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创业型经济
1.康德拉季耶夫经济波动曲线:每50年,科技发展的长波浪曲线将达到顶峰。在这个周期的前20年,由于上一次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产业似乎取得了极好的效益。然而,这些行业创造的前所未有的利润,实际上只是为了抽走那些已经停止发展的行业不再需要的资本。这种情况不会持续超过20年。然后是一场危机,通常以某种恐慌为信号,随后是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
2.教育、保健、政府以及政治和其他领域的创新比商业和经济领域的创新有着更广阔的天地。
第一篇、创新实践
1.能够做出大胆决策的人,很可能通过学习成为企业家,展现企业家精神。创业就是行为。
2.来源一、意外情况:意外成功、意外失败、意外外部事件。
确保事故正在被发现,并能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管理层必须带着问题看待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成功,分析它,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它。意想不到的成功需要认真对待,需要最优秀人员的支持,管理部门的支持与机会成正比。3.来源2:不一致:实际情况与预期情况不一致,或与原情况不一致。
企业(或公共服务领域)的经济地位不一致。某一原因(或公共服务领域)的现实与假设不一致。某一事业(或公共服务领域)所做的努力与顾客的价值观和期望不一致。程序的节奏和逻辑不一致。4.来源3:基于程序需求的创新。
不受外界影响的程序。“薄弱”或“缺失”的环节。明确的目标定义。可以清楚地定义解决方案的详细计划。人们普遍认为“应该有更好的方法”,即对知识和思想的高度接受。5.来源4: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出乎意料地来到了大家面前。
"text-align: left;" data-track="20">最可靠、最容易被发现的是某项产业的快速发展。6、来源五,人口统计数据(人口的变化)。
- 人口统计数据;认识、意义和情绪上的变化;新知识。
- 年龄分布中,特别重要的是人口重心的变化。人口重心是指在任何特定时间里,构成人口结构中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年龄层。
7、来源六,认知、情绪和意义的改变。
- 认知现象并非难以理解,而是非常具体的,它能够被确定、被测试,最重要是能够被利用。
- 利用认知变化时,“创造者模仿”不起任何作用,创新者必须先声夺人。
- 以认知为基础的创新必须先从小规模且特定的范围着手。
8、来源七,科学的及非科学的新知识。
- 基本特征有时间跨度、损失率、可预测性以及对企业家提出的挑战。变化无常且难以管理。
- 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需要很长的前置时间,这一特征不仅局限于科技知识创新。从知识的出现到转变为可应用的科技,随后开始被市场所接受的时间间隔大约25到35年。
- 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的第二个特征(这个特征确实独一无二)是知识几乎从不基于一种要素,相反,它们依靠多种不同知识的聚合,而且不局限于科学性和技术性知识。
- 在所有必需的知识齐备之前,创新时机尚未成熟,如果过早进行创新,势必遭遇失败。大多数情况下, 只有当各个要素都已被了解并获得,而且在某处已被先行运用时,创新才会发生。
- 需要对所有必需的要素进行仔细的分析,不论是知识本身,还是社会经济或认知的因素。
- 需要把重点放在策略性位置上,意味着创新必须一次成功。有三个主要的重点: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以控制整个领域;为自己的产品创建市场;专注于一项主要功能。
- 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者(尤其是以科技知识为基础的创新者)必须学习和实践企业管理。
9、聪明的创意是风险最高、成功率最低的创新机遇来源。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回报,因为它代表了社会所需要的品质:进取精神、远大志向和足智多谋。
10、有目标、有系统的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彻底思考创新机遇的来源是分析的起点。在不同的领域里,不同的来源在不同的时间内有着不同的重要性。
11、创新既是概念性的又是感性的。创新的第二项要求是走出办公室去观察,去询问,去聆听。
12、为了能达到预期效果,一项创新必须简单明了,目标明确。这一次只需做好一件事。
13、有效的创新都是从小事做起,而并非一开始就规模庞大,它们往往围绕着某一特定事物展开。
14、一项成功创新的目的在于取得市场的领导地位。
15、过于聪明的创新,不管在设计上还是在实施上,几乎注定都是失败的。
16、不要一次从事多种创新,不要分散自己的努力,不要一次做过多的事情。不要尝试为未来创新。
17、创新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一种结果,是普通人行为的一种变化,或者是一种程序的变化,即人们工作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因此,创新必须接近市场,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