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中国量子产业控股集团,深圳龙爱量子产业集团

闵行区金莲社区居民反映,社区有一家老年服务中心,家里的老人花了2万多元买了一台印有韩语的量子治疗仪。我不知道质量。每天都有二三十个人在那里体验。我想知道行医是否违法。

一段时间以来,本报记者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上发现,不少市民开始质疑这些贴有“量子”技术标签的保健品和设备。中国物理学家潘建伟早有传言:“宣传为量子概念的保健品几乎都是假的,不要上当受骗!”

为什么“量子”医疗骗局会成功?骗子是谁?“3.15”前夕,记者发现了一个涉嫌加工“量子”产品的“大本营”,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量子植入仓”能隔空传导能量?

“量子仓库、量子能量注入、量子项链、量子芯片……”在搜索网站输入“量子”二字,会有很多关于量子技术的“前沿商机”。一家位于陈震路的“梁玲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公司不仅从事“量子植入和量子产品生产”,还拥有“学术光环”。——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量子应用研究组”。在网站上搜索,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各种“量子”日用品。

“梁玲纳米”公司被列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量子应用课题组。

根据网站上的电话号码,记者联系到了这家公司的纪总,很快就被带到微信群进行培训。3月4日,记者以老年旅游服务营销经理的身份前往“谈项目”,如约来到陈震路1018弄城市产业园。沿着园区的围墙一路走,拐个弯,便会看到“上海梁玲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招牌,并且还醒目地暗示这里是“量子技术研发基地”。

刚踏进大门,就看到墙上挂着金色的奖牌和证书。“中国315诚信企业”、世界卫生大会量子检测报告、央视广告战略合作伙伴……一名中年男子和两名中年妇女刚刚走进来。他们笑着说,他们刚从运营中心过来看工厂情况。这时,一名身穿黑色正装的年轻女子从办公室走了出来,连忙递出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运营总监”的身份,名片背面写着“植入光波量子能量”。这位姓梁的导演和五名记者根据墙上的海报解释了什么是“量子技术”。

“我们量子技术的民用在于加强微循环……”“我们开发了国际上空白的量子纠缠技术和赫兹波穿越时间隧道效应……”也许是太专业了,在场的人都没反应,技术原理更是迷雾重重。

然而,一张“量子医学的价值”海报打破了现场的沉默。梁主任说,发表在美国杂志《科学》上的量子治疗理论可以逆转衰老。“中老年人的血管往往非常弯曲,说明他们处于速度慢、频率低的亚健康状态。公司成功研发出量子能量远距离传输技术——量子植入仓。所有产品在量子植入48小时后,都能实现与植入仓同频共振,从而改善身体微循环。无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能量都可以远距离传递,人体的平衡力和柔韧性都可以改变。这就是量子纠缠效应,这是一种超微观的暗物质!”

海报上宣称的量子植入产品的功能。

想看“核心东西”须先成为会员

这个无所不能的量子植入仓库是什么样子的?在梁主任的带领下,他穿过办公区来到车间。她打开了电压箱的几个按钮,不远处的一个玻璃房间里一盏灯亮了。梁主任指着一间约10平方米的铁皮小屋说:“这是量子植入仓库,开发要花上千万元。”记者看到,舱内标有“量子植入仓库第四代量子技术”

”。记者欲进入,却发现关着门。梁总监称,像这些核心东西,外人看不了。


厂区总共1000平方米左右,被划分为“已植入区”与“待植入区”。一名员工正在组装一支支活力霜。“为啥要把原来黄色盖子换成白色的?”梁总监解释,公司要对加盟的护肤品重新包装。这款护肤品用途甚广,从消炎杀菌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都有效果。记者细看商品信息,它来自一家广州的化妆品代工企业。


工厂内等待放入量子仓的各类产品。


记者又注意到一款“白桦茸饮品”,出产国为俄罗斯,进口商为浙江一家药业公司,产品标注流通许可证编号为SP开头的16个数字。事后记者查询得知,该编号属于一家重庆的代购企业,且已经过期。事实上,我国早在2015年就已废止“食品流通许可证”的说法,已改为经营许可证。


“这些商品本身就很好,放在量子植入仓48小时后,吸收率可以提高成百上千倍!”梁总监提醒记者,如果对量子植入仓有兴趣,首先要成为菱量康的会员。在样品间,水杯、护腰带等日常用品竟标价8980元、3888元。梁总监解释说:“这些吊牌价定得这么高,就是为了不让零售的。要想便宜,必须要成为我们会员。”而要成为会员,需要前往离加工厂不远的“运营中心”办理相关申请。


“量子人体舱”实为红外线小屋


运营总监提到的运营中心距离工厂约5公里,位于嘉定区南翔镇运通星财富广场B座1208室。一间半开的大门露出“菱量科技”四字。记者进门看到,整个办公室三分之二布置成会议室。


纪总还在开会,工作人员推荐记者先做做“微循环检测仪”。这是一种搭载外置屏幕的显微镜,受试者的指甲盖下方被涂上棕榈油后,伸向显微镜下方查看血管流动情况。由于技术不熟练,对方始终定位不到血管。最终,只好指着一块白色部分称记者“湿气太重”。另一名“老总”上前协助调试,并让记者拿着“量子水杯”查看血管流通情况,“看!是不是流通速度变快了!说明微循环改善了。”


声称能诊断各类疾病的一款“微循环检测仪”。


此时,记者听到房间一侧角落鼾声如雷,一名中年大叔脸色绯红地躺在一个白色舱体里。据李总介绍,这是量子人体舱,专门治疗失眠多梦,价值19万元。记者看到操作界面上全是韩文,检索翻译为“红外线光能小屋”。


能够治疗失眠多梦的“量子人体舱”可能是红外线光能小屋。


不一会,纪总与不少中老年人从办公室出来。她让工作人员为大家做一个“滴水成冰”实验:一人从车载冰箱里拿出一瓶“仙都矿泉水”,往外一倒,立刻变成一堆碎冰渣;用力一甩,瓶内出现冰花。这其实就是物理上的“过冷”现象,但纪总说,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这是一亿年前从侏罗纪时代就有的,需要在地下循环25年才会涌出的水。”“权健的张总眼睛不好,让他用这个水洗眼睛。10分钟不到,他就跟我说特别舒服。”实验立即引发围观,一名中年女子质疑道:“难道比净水机还好吗?我也做过直销团队,当时推广过一款抗氧化、降血糖保健品,要2000元。”现场马上有人表示:“那还是便宜的,有的要1万多元呢,关键是怎么让人相信!”工作人员马上驳斥:“净水机再好,只能产出直饮水;我们这是天然的,在浙江仙都有生产线。”


按照瓶身上的QS331106019079的生产许可证号,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检索,并无结果。


吹嘘神奇的“躺赚”模式


“大家一听量子就说是骗子,其实是他们没遇到真正的量子产品。”见记者对各类仪器颇感兴趣,纪总拉记者进办公室交流。


一开始打“感情牌”,纪总称公司先前是帮直销公司做代工,但直销公司“走歪路”,产品卖得贵,赚了钱就不管代理商。现在要成为他们的会员,“报单价”只要2000元,还送价值两三千元的量子产品。“人人都投资得起,关键是它能产生十倍、几十倍的收益。”“你只需要带人了解这个健康产品项目。我们帮你成交,只要带个人来,基本上百分之百成交。”


谈话间,陆续有人跟纪总打招呼:“又刷了两台微循环测试仪,1880元内部价”;一名女子直言感谢公司,今天进账1000多元;另一名福建口音的男子称想要成为公司“董事”,为公司拓展全国业务。


“为了让我们的产业形成裂变,让每个人参与进来。公司每天拿出营业额的10%返还给现有会员,打入到公司分给你的账户中,秒到账,秒提现。此外,每推荐一个人进来,就能拿到15%分成,间接推荐进来可以拿到25%分成。”


纪总在桌上比划了一个圆,发展数十人到数百人的团队,还有一个团队领导奖。“你的团队永远是你的团队,像太阳一样发散光芒,无数条线都能发展。”


“最神奇的是‘躺赚’模式。当你的团队满足500号人,你的直推满20个人,将获得全国进单2%的利润分成。到那时,每天如果有1000人‘报单’成为会员,那你每天就‘躺赢’4万元。”赚钱似乎轻而易举。 话毕,纪总直勾勾盯着记者,“要不要今天自己先报一单?”


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菱量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上海金山区,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缴出资10万元。前来加盟的或已成为会员的人都参与过直销活动,在他们对话中,时常出现一些直销公司的名字。其中,深圳的“龙爱量子”集团以“量子”技术为噱头,以投资8.5万元就能获得上百万回报的噱头作引诱,号称旗下有量子农业、量子工业、量子医学、量子养生等“九大运营板块”,先后骗取200多万受害者,2017年因涉嫌传销被查封。


科普链接:


【量子纠缠】量子力学的一种现象。物理学家潘建伟曾这样描述,量子是微观世界里的一个微小粒子,在特定条件下能同时既在桌上又在地上,既在北京又在上海,就像孙悟空会分身术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量子叠加”。当把量子叠加扩展到两个粒子时,就会出现“量子纠缠”现象,处于纠缠态的粒子即使相隔很远,当对其中一个进行测量改变其状态时,另一个状态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改变。目前,量子计算技术仅服务于量子保密通信领域。


【微循环仪器】又称甲襞微循环检测仪。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曾介绍,甲襞微循环检测仪很少用于正规医院,反而经常出现在保健座谈会或免费体检活动中,号称在手指上照一照就能发现隐藏的血液循环问题,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统统都能诊断。但它其实是一种显微镜,可以将甲皱部位(指甲根部)的毛细血管放大观察,帮助诊断雷诺氏病。但是,这种检测的应用范围非常局限,靠它来诊断其它疾病并不靠谱,更别提“亚健康”“寒气重”这种难以量化的状态。


【过冷现象】在一定压力下,当液体的温度已低于该压力下液体的凝固点,而液体仍不凝固的现象叫液体的过冷现象。一般来讲,液体越纯净,过冷现象越明显。一旦具备凝固所需物质,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倒出、震荡液体,就能出现让液体迅速凝固的现象。


栏目主编:褚觉美 文字编辑:车佳楠


图片摄影:郑子愚视频拍摄/剪辑:车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