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出太阳,太阳四宫适合创业

来源:天山网

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工村的B&B(7月16日无人机拍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Jotiker Nigati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魏永贵

在沙漠边缘,尉犁县古乐堡乡古乐堡村,红花绿柳,流水如画;

天山北坡,沙湾市规模化养鸡带动了各镇村家禽养殖和辣椒、大葱、马铃薯种植的发展;

在天山西部,塔城市紫巴吉铁新区路南村在北京、武汉设立仓库,有机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前景。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迈向全面小康。天山南北丰富如画。

面向14个地州市60个村,7月10日推出“走进农村看小康”网络直播,见证和记录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

农业高质高效

新理念带来新发展

现有各类农机1795台(架),资产2.8亿元,年作业面积130万亩。工作区域延伸至中亚,五项专利赢得了美国知名采棉机制造商的赞赏.这是沙湾农业金悦农机农民专业合作协会多年来的成果。这一成果是新疆农业优质高效发展的一个缩影。

走“特色”之路,产业升级。尉犁县各镇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单位面积总产量大幅提升;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区),国内首个单体15万平方米双层充气膜智能集成温室(植物工厂)生产的雪山果和爆浆樱桃番茄畅销国内外。

走改革之路,让模式创新。昌吉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成效。2019年,82个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12269户农民变更股东,合作社经济收入迈上新台阶;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乌尔禾镇创新发展模式,开展旅游开发经营。预计家庭平均收入将增加3万元。

走科技之路让发展更稳定。博乐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成功研发出玉米免耕水肥一体化播种机,今年推广免耕玉米6万亩;奇台县板街沟镇腰站子村于风农业服务合作社流转管理土地18万亩,推广精准播种、无人机植保、北斗导航应用等新技术。农业科技水平逐年提高,冬小麦产量832.83公斤,居全国第二。

乡村宜居宜业

新农民创造新生活

莫玉贤嘉汉坝乡大利亚布依村有三位知名农民、网络名人,“烤鱼王子”、“鹌鹑叔叔”、“鸵鸟大哥”。

大利亚布依村是全村搬迁到新疆“搬迁、稳定、致富”的典型。2018年搬迁至现址后,将建成旅游景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会有新的增收方式,一批农民会成为新生活的代言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骑驴进京”的库尔班吐鲁木大叔家乡玉田县托格里奇乡托格里奇村,养殖业蓬勃发展,葡萄园年年丰收,花卉产业园百花齐放,全村438户1554人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在皮山县何家新村,597名村民免费住新房。每户分3亩地,一个羊圈,一个大棚,种菜,养牛,养羊。

要实现农村宜居宜业的目标,需要奋斗和努力。哈密市宜州区西菜园村农民高志华常年学习农业技术,s

积推广,成为哈密市农业技术专家;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两河片区马家庄子村,村民叶尔哈力·尼合买提2020年经村委会推荐,进入新疆紫罗兰食品有限公司学习,目前已成为该公司中央厨房经理助理。


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镇,镇政府力促电商产业发展,建成了电商服务中心、孵化中心和培训中心,乡村涌现出一批电子商务经营能手;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白哈巴村发展旅游业,成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农牧民家家户户开办民宿,每年接待疆内外游客10万人次,2020年人均纯收入19450元。新的经济模式和既有优势产业,不仅让村民口袋鼓起来了,而且在观念上与时代同步。


农民富裕富足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全面小康,推动了乡村建设新发展,描绘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镇孙扎齐牛录村挖掘锡伯族文化资源,走文化旅游富民之路,全村旅游年收入1200万元;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上九户村打造“养生福地、汉唐车师”旅游文化品牌,形成“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大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加强党建,是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党支部创建阿克苏地区“十星级”基层党组织,村集体收入5年增长近10倍,该村被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评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莎车县乌达力克镇博依拉村党支部向村办工厂派驻党建指导员,促进村办工厂繁荣发展,146名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团结共建,援疆共建,村庄发展动力更足。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是浙江省宁波市重点援建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全村450户1852名村民团结一心奔小康,成为多民族繁荣发展的大家庭;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哈迪勒克村建设“党史”馆、“四史”馆、“爱国主义教育”馆,建设农村大舞台、民族团结长廊,各族村民生活富裕,互相团结,“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共识。


哈密乡村有颜值


时间:7月10日


地点: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海子沿乡尖山子村、三塘湖镇


巴里坤湖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成群白鹭在湖边悠闲散步,风吹草低牛羊若隐若现……通过发展“旅游+”,巴里坤农牧民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门柏油路,抬脚小轿车,变身农家“小老板”,过上梦想中的小康生活。


三塘湖镇不断打造“苦豆蜜瓜”、“三塘湖辣皮子”、有机西红柿等特色品牌,引导带动特色种植,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并让这些农副产品借助互联网走向全国各地。(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热依达整理)


“苗”绘好光景


时间:7月13日


地点: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良种场村、二十里店镇二十里店村、呼图壁县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


呼图壁县新建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新建经营的七彩林海休闲园,将苗木、生态、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链。目前,呼图壁县苗木种植面积达15万亩、2000户近3万农民从事苗木生产销售。


呼图壁县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500亩,总投资20亿元,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目前,主要有苗木、花卉、雕塑、盆景、景石和园林器械等交易区。苗木交易市场的建立,为该县苗木产业打造品牌、展示展销提供了良好载体。(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盖有军整理)


新农人挑起“金扁担”


时间:7月15日


地点:沙湾市大泉乡烧坊庄子村、安集海镇古道村


沙湾市大泉乡烧坊庄子村大片的棉田鲜有农民辛苦劳作的身影,他们动动手指就能实现田间管理,农业智能化让这里的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不歇肩”。


在中国的“辣椒之乡”——安集海镇,辣椒地集中连片,秧上挂满了果实。5年前,这里的辣椒采收只能依靠人工,而今,这里实现全程机械化,一条从培育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当地农民有一半收入来自辣椒,红红火火的辣椒产业让椒农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热依达整理)


沙漠边缘“花园村”


时间:7月17日


地点: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


漫步在花香四溢、整洁优美的古勒巴格村,整齐的房屋被一幅幅彩绘农民画装扮一新;走进果树菜地环绕的村民家,庭院四区分离,干净整齐;来到村民开办的民宿,听农民讲创业致富的小康故事;走进棉田,体验新农人操作无人机在棉田作业。


古勒巴格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该村通过美化人居环境、修复孔雀河河道生态、重塑农宅风貌等,呈现出“路净村美民风淳产业兴旺百姓富”的乡村新貌。如今的古勒巴格村花红柳绿,流水潺潺,行走在村庄,人在景中、景在画中,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杜建辉整理)


记者手记


热热的vlog是这样炼成的


拍热扎提·阿不都


7月10日起,天山网-新疆日报推出“走进乡村看小康”网络直播特别报道。作为一名全媒体记者,我和同事热依达有幸参与此次报道,走进14个地州市具有代表性的乡村,用不一样的视角传递别样的小康画卷。


继“热言热语话高速”vlog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该系列延续下去,也有不少受众鼓励我们继续推陈出新,生产出更好的接地气产品。


什么是全面小康?如何呈现小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启了“走进乡村看小康”之行。


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当地按照“旅游+生态”模式,将大自然赋予的湿地——高家湖湿地打造成旅游景区。如今,这处依托湿地打造的田园综合体脱颖而出,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沙湾市,有一道融合了安集海镇的辣皮子、乌兰乌苏镇的大葱、博尔通古乡的土豆、西戈壁镇的土鸡的美食——大盘鸡,于是有了“一盘鸡”的事业,“一盘鸡”也成就了不少人的小康梦想。


精河县,棵棵枸杞树枝繁叶茂、整齐划一,红艳艳的枸杞鲜果压弯枝头,忙着采摘的、晾晒打包的、抖音直播销售的……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枸杞产业质量提升,畅销国内外市场。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个火红的产业、鲜活故事的背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之拼搏奋斗的目标。


为了能更生动、更立体地表现真实生活中的小康,我们精心策划选题,撰写脚本,实地踩点,再去拍摄,用大家感兴趣的主题结构、表现形式去呈现每一个vlog产品。目前,“热热带你看小康”系列vlog已拍摄《石人子村里的“凡尔赛”》《沙湾大盘鸡背后的幸福生活》《扔掉保温杯,解锁枸杞新时尚》《一颗樱桃的自述》等多个vlog产品。


《沙湾大盘鸡背后的幸福生活》,从我们吃大盘鸡开始,将大盘鸡中的每个食材逐一串联起来,挖掘其背后的农民种植养殖致富之路,构思巧妙、内容有趣,颇受好评。


在采访拍摄中,我们感受到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奔向美好生活的精气神。我们透过所见所闻,见证了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天山儿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这些都激励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我们将再接再厉,用我们的作品,记录小康,定格幸福。


网友留言


“走进乡村看小康”网络直播获得了许多网友关注,他们纷纷留言打卡,表达观看感受,让我们来看看网友都是怎么说的。


@叶奉先:看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老百姓的生活,改变了我对农村的看法。他们在家门口有景看、有钱赚,生活有品质,这就是小康的味道。


@一轮皎月:我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吃货”,以后去沙湾除了吃大盘鸡还有一个目的地,那就是安集海镇的辣椒地。在辣椒成熟的季节去看看那里“火红”的产业,看看农民的收获,多拍一些照片,想到这些就很快乐。


@向日葵:我看了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良种场村的直播,呼图壁的苗木产业厉害了!真没想到,苗木产业不仅带动了农民致富,还融入旅游业中,这样的发展模式,一定会让当地农民腰包鼓鼓的,过上更好的日子。


@完美主义:作为昌吉人,没有想到呼图壁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地方,尤其像馨天地艺文空间这样的地方,建筑设施特别有童趣,很有江南水乡的味道,我准备带着孩子去。


@王小娟: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太美了,河岸边一排排垂柳下,五颜六色的花儿争奇斗艳,真是“花园村”呀,我看到紧挨着孔雀河边的古树民宿,想去体验一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加孜拉·泥斯拜克整理)


本文来自【天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