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企业融资的10种方法,小微企业融资平台

目前,中国经济正常化进程已经全面启动。中小企业的景气度虽然有所恢复,但仍然脆弱,仍需国家政策支持,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在通过优化考核口径挤出小微贷款“水分”的同时,也要搭建小微融资精准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活水精准到达实体经济。

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金融监管部门定期评估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贷款发展情况,对国有大型银行增速提出针对性指导,有力支持企业业务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大大缓解了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随着国民经济总体正常运行,我国中小企业的景气度已经开始恢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一些金融机构为了应对各种评估压力,临时补账单,化小为大,发放虚假经营贷款,明显背离了政策支持的初衷。近期,监管部门优化小微贷款“两增”评估标准,排除票据融资,加强小微贷款数据真实性评估,加大经营性贷款资金流向监管,挤出小微贷款“水分”,引导银行根据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使用周期满足信贷需求,真正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事实上,小微贷款的数据越真实,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活水的支持就越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大幅降低小微贷款的运营成本。各级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精心组织金融机构广泛对接非贷款户,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普惠小额贷款的覆盖面。金融机构持续深度培育普惠金融市场,迫切需要搭建小微融资精准对接平台,实现小微贷款真正“流动”,既降低银行营销成本,又积极拓展普惠小微贷款业务。

一是搭建小微贷款供需精准对接的开放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明确银行标准化对接服务要求,并向社会广泛宣传推广,引导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在平台上随时填报融资需求,加强考核约束,督促银行精准对接,有效降低银行营销成本,积极拓展潜在客户。二是搭建产业链、供应链专业金融服务平台。限于产业链和供应链运营链,围绕核心企业或企业集团搭建产业链、供应链专业金融服务平台,探索“一点接入办全国”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为产业链、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大幅降低银行小微贷款营销成本,深度拓展小微贷款发展空间。

拓展普惠小额贷款,一定要注意铁的印记,踩在石头上,留下长久的印记。要挤出形式主义的“水分”,适应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要下大力气吸引“流量”,降低银企对接成本,有效拓展小微贷款空间,让金融的活水真正直接精准浇灌广大中小企业。

作者:陈涛

来源:经济信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