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梗有点老,但是萧也今天拿出来和大家聊了聊。
“先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比如,我就赚它一个亿!」
看到这张截图,萧也的第一反应:
王健林为什么这么说?他真的有钱任性煽情吗?
看了原视频,才知道是媒体捏了它的头尾,断章取义,曲解了王健林的初衷。
王健林告诫同学朋友:不要急于成为首富,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赚1亿
他的原话是:
很多同学见面都说:我想成为首富,我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你得和他谈谈这件事。最大的事情是什么?从哪里开始?说不出来。
有这个想法是对的,但最好先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比如我一开始会赚一个亿。应该达到1亿元。我会谈到下一个目标。
我说这是一个目标,我做得更好。如果做不到,我已经赚了8000万,赚了5000万。
首先,放大目标。
是的,成为首富,一亿真的只是一个小目标。
先赚一亿元,再赚几十亿、几百亿,最后打到几千亿,这样才能接近首富。
王健林不仅是对的,也是真心劝诫年轻人不要目标太高。谢谢先生要脚踏实地,从设定小目标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回头看他给大家的建议,惊喜地发现他生动地表达了几个意思。
01 分清目的和目标
有人会说:“我想成为首富,我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王健林认为不靠谱,因为这是一句空洞无意义的轻浮口号。如果有人说“我想5年赚1亿人民币”,王守富应该有兴趣听听他的想法,看看他打算怎么做。
肖秋水老师在《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书中提到,她学习摄影的目的是“学习摄影技术”。当她邀请私人摄影老师时,她会告诉私人老师,她的学习目标是“达到绘本的水平”。
带着这个学习目标,肖秋水努力学习,最后自己的书《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里的30多幅插图都是自己的作品。
看到区别了吗?目标和目的是不同的。
目的往往是愿景,就像“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虽然想法很好,但最后都是空的。
目标是明确的目标。如果你有目标,你必须分阶段把它分解成一系列明确的目标。在每个阶段你应该完成哪些具体明确的工作?
你的目标越清晰,你就越有可能实现它。
>“我要成为一个广泛阅读的人”,这是一个美好的目的,但不是一个直观的能达到的目标。“我要在一年内读完50本书”,是不是感觉靠谱多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一个美好的目的,但不是一个直观的能达到的目标。
“我今年要去一趟日本北海道”,是不是有拿起背包就走的冲动?
“我要瘦成一道闪电”,这是一个美好的目的,但不是一个直观的能达到的目标。
“我要本月减掉5斤”,是不是突然有压力有行动力了?
聪明的你可能已经悟到了:目标要量化,要切合实际。
02 定目标要SMART
进入职场后,小叶学会的第一个高逼格词汇是SMART。
老板说:“你的本周工作计划一点也不SMART!”
我一脸懵逼,心想:不SMART,难道他终于看出我的真实智商了?

被鄙视了几次我才知道老板的意思是:“你的本周计划不具体,不量化,不可实现,不实际,没有截止期。”
原来在目标管理中,有一项SMART 原则,分别由「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ased」五个词组组成。
S:Specific, 具体的;
M:Measurable ,可度量的;
A:Achievable ,可实现的;
R:Relevant ,有相关性的;
T:Time-based ,有时限的。
城里人说话真是够洋气,够有水平。

不过我觉得也可以这样记忆:
在什么时间之前(T),做什么事情(S+A+R),做到什么程度(M)。
对照简化后的SMART原则,制定工作目标简单又科学:
原始:我要写商业计划书。
改进:本周三前,我要写完商业计划书初稿,提交领导审核。
原始:我计划多拜访潜在客户。
改进:本周末前,我要拜访50个潜在客户,收集他们的调查问卷。
目标=在什么时间之前+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你这样交工作计划给老板,他会夸你 SO SMART~

03 定目标要分大小
回到王健林,该怎么定目标呢?
原始:我要当中国首富。
改进:我要在50岁前,个人资产达到 ? 元!
当你真的喊出口号:“我要在50岁前,个人资产达到2000亿人民币!”
你会不会感到一丝底气不足?
是的,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00亿人民币很难让人产生“我能达成目标”的自信。
如果你将目标缩小一点,改成:“我要在10年内,先挣它个一个亿”呢?
有点意思了。
为什么?
因为汪峰老师说过人生很奇妙,年轻有无限的可能。
梦想还是要有的。
如果你再把目标缩小,改成:“我要在2年内自己当老板,创办一家年营收过百万的公司”呢?
是不是接地气了?

对,凭借个人奋斗,这个目标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隔壁家孩子小明就是成功的先例。
如果你继续把目标缩小,改成:“我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今年年底让自己的年薪变成30万元”,怎么样?
是不是突然感觉眼眶一热,双拳紧握?

当大目标拆解成“能够立刻开始”的最小目标,你就会有起步的信心和动力。
于是,“我要当中国首富”,被拆解成:
终极目标:我要在50岁前,个人资产达到2000亿人民币 。
大目标:我要在10年内,先挣它个一个亿 。
中目标:我要在2年内自己当老板,创办一家年营收过百万的公司
小目标:我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今年年底让自己的年薪变成30万元。
同理,当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广泛阅读的人”,你应该有:
大目标:我要在一年内读完50本书。
中目标:我要每月读完4~5本书。
小目标:我要每天晚上读书2小时,每周读完1本书。
从小目标着手,中目标突破,大目标冲刺,梦想不再虚无缥缈!
04 你需要马上行动
王健林说:挣一个亿的目标,做到了更好,做不到咱挣了八千万,挣了五千万不也挺乐呵?那先要把目标放大。
他的意思是: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更能激发你的潜能!
在设定目标时,选择那些“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能将你带入努力的状态,让你在工作中更加投入,让你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有成果。
换一句话说:如果你连先它挣1个亿的能力和决心都没有,谈个毛线首富?
我也认为目标很重要,但是达成目标更实际。太多人说的天下无敌,做却无能为力。
无论是“个人资产达到2000亿 ”,还是“先挣它一个亿”,在我看来都是立下的 Flag,是战略上的远见。
确立了终极目标、大目标的雄心野望之后,应该尽早将注意力放在怎样马上动手上来。
如果迟迟不愿意动手,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
你觉得自己其实只是说说而已?还是你也想做,但就是不知该怎样开始?
这时,不妨审视一下你定的小目标是否能马上开始做起来:
小目标:我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今年年底让自己的年薪变成30万元。
觉得没有直接动手的操作性?那我们改一下:
我每天多花2个小时开发新客户,在今年年底让自己的年薪变成30万。
我要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在今年年底让自己的年薪变成30万。
是不是能够立刻开始?
同理,小目标:我要每天晚上读书2小时,每周读完1本书。
则清晰明确,甚至可以为它画出坚持清单,每天打卡:

能够立刻开始”的小目标才是好目标。
小目标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够立刻开始;另一方面你可以测试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测试自己是否享受这个过程,测试大目标是否完全没有可行性。
如果你发现,截止期到来,“年底没有让自己的年薪变成30万”,“每周1本书也读不完”,怎么办?
调整它。或许你应该先让自己年薪变成10万;或许你应该从每天听一段十点读书开始。
放弃它。或许成为首富只是一个妄念;或许你压根并没有广泛阅读的体质。
立刻开始,不断调整,接受现实。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才能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
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准备如何拆分实现?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粉丝福利:超200套PPT模板+年终总结版式指南,想要获取的小可爱赶快如下图给我私信关键词「666」,获取粉丝大礼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