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去创业小公司靠谱吗 创业公司不稳定

本科毕业12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时有省级优秀大学生光环,2个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30个大学级荣誉证书。按照我的专业,应该是IT行业。但不知何故,我认为销售是最赚钱的行业。

进小公司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创业第五年了),年轻的时候觉得项目(B2C)很好,老板也不错。进去后发现什么都不规范。事实上,公司已经变得更强大了。好的时候,总部有200人,全国有41个城市分公司。公司老板确实是个战略大师,帮别人辅导两个企业(一个是河南安阳(已经进入上市阶段),一个是北京(已经接受软银几轮投资)),但是自己的老板什么都管,当然主要是市场部,所以公司赚钱的时候可以折腾。每天没事写文章骂百度,导致平台被百度封杀。我们在百度上几乎找不到我们的平台信息(这对B2B平台来说是致命的)。然后公司的营销总监几乎是白干,亲自指挥营销工作。今天,让大家呼吁销售。不到半年,30多人只剩下5个人(包括我),然后让大家做市场,开始营销。这个团队发展到近60人。又不见了。除了少数业务能力强的人,他们赚了一些钱,其他人真的很心疼。一个月休息四天。每天从早上跑去玩,每天坐公交车在市场里跑。不管是夏天下雨还是中午。

不过话说回来,这段时间我真的学到了很多。毕业的时候害怕和陌生人交流,但是现在遇到人就能说话了。当时虽然很困扰,但还是了解了很多行业内幕和行业信息,比如白酒,国内几乎所有的白酒品牌我都知道。家具建材销售模式及品牌。我认识很多有趣的老板。在这家公司,我学会了如何带出一个狼一样的团队,如何做陌生人,如何推。因为我第一个月就拿下了销售桂冠,从销售专员到销售主管只用了一个月,从主管到这个公司的营销经理只用了六个月。

因为第一家公司喝酒,身体受不了,也受不了老板的折腾,不是怕累,主要是心累。

离开公司后,我去北京学习IBM cognos和苹果的Roambi;进入一家即将上市的大公司(现已在BI大数据行业上市),所以IT在这里是非常标准的。说实话,虽然是it技术开发(数据报表开发),但工作真的很轻松。我在北京呆了两个月,安排去青岛出差。我在青岛的逗留真的很愉快,因为我在海边工作,周末在海边玩。记得有一个周末我加班,项目经理会带鸡尾酒。喝得有点晕,回去休息吧!正是这份工作让我爱上了青岛。虽然冬天风大(公司安排住在工作地点附近),但我们每天早上走路上班,通知9点上班。事实上,我们可能会达到103,336,000。

我在这家公司待的时间不长,后来就来成都和朋友一起创业(O2O行业)。公司很小,也是个穷企业家。其实当时也很不规律。但当时生意发展迅速,不出几个月,创业项目就在当地出名,成为当地行业的垄断。当时采取的补贴模式使整个行业的价格降低了1000多元。虽然这个项目已经卖了2年多,卖了之后已经套现了几百万,但是这个行业的价格还没有恢复。其实现在这个行业很多人大概都想打败我。

后来我进入了一个教育行业。公司不大,但在当地很有名。两年过去了,老板还欠我20多万的工资。

现在在上市金融公司,你会发现以前呆在小公司是一个劣势。我毕业时也有类似的教育背景。但是,我一毕业就在支付宝工作,后来换了工作,这也是当地行业的知名公司。现在在这里做部门主管,大专毕业。毕业后(比我早2年),进入通信行业的头部公司做渠道。现在我也是这家公司的部门经理。然后我就来这家公司面试了。1.我没有行业经验;2、没有大企业背景经验,只能当主管;但是,面试的时候,我跟领导打了个赌。6个月后,如果我认为我有能力,我会被提升,否则我会离开,但现在我会留下。对于一个陌生的领域,我在短时间内开发合作了两个渠道;我觉得我还是可以学好的。很多文章,包括我的,都是关于这个行业的。

所以我建议,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能去大公司,一定不要去小公司。即使换了工作,也不应该换其他行业的工作。他们必须在一个行业换工作,这可以算是沉淀和积累。这是我用眼泪买来的教训。

还有人问我:为什么辞职是因为平台大,工资高,前景好?我可以在十分钟内写一篇800字的叙事讨论

的文章哭诉大公司满是弊病。


但当别人问到我,是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时,我的答案通常会是:最好别去小公司,首选大公司。为什么?


本文个人主观意识比较强(也可能是自己切身体会吧),慎看。


1. 大公司:替人打工的感觉会没那么强烈。


认识几个比较年轻的创业公司老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爱讽刺打工者。做老板的人,一旦开始膨胀,典型表现就是爱歧视在工作岗位上辛辛苦苦挣工资的人:diss打工者是弱智老板刷存在感的利器。


创业公司老板A,最爱在朋友圈发的鸡汤主题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在朝九晚五中走向平庸,因为他们害怕改变,所以只能一辈子为人打工。鸡汤没毛病,但问题是,那些为你打工、为你付出、为你赚钱的人,他们知道老板瞧不起自己后会怎么想?会佩服老板思想境界高吗,只能诅咒老板血压高吧!因为人生被老板看轻、鄙视,比工作上被批评伤人太多。


创业公司老板B,最爱分享的日常,是他如何批评员工、管教员工,和员工合影等非正式场合,也从来不把员工称作同事、伙伴或者是团队,一定要强调是在他之下、受他管理的员工。你可能觉得是我想太多,但我认为是情商问题,如果我开公司做老板,一定是尽量把下属称作同事而不是员工,因为同事代表“并肩作战的人”,而员工代表“你为我打工我付你钱”的交易关系,少了尊重、多了居高临下的意味。


本质都是替人打工,但大公司的打工感会弱很多,因为在大公司通常有完善的晋升制度,你能清晰地看到如何一步步往上升的发展路径,只要你有能力。但小公司的天花板通常和你抬头就能看见的那一块差不多高,毕业生的直属领导可能头衔就是总监,是的没错你会发现小公司各种总监,再往上就是大老板。


所以,你在大公司谈梦想,是有空间的,你在小公司谈梦想,或许只能谈老板的梦想。


大公司能获得的,不只是按时发(小公司就不一定能按时)的工资,还有公司背书、平台光环、人脉背景等隐性福利,功利一点,在大公司打工,你能从很多方面为自己获利,而小公司打工,往往是给老板的比自己得到的要多。


2. 大公司:遇到傻逼的几率会降低。


一个90后老板,做了个几十万粉丝的公众号,盈利模式就是接广告和做电商渠道卖货,不酸,确实值得同行学习,在同龄人中也算是抛弃同龄人了,但毕竟,是很单一的变现模式,公司规模也就是个小作坊。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老板还是很不错的,几个人运营着当地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一年收入30-50万的利润。


一次,这位90后老板在朋友圈抱怨:“我为什么就招不到像四大那样拼命的员工呢?”


所以你们看到没有,眼高手低的不只是90后员工,很多90后老板同样是心比天高,不仅直接把初出茅庐的自己对标了四大老板,而且把自己公司能提供的薪水、发展、背书和平台直接对标了四大,请问,你凭什么能招到像四大那样拼命的员工呢?


再说另一件事。


同学今年和我同期提离职,他离职是无奈之举,因为他妈妈突发心脏病,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才脱离生命危险,这件事让他意识到,父母老了,随时可能会不在,需要人照顾。所以他不得不放弃在上海打拼的梦想,回到三线小县城陪伴爸妈。


这个理由,任何一个正常的领导都会理解、会支持吧?至少,再怎么不舍,都不会挽留员工吧?


但我同学的领导思路很清奇,同学提离职后,他领导不放人,理由是:“即使你回家,你也不能改变你妈妈已经生病的实际情况啊。”什么逻辑,陪伴不能让我妈成仙所以我的陪伴就没意义了?


同学提了三次离职,很坚决地说要走,后面找领导谈都是哭着谈的,领导才松口说再给公司干一个月就放人。没有利益关系绑定后,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脆弱得不堪一击。


职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傻逼有职位。听过很多辞职的理由,总有一条是:我的XX是傻逼。


不是说大公司没有这些人,但大公司的选人有三高:标准高、门槛高、竞争大,所以天然存在傻逼过滤网,和你工作的同事,综合素质普遍是高的,而小公司招人都难,因此总有漏网之傻。一个10000人的大公司可能有1000人是傻逼,一个100人的小公司可能50人都是傻逼,你选谁?


3. 大公司:承诺通常不会被违约。


我北京公司离职时,去提取公积金,发现虽然呆了一年时间不到,但公积金都有好几千块,前公司在五险一金方面从来不亏待员工。但在公积金管理中心,我见到好几个人,是由于公司不给交社保,专门跑来咨询如何维权的。


请注意,给员工交社保是法律明文规定一家企业应尽的义务,而不是给员工的福利政策。大公司通常不会冒舆论风险不给员工交社保,但小公司为了省钱,欺负员工不懂,不给交也是常事,我所在的几家小公司都没有交(我自己的公司也没有交)。


一个原来面试的小姑娘向我哭诉过,她辞职去北漂前,面试了一家小公司,先给HR发了作品集,HR信誓旦旦地表示她一定能通过,于是便怂恿她辞了职。到北京后,HR又改口说她的作品质量不够高,经验不够足,还用粗暴的言语打击她:以你的水平,要在北京找工作,基本不可能的,别自视甚高。


她问公司有没有交五险一金,因为她想在北京买房。HR不仅理直气壮说不交,而且又打击她:就凭你,在北京买房?你心多大。最终工资只开了4000块钱一个月,和她在三线城市一个工资水平。


能怎么办?原来的工作都辞了,虽说自己也考虑不周,但HR背信弃义最是不耻。她的能力或许还不足,但很难想象一家正规的大公司,会有HR用打击式、侮辱式的方式和应聘者沟通的。


最后。


大公司和小公司的选择,无法一刀切下个结论,有人在大公司里混吃等死,也有人在小公司里高速成长;有人痛恨在大公司里做螺丝钉,也有人无奈在小公司里什么都要干。没有标准答案,但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较优答案,在有选择的前提下,我建议你去大公司,从大公司去小公司简单很多,但反之却很难。


虽然大公司薪水高、福利好、平台大、前景好,但是……不要但是了,前面几个条件都满足了,还但什么是,但是怕你受不了金钱的刺激变得忘记了初心吗?大公司能确定地给你以上的一项或是几项,但小公司确实很难。


那么,小公司完全不能去了吗?当然不是。


我比较认同一个知乎网友的说法:无论公司大小,专业度很重要。小而美的公司也可以在某个领域比大公司专业,所以如果要去小公司,请尽量在薪水之外多考虑一层公司在某个领域是否专业,这意味着公司的前景能否广阔、你个人的发展能否稳定。


去小公司,我认为最好的情况是:自己做一个不傻逼的老板,以及成为一家小公司的合伙人,无论在能力锻炼和潜在收益上,都是最佳的选择。当然,你得足够行,才能有做选择的可能。


最后给自己一个台阶:


假设以后我要是再开了家小公司,一定不会再做傻逼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