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成功概率统计,创业成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请根据给定材料3

著名投资者、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认为: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雨果

我看过很多关于创业成功率的统计——

有人认为是5%;

有人认为是3%;

有人甚至说是1%。

暂且不管数据是真是假,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我认为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创业的成功率。在我眼里创业有两种方式:

第一类:聚精会神自然而来的自然路径;

第二种:一无所有,没有勇气的死亡之路。

第一类创业者的成功率高于平均数据,而第二类创业者的成功概率远低于整体数据。

让我们仔细看看创业的两条路径——

第一,潜心积累、水到渠成的自然路径

500年前,当史无前例的航海计划在哥伦布的脑海中萌芽时,西班-牙姑娘-王对他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哥伦布雕像

哥伦布一听,犹如醍醐灌顶,他没有轻举妄动。先是学了五年当水手,然后五年当航海学者,最后五年演讲,得到支持。

15年后,一切准备就绪,哥伦布和他的船队出发了,短短8个月,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哥伦布船队

伟大来自平凡事物的积累,而成功来自对细节的关注。

“天使在想象中,魔鬼在细节里”的每个人都用心品味这句话。创业也是如此。它更加自然和自然。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一个小学徒,进了一家理发店,学习了又学习。在学习美发的过程中,她的技术越来越好,服务到位,嘴巴甜,能够揣摩客人的心理。客人们逐渐认识了那个剪头发的小女孩。值得称赞的是,她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学会了节俭,不愿意花工资。除了微不足道的生活费,其余的钱都定期保存完好。

直到有一天,她超越了主人,遇到了很多客人。随着时间的积累,她不愿意被别人控制,也不觉得主人给的工资太少。碰巧,她也有一笔可观的积蓄。

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她决定再开一个传送门,在附近租了一个门面,自己开了一家理发店,招了两个学徒。

把眼下的工作做到极致,下一步自然就来了。

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精彩好看的画面,没有激动人心的传奇故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这才是大部分创业者的真实写照,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再看一个案例:


贺义,郑州某商贸公司总经理。1998年大学毕业,先后在格兰仕苏泊尔等公司负责销售、营销工作。“我当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一毕业就开始接触小家电,从卖场的促销员干起,到业务经理、大区经理,一直都和销售打交道。” 贺义说,“一开始在格兰仕浙江分公司、后来又跳到苏泊尔,再后来到做清洗机的小家电公司。”


2008年,积累了多年销售、营销经验之后,贺义开始自己干,专卖“小家电”。


“近十年的小家电销售,让自己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掌握能力得到历练,最后创业几乎成了‘不得不做’的事。”


贺义的这句话,让人震惊。


优酷CEO古永锵说过一句话:潜心积累,水到渠成。很好地提炼出了第一创业路径的核心所在——


进入某个行业,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经验越来越丰富,专业知识越来越深入,人脉越来越广,自身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资金也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厚积薄发,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再接受管理束缚,或不满足现有收入,那么就是另立门户的时机到了。


优酷CEO古永锵


创业需要什么?


无非是人脉、经验、资金、渠道、技能,等这些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创业者本人也会实现由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蜕变。


第二,一无所有、勇往直前的作死路径

这种类型的创业者,他们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脉,没有渠道,没有产品,没有经验,缺乏闯荡商业丛林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缺乏对创业过程艰难程度的预估,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勇往直前和盲目的激情


他们的项目不接地气,总是在想象中意淫用户需求,心想哪怕有1%的目标客户愿意给我付费,那我就可以发财了。他们不知道的是,客户的需求不是想象出来的,如何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你付费,才是重点;


他们上来就想,这个细分市场有2000亿的空间,哪怕我只是拿到千分之一的份额,也是天文数字啊!他们没想到,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市场,那行业现有巨头是干什么吃的,BAT难道都是吃干饭的,将大蛋糕拱手让给你一个后来的无名小卒,你也许能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分得一杯羹,不过其难度不亚于虎口拔牙,还得是你在某个环节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备独家核心竞争力才行;


他们想象中,能将摊子支起来,公司成立起来,就万事大吉,坐等收钱了。殊不知,这才是刚刚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让你头疼的事情还在后面呢!租房子,买办公设备,都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为了图便宜,你要跟各种小商小贩砍价;


他们公司成立了,拿着创业团队七拼八凑的钱,或是投资人的融资,开始作了:公司必须要位于CBD,办公环境要像花园,还提倡咖啡厅式办公,规定人均办公面积要超过8平米,要给员工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肆意去打造个性化办公区域,中层员工必须要有大公司背景,基层员工必须高学历,前台最好是女神级……这样去做,除了自我感觉良好,除了所谓逼格高,给企业所能带来的积极效应微乎其微,反而是不必要的成本开支会大大加快烧钱速度,换句话说,也在加快你的作死速度,要知道,创业导入期,每一分钱可都是救命钱,可都是续命钱!


当他们怀揣远大理想,以这样的姿态上路,扑面而来的不是想象中的大饼与美好,更多是现实的无情与残酷。


一边是宏阔务必无比的战略图景,一边是一无所知的战术方法;一边是想象里的生存空间和“敏锐的市场触觉”,一边是市场上的举步维艰和操作时的南辕北辙;一边是耳熟能详的商业经营之道,一边是难以落地的商业计划和不结果的创业之花。


这就是作死派创业者的尴尬处境,他们一方面想“老虎吃天”,一方面又“无处下口”。


我们鼓励创业,但不鼓励盲目创业。只有看准方向,切合自身资源、优势,才能成功实现创业上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