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也即将迎来旅游的小高峰。对于酒店业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快乐的时刻。然而,继“毛巾门”事件后,日前,酒店业集体跌入“床单门”——。有新闻曝光,酒店床单“暴蒸白”。血淋淋的亚麻布和俱乐部内衣被混合和清洗。被曝光的洗涤公司和7天、如家快捷酒店、锦江等知名连锁酒店都有过。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12月27日的采访,类似“单门”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大部分经济型连锁酒店甚至一些三星级、四星级酒店都会采用外包洗护模式,因为自建洗护系统成本太高,通常只有五星级酒店采用自建洗护系统。然而,外包模式下,监管和健康安全难以控制。酒店只审核洗涤公司的资质和抽样检查,床单是否洗干净几乎取决于洗涤公司的良心。
布草洗涤知多少
在酒店行业中,亚麻是一个专业术语,一般指现代酒店中几乎所有与“布”有关的东西,包括酒店客房中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枕芯、被芯、装饰织物等。酒店卫浴产品:如方巾、面巾、浴巾、浴袍等。酒店和餐厅用纺织品:如桌布、口布、椅套等。
每天,酒店都会有很多客人使用的亚麻布需要清洗。
“想想看,一个酒店基本上至少有100个房间左右(小型精品酒店单个项目可能有几十个房间),有的酒店有几百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床单、被套、枕套、浴巾等。以前每天都要换,现在注重环保,所以每一位客人都要换,很多布草需要每天清洗。因此,如果酒店必须自己打扫,那么购买洗涤设备并对其进行维护将花费大量资金。因此,在酒店业、经济型连锁酒店以及很多三星级酒店,甚至是价格相对较低的四星级酒店,都会采用亚麻洗涤外包。只有豪华五星级酒店才会采用自建洗涤系统。”张军(化名)在一家大型连锁酒店担任经理多年,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和查阅公开资料后了解到,市场上有很多洗涤公司。通常,这些洗涤公司的业务范围将包括洗涤酒店床单、被套、毛巾和客服洗涤;在餐厅清洗桌布、口布、厨房衣物和椅套;洗涤浴巾、浴巾、浴衣和浴袍;美容院的毛巾、浴巾、美容袍、美容床单;健身房毛巾和浴巾;工厂:团体制服和工作服干洗和水洗。也就是说,主要针对的行业是酒店、宾馆、洗浴、餐饮、美容院、健身房、工厂、度假村、商务会所等。
根据相关要求,不同类型的亚麻布应分开洗涤,并使用对人体无害的专业清洁产品。干净和污染的亚麻布必须分开放置。公开资料显示,常用的洗涤用品有三类:一类是块状的,如肥皂、透明肥皂和复合肥皂;二是粉末,如洗衣粉、天然皂粉;第三种是液体,如洗涤剂、洗手液、沐浴露、洗发水等。正规企业的产品有特定香味,液体产品透明无悬浮物(不透明均匀无分层);块状产品组织均匀,色泽美观;粉状产品颜色均匀,无杂质。液体和粉末产品的平均净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但从这次曝光的洗涤公司视频中可以看出,洗涤公司混合了不同种类的亚麻,甚至混合了带血的亚麻和俱乐部内衣,干净和污染的亚麻没有严格分开。最糟糕的是,洗涤公司使用的洗涤用品属于化工产品“暴蒸白”——,并不是真的干净,只是表面看起来很白,对人体皮肤有害。
外包之殇
第一财经记者联系相关酒店后,如家快捷酒店等酒店表示,上述曝光消息与事实不符,具体情况正在处理中。
这已经不是酒店业第一次遭遇此类事件。很多年前,7天,朱华等。还被指控与他们合作的洗涤公司存在问题。当时7天酒店表示,酒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漏洞,要求涉事酒店立即变更为具有国家环评资质的指定大型洗涤供应商。今后还会增加PH值测试,对酒店的布草进行抽查。
为什么这些年的问题会被“重复”?
“酒店对于选择洗涤合作伙伴当然有一套要求和细则,但说到各种门店,尤其是加盟店,
很难管控。对于酒店而言,审核是有的,主要是审核洗涤公司的资质,基本上专业洗涤公司都可以拿出相关的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等证件等,所以大家就签约合作了。合作后,每天有大量布草要洗涤,酒店也不可能都检查,一般都是抽查,甚至抽查频率很低,有时候根本就是不查,当然也就难以发现布草否真的清洁。说到底,行业缺乏规范和监管,酒店也难以控制洗涤公司的质量,光靠审核资质并不能真正监管质量,布草是否能洗干净,几乎全看洗涤公司的业界良心和职业道德。”张君这样对第一财经记者描述。在采访中,不少酒店业界人士也都表达了与张君类似的观点。
第一财经记者曾经采访了解过洗涤行业,低价洗涤厂由于报价低廉,因此为了自己的利润空间,就会进一步压缩洗涤成本。洗涤厂的洗涤用品分为洗涤液、粉或碱类洗涤剂,洗涤液成本最高,而属性最中性温和,洗涤粉其次。最便宜的就是碱类洗涤剂,因此出于省钱考虑,不少不规范洗涤厂都会选用碱类洗涤剂,而且这类洗涤剂还有一个“好处”——洗出来的毛巾和床品看似特别白而显“干净”,于是这种又便宜又“干净”的洗涤方式被不少小型洗涤厂采用。
“这些年酒店业界经历过的‘毛巾门’、‘床单门’等事件的本质都一样,其实就是成本问题。这几年酒店等收益越来越低,投资回报期越来越长,大多已经超过5年。因此在人力和其他成本方面,酒店一直在想方设法节省成本。于是就直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之前的‘毛巾门’风波就是清洁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问题,而此次的‘床单门’则是折射出于布草清洁管理的漏洞。一家100间客房规模的经济型酒店每个月要耗费数万元进行洗涤,如果低价外包给洗涤公司则可以节省开支,但是这样的低成本做法不仅减少了布草的使用寿命,加速折旧,同时也给客人的健康造成影响。然而,要短时间解决类似的行业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