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业创业 未来推荐创业开店行业

曾有一项调查:返乡创业项目中,创业者会选择哪些项目创业?65.7%的人表示会选择水产养殖。

为什么呢?其实有三个原因

技术一直是1)养殖业的技术容易掌握。.农业的关键,与种植业相比,养殖业的技术更容易学习,更可控,操作更简单。

2)回报快。关注这个时代现金回流的速度。钱对企业家来说非常重要。然而。种植业的周期比养殖业的周期长,现金流回流更慢。然而,水产养殖是不同的。有些养殖项目一个月就能上市,现金流回得很快。

3)更容易规模化。的水产养殖规模比较简单。在同一个农场,你可以增加内部面积来实现规模化。但种植业依靠天时地利,对自然条件要求更高。因此,水产养殖的规模投资更小,规模经营更简单。

但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污、污水、恶臭等养殖废弃物产量也快速增加,导致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近两年来,养殖业面临着比较大的调整。其中,政策原因是主要原因。在水产养殖领域,国家出台了三项政策: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1、“禁养政策”出台:,》是首个专门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国家规范性文件,明确将综合利用作为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为规模化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指明了可持续发展路径。明确了禁养区的划分标准、适用对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激励和惩罚方式。

2、“新环保法”出台: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环保法》明确指出,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技术政策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新法的威慑力下,畜牧业进入了环保高压期,从罚款整顿到停产拆除。

3、“水十条”的出台:2015年4月16日发布,又称“水十条”,计划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分阶段改善。明确要求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社区)和专业养殖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将提前一年完成。

因此,未来农业的方向和趋势:现代化和规模化。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农业企业家和经营者是如何做到的案例。这里分享六个案例,基本上是对当下农耕和创业的总结和提炼。

案例一、用现代化知识武装

大学毕业后,石回家创业,和父亲一起养猪。短短5-6年,父亲养的35头老母猪,改造成了50头老母猪,300头生猪的现代化养殖场。

大学回家后,石发现父母在家养猪,规模小,条件差。在毕业实习期间,石在日照一家大型养猪场实习,看到了别人的方法和经验。于是,石和父母商量扩大养猪场的规模,安装一些现代化的养猪设施。

石利用自己在大型猪场实习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将饲料改为全价饲料,并更新猪种,当年实现净利润9万元。


石伟涛不仅自己采取现代化的科学养猪方法,在他的带领下,周围村庄的养殖户也学到了不少科学养殖的新技术。在此基础上,石伟涛成立了合作社,目前已经有15家养殖户参与其中。


案例二、改变经营方式


大学生刘晶与三个同乡好友一拍即合,四个年轻人于是抱团创业,成立生态农业公司。


刘晶发现,当地的养殖都是传统的方式,比如喂养饲料等。于是刘晶想改变经营方式采用循环农业的方式经营。


在这家公司的基地里,模拟野外自然环境的现代化中华鳖养殖池是最大的亮点。刘晶介绍,这些从长江流域引进的中华鳖以吃鱼苗为主,从不喂人工饲料,池中鳖鱼混养,鳖吃不完的鱼苗才转到“精品鱼池”。这种办法喂养的鳖品质好,现在年产3万公斤的中华鳖,目前市场价卖到了每公斤100元。


案例三、品种选择很关键


于淑荣和曹焕山夫妇的饲养蛋鸡已有十几年的经验,在当地也属于养殖业的老司机。


曹焕山毕业于畜牧兽医专业,从最初在永胜村,到2003年在二道沟创办养鸡场,一直到现在创办米格牧业,养殖规模从原来的5000只蛋鸡,逐渐发展到现在的4.5万只,与此同时,存栏能力10万只的现代化养殖场正在建设中。


曹焕山认为:养殖业的品种选择特别关键。曹焕山的养鸡场新场引进的4万只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京红1号”,已有2.5万只产蛋,每天产蛋量1500余公斤,比老场产蛋量提高了10%。


2010年存栏海兰褐蛋鸡3.2万只,年产鲜蛋4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50万元。2011年注册的米格品牌生态蛋,依靠科学的饲料配比,一经上市,鸡肉和鸡蛋就收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目前,于淑荣和曹焕山夫妇养殖场已完成3栋场房的建设,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购置2套全自动笼养设备和2套饲料加工及化验防疫设施。预计尽快将完成鸡场新址的全部扩建项目。


案例四、走产业化之路


不甘于平凡的刁龙觉得朝九晚五的日子无味,于是带上开旅行社的妻子一同回老家养驴。


刁龙从亲戚朋友处筹资100万元,又悄悄贷款160万元,并开始在全国各地考察,寻找驴苗,学习养殖经验。并成立拥有办公室、员工宿舍、标准化驴舍、饲料房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养殖场。于是,2012年11月,刁龙去甘肃、青海等地,一次性引进回关中驴140多头,进行现代化、规模化养殖。


刁龙觉得驴肉是一个小众的市场,单纯卖驴是走不通,必须要产业化。


于是,刁龙借助父亲有做酱牛肉的手艺。2013年底,刁龙又注册了一家食品厂,专门由父亲负责做生熟驴肉加工。之后,他亲自上门推销,将驴肉供给省内各大酒店,并与许多酒店签订了长年合作协议。现在,陕西境内的大部分驴肉都是他的产品,一头毛驴单肉就能卖到七八千元,每年纯利润已突破百万元。


当前,刁龙存栏的毛驴有600多头。同时他食品厂的屠宰量保持在每年1000头左右,公司净资产达到上千万元。


案例五、借助互联网做大生意


小李大学毕业后,回到了位于江苏句容茅山的老家,办起了易畅牧业生态养殖场,养殖土鸡、番鸭、茅山大白鹅等,利用qq、微博、微信、淘宝等网络平台售卖土鸡。


他采取山坡放养、绿色养殖模式,共承包30亩林地,主要经营散养土鸡、番鸭、茅山大白鹅等土家禽。茅山林地环境幽静、林间含氧量高,昆虫、蚯蚓繁多,不仅可使土鸡采食大量的青草、昆虫、牧草籽实而降低饲养成本,而且林间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土鸡生长条件好,肉质紧实Q弹,营养丰富口感好。


作为一个正宗的90后生人,小李喜欢泡论坛、刷微博,大学期间也研究过淘宝的开店模式。土鸡长成需要进行销售时,他立马就想到了开办淘宝店,利用微信、微博推广。


随着网上直播平台的兴起,他还给自己的农场,安装了实时监控,在熊猫直播上24小时实时直播农场内鸡鸭状况。短短几个月,他的淘宝店已经月销售额过万元。、


案例六:多元化模式经营



王淑娟,女,1986年生,汉族,研究生学历,广元市青川县蜀蕊蜂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在汶川地震后投身创业。因重视产品的营销,王淑娟的蜂蜜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企业刚步入正轨不久,王淑娟决定到澳大利亚留学,开阔眼界。留学期间,她尝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种品牌的蜂蜜,并查阅了大量关于蜜蜂养殖的前沿资料。


王淑娟认为,正宗的家乡蜂蜜营养成分一点都不比那些国外高档蜂蜜低,但品牌、包装、产品附加值与之相比相差甚远。


2013年回国后,王淑娟开始着手扩大企业规模,成立蜀蕊合作社,以“农户+公司+电商”的新型经营模式,线上线下双渠道推广销售。


2014年,王淑娟成立了青川县智宸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电商服务商,与农业合作社对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追溯的优质农特产。


目前,王淑娟成立的合作社目前已经从刚开始的16户社员发展到现在200多户蜂农,10000余箱蜂群,3个中蜂繁育基地,18个中蜂养殖基地的规模,年产值1000余万元。


还是借用马云的一句话:未来已来!养殖的未来将会呈现方式的生态化、经营的多元化、创业的年轻化。


随着政策和资本的扩大之外,养殖业会成为创业者淘金的“洼地”。你准备好了吗?


农业企业经理人、农村创业者、新农人欢迎加入“农侠会”社群,群主微信:annibaobei0428


更多农业重磅新闻、产业报道、干货案例,500万三农领域的行业人都在订阅公众号:ny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