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领导者,做出贡献是很难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希望能带领下属一起成功。可见领导责任重大。但是,任何基础都是以民意为基础的,任何政治都必须反映人民的意志。权威来自人民,为人民所用。
唐太宗善于纳谏,善于听取良言,导致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生产发达,国家和人民安宁。一天,唐太宗召集大臣讨论创业和成功。
唐太宗问:“你觉得创业难还是维持下去难?”方部长首先回答:“我以为创业之初,困难很多。百事需要勇敢和苦心,一个个突破障碍,一个个解决问题,才能建立基础。我觉得创业很难。”
郑伟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说:“古往今来,许多皇帝都能够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做出贡献。但是,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失去了祖先辛勤劳动的果实,所以我觉得保持成功比创业更难。"
在听取了两人的意见后,发表了自己的结论:“方跟随我征战天下,摇摇欲坠奔赴战场,常常在九死一生中寻死觅活,所以他深知创业的艰难;魏徵协助我治理国家,努力工作,并利用了这个机会。他常常害怕财富带来的傲慢和自大。他不注意无止境的邪恶,在和平时期做好了危险的准备,所以他非常清楚保持成功的困难。由此可见,创业和保住成都有很多困难。然而,就目前而言,创业的难度已经过去,保持成功的难度已经提上日程。希望各位部长能和我一起努力,勤勤恳恳,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部长们被他们所说的话说服了。
我们不得不佩服唐太宗的政治头脑和团结下属的艺术。他之所以得出这样一个辩证的结论,充分说明了他治国的抱负。事实上,在争论“创业难,留名难”的问题之前,唐太宗就已经发现了问题的端倪:有的将军因为创业而瘫痪,有的人以自己为荣,开始脱离下属;而另一些人则开始玩“小计划”,专注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这些都是不利于国家稳定和政治清明的迹象。所以唐太宗提出这个问题给大家讨论,希望提醒各位下属不要让胜利冲昏头脑,不要在和平的环境下种筋斗。他的做法没有伤害武将的自尊心,也没有失去表明自己政治观点的原则。可谓一举两得!
《贞观正要》是记载唐太宗日常言行的经典。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自古失业者少,失业者多。”所以要牢记“创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