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22年是涝是旱 2022年创业契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新发布的三大粮食作物保险在实施范围扩大后会给农民带来多少好处?日前,北京商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关于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发行,明确将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至13个省份,并使其保障水平高达相应品种种植收益的80%。

业内人士认为,两类保险推广范围的扩大,将为农民带来更多的资金投入、更高的保费收入和更强的保障。

这两种保险的范围已经扩大到13个省

所谓全成本保险,就是涵盖农业生产的直接物化成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等总成本的农业保险;种植收入保险是保险金额反映农产品价格和产量,涵盖农业种植收入的农业保险。据悉,该保险覆盖所有农户,包括中规模农户和小规模农户。

在补贴方案中,《通知》指出,实施地区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产粮大省的产粮大县。2021年纳入补贴范围的实施县数不超过全省粮食主产县总数的60%,2022年实现实施地区粮食主产县全覆盖。粮食主产省粮食主产县范围根据去年中央奖励的粮食主产县名单确定。

对此,业内人士评论称,60%的比例反映出中央对农业保险制度的高度重视,推进工作刻不容缓。同时,要根据当地财力,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扩大规模。

《通知》原则上指出,全额成本保险或种植收益保险的保障水平不高于相应品种种植收益的80%。农业生产总成本、单位面积产量、价格(地价)等数据以发改委最新发布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或相关部门核定的数据为准。在省级财政补贴不低于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补贴中西部地区45%,东部地区35%。

在保险方案中,全成本保险的保险责任应涵盖当地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害、事故等。而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险责任应涵盖农产品价格和产量波动造成的收入损失。保险费率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确定,综合费用率不高于20%。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为了使保险公司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农业保险制度惠及农业生产者,并做好全民受益工作。

此外,《通知》还宣布,《财政部关于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废止。业内人士指出,新文件发布后,本文件不再需要发挥过渡作用。

40亿补贴带来显著效益,“旱涝保收”增强种粮积极性

《通知》的背景是什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李国主表示,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已经试验和建立了15年。这15年间,由于强有力的金融政策,农业保险发展迅速。2006年保费规模只有8.06亿元,2020年已经是815亿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但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物化成本保险’,而且保险金额只有每亩收入的30%到40%。该产品只覆盖自然灾害等风险,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在戴看来,“不解渴”,提高保障水平,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特别是

/p>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因自然灾害受损最为普遍,农民种粮如果没有收益,则种粮没有积极性。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农业保险成为农业生产保障的重要手段,基本可以让投保农户“旱涝保收”。


关于两险种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首先是保险保障水平高。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险金额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险金额覆盖农业种植收入,这两个险种的保障水平最高均可达相应品种种植收入的80%,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最高40%的保障水平,极大地稳定了投保农户种粮收入预期,同时有效防止了脱贫粮农返贫现象的发生。


其次是保险责任范围广。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险责任涵盖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害和意外事故等;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险责任涵盖农产品价格、产量波动导致的收入损失,保险责任范围设置相当广泛,基本解决了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


最后是惠及全体农户。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本次扩大政策实施范围,契合了新型经营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将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都纳入了保障范围,通过支持政策实施范围内全体农户自主自愿投保,全面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切实提升了这项惠民政策的普惠性。


在补贴方面,新规将如何利好农民?庹国柱介绍称:“今年的范围扩大,仅中央财政就要多支出预算20多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配套补贴,合计会有40亿元以上的补贴。这对农户的确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同时对于《通知》,庹国柱评价称,这能解决持续生产的后顾之忧,提高种粮积极性,也能稳定农户的农业收入。对国家来说,就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也是乡村振兴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周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