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卖花概况及背景,创新创业买花

来源:中安在线

杨道林(左)在办公室查看各个网店的销售数据

杨道林,一个来自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阜阳的36岁男孩,从小因小儿麻痹症而无法正常行走。如今他依托品多多电商平台涉足花卉市场,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

短短一年多时间,他就抢占了全国电商平台鲜切花细分市场的五分之一,月流量超过1500万元。

机缘巧合“触网”卖花

杨道林出生在安徽省阜南县的一个偏远农村。他的家庭从小就很穷。他三岁的时候,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的残疾,非常内向自卑。

杨道林没有向命运的不公认输。2002年,初中毕业就辍学的杨道林,从农村老家来到阜阳学习手机维修。十几年后,他开了一家手机维修店,成立了一家电商公司。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他曾经使手机在线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

杨道林公司残疾员工。

2019年4月,杨道林携家人前往云南昆明。在当地花卉市场,他发现花卉的生产成本与内地市场价有十几倍的利润率,他敏锐地察觉到花卉的商机。

动手吧!回到阜阳后,杨道林花了十几年的积蓄,投资五百多万元注册成立了阜阳千花汇商贸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鲜花、鲜切花、包装耗材的批发零售,开始涉足鲜切花电商市场。

阜阳千花汇昆明仓库里等待送出的鲜花

花卉将在阜阳本地仓库销往全国

杨道林看到了拥有庞大用户的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去年8月,他的第一家拼多多店上线。发布会当天下午,用户下单。当时冷库还在建设中,仓库的很多流水线还不完善。仅仅一周后,凭借多年的手机网络营销行业经验,他的品多多花店一天就卖出了1000多朵鲜花。

今年以来,因为疫情的原因,网购鲜花的需求明显增加,千花汇公司业绩飙升。如今,阜阳千花汇已成为全国花卉电商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拼多多实现了TOP3,日均发货量超过3万单,月流量1500万元。网上鲜花销售额约占全国电商销售额的20%。

从40平米到2600平米

“昆明斗南的花卉交易每天晚上8点开始。只要他来昆明,就会去市场采购,跟我谈价格。订单多的时候,他甚至会去昆明的仓库,和工人们通宵打包出货。”表哥杨道云说,杨道林不仅严格控制鲜花的质量和物流,还特别注重从生产到发货的每一道工序的成本。为此,他们还在云南建立了上千亩花卉种植基地,并与当地花农签订购销合同,带动当地至少300名花农脱贫致富。

通过参与“更多助农”,资源得到快速整合,在拼单和游戏的加持下,消费需求因集群效应不断放大,这也反馈到公司的发货数据中。“至少,平均每天送出2万单商品,高峰时,每天有3.5万多朵鲜花送到全国各地”。

杨道林(右五)与公司部分员工合影。

杨道林(右)在公司的直播间和主

播交流电商直播经验


随着订单增多、规模扩大,短短的两年时间,杨道林的运营团队从七八个人增加到了两百多人,仓库也搬迁了5次,从最初40平米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2600多平米的专业发货仓。目前,杨道林的公司甚至已经成为了昆明斗南这个全国最大的鲜花集散地销量排名前十的鲜花电商企业。


“废弃花”变成“网红花”


在杨道林的帮扶下,今年,阜阳当地的一些鲜花种植户也破天荒地实现了增收。阜阳大丰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浩新就是受益人之一。


为了增加土地收益,葛浩新每年都会在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芍药,芍药根作为药材出售。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到了芍药花期,为避免花与根争养分,他会安排工人把旺盛的芍药花掐掉。


今年,杨道林在玫瑰、百合之外,尝试销售阜阳当地的芍药花,发觉销量很好,于是他主动找到葛浩新,收购了他种植的所有芍药花。葛浩新只需安排工人剪摘、打包,发往千花汇商贸公司仓库。葛浩新仔细一算,今年,他的基地一下子多营收十余万元,还带动几十名农户增收。这让种田“老把式”葛浩新格外惊喜,他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曾经的“废弃花”居然能变成“网红花”。


杨道林(右一)每天都要和团队成员开会


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介绍,为了帮助小农户融入电商大市场,拼多多推出了“农地云拼”这一创新模式。“农地云拼”的核心是“拼购+产地直发”,拼购将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为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同时,稳定的需求又将重塑农产品流通链条,产地直发取代层层分销成为农产品上行的主流,让农田直连写字楼小区,将农产品由“产销对接”升级为“产消对接”。


“‘农地云拼’使得传统小农模式下的分散农田,在云端拼聚成为超级农场,通过互联网将小农生产在云端实现了集约化和规模化,将小农户、合作社和现代农业实现了有机衔接,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狄拉克说。


卖花助残回报社会


在杨道林的公司里,还有一群残疾员工,有的坐在电脑前打字,有的语气温和地打着电话,还有的正在学习怎么使用计算机……


坐在轮椅上的张丽,正在电脑屏幕前处理网店的售后咨询工作。今年35岁的张丽家住阜阳市颍州区,年幼的一次意外,让她永远失去了双腿。


“我不能独立生活,来这里上班之前只能在家里接一些零活补贴家用。”张丽说,直到去年5月份,阜阳市残联介绍她来到阜阳千花汇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做客服,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有了色彩。


目前,阜阳千花汇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在阜阳和昆明共有二百多名员工,其中,残疾员工有三十多人。


阜阳市残联副理事长肖潇说,杨道林对于残疾求职者,可谓来者不拒,解决了很多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他的创业故事,也激励了更多残疾人重拾生活的信心。2019年,在阜阳市残联的推荐下,杨道林入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


对于未来,杨道林表示,他将继续聚焦鲜花和农业领域,将鲜花等各类家乡好货,通过新电商平台拼多多,推向全国消费者,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徽镜映像工作室记者 刘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