治县黄龙村第一书记冯(右)和玛瑙坝区辣椒育苗基地招商企业负责人正在检查育苗盘种子质量,确保发芽率。

2月21日,四季果蔬专业合作社辣椒育苗基地沿河自治县乔家镇韩佳村,20多名村民正忙着播种育苗。合作社负责人王来回走动,不时传授种植技术——

"如果秧盘有根,应该把根拔出来."

“不要在一个洞里放太多种子。辣椒种子与扶贫有关,但你不会错。时间不等人……”

等不及了,等不及了。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在乌江畔,沿江——个县能否如期脱贫,关系到同步小康的大局。

前不久,“挂牌督办战”的集结号响起,沿河自治县听到了命令。全力把握上市监管战的现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集中火力,拼尽全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

1月10日至11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捷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调研走访贫困群众、农村老党员、驻村干部,主持召开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暨挂牌督办战座谈会。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督导,集中力量打好最后的歼灭战,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乌江滚滚,锣鼓喧天。沿河自治县精准制定村村通战督导方案,对22个镇(街道)、432个富余贫困人口村、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挂牌督导,确保上半年全部富余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22个未列入名单的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全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列出并监督:克服深度贫困的最后堡垒

大娄山苍翠,武陵山巍峨,乌江连绵起伏。

沿江河畔,凝聚了几千年,也穷了几千年。截至2014年,沿江贫困人口172065人,贫困发生率28.08%,贫困程度较深。

贫穷刺痛人。

摆脱贫困是千百年来群众的期盼。

人民想要什么,政府想要什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沿着河流共同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贫困障碍。截至2020年2月,全县共有贫困户6612户,20239人,未上市贫困村22个。

一百英里半九十。2020年,沿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产业结构调整,集中火力、全力作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

锁定目标,避开柱子。用好沿江“五步工作法”,坚持一切工作以脱贫攻坚为重点,一切力量紧紧跟随脱贫攻坚,坚决按照省、市挂牌要求,制定出村村通战督导方案,确保一户一人一项不漏。

抓住机遇,攻坚克难,产业扶贫。按照“八要素”的要求

style="font-size:15px;">压实责任强保障。发挥脱贫攻坚“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优势,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政策、工作、责任“三落实”,全力攻克深度贫困最后堡垒。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对每一户脱贫户“扶上马再送一程”。


激流勇进:调整产业促增收


人勤春来早。2月19日,沿河自治县马脑坝区辣椒育苗中心基地,村民们戴着口罩,娴熟地将“漂浮育苗专用基质”装盘,把一粒粒辣椒种子按入基质中。


技术员不时提醒:“在基质装盘时,注意不要压紧,也不能中空。”


“你放心,产业关系到大家的收入,我们一定会小心仔细。产业发展好了,就业机会就多。”群众侯华芝笑着说。


辣椒产业,是沿河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撑,是调减低效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的主要替代产业。今年计划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相对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面积4万亩。


锁定目标,加油干。沿河自治县紧锣密鼓发展辣椒产业的同时,坚持走好特色产业实现农民脱贫增收之路和培训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全面推行“村社合一”,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让群众获得更大的产业增收。


行走乌江河畔,处处是春耕生产繁忙景象,蔬菜种植,烤烟、辣椒育苗,果树施肥剪枝,产业发展全面展开,69万沿河土家儿女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以百倍信心和决心耕耘希望。


沿河自治县县委书记任廷浬说,全县深化农村产业革命,聚焦“八要素”,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春耕春种各项工作,积极谋划辣椒、高粱、生猪养殖等“十个万”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带动群众增收。统筹抓好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和疫情防控工作,毫不动摇把脱贫攻坚、农村产业革命、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抓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两线作战:干群同心补损失


春节前夕,疫情突如其来,影响节后群众生产生活。


一手抓疫情,一手抓生产。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连日来,沿河自治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戴上口罩,挽起袖子,走进田间地头,抓春耕忙生产。


在谯家镇桂鲜村,驻村干部计策与村里的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志愿者忙着协调土地、政策宣传,全力发展辣椒产业。


思渠镇蛟龙村,流转土地发展产业正紧锣密鼓开展。蛟龙村党支部书记崔永滔说,村里有40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土地翻耕正在开展。“预计今年发展250亩的辣椒,要让石旮旯地里开出‘致富花’”。


沿河自治县积极摸清农资需求情况、经销商供应情况,协调上游厂家和经销商,确保春耕生产物资需求。目前,全县储备化肥5500吨、农药20吨、农膜50吨,水稻种子60吨,蔬菜种子10吨。


疫情的发生,打乱了群众的外出务工计划。


为了解决返乡群众就业困难,帮助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帮助县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沿河自治县围绕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业需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及县内一、二、三产业用工需求,为企业复工复产用工、劳动力转移就业双方供需做好对接服务,引导返乡人员就近就地就业。春耕生产忙而有序,沿河自治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抢时间补损失,发展特色产业,描绘脱贫画卷,强化统揽统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69万干部群众正奋力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