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岐村脐心文化公园一角。于从文
海岐村脐心文化公园一角。于从文
连云港赣榆海脐村:小渔村网上“赶海” 人人做电商手机成新“渔具”
众信。com连云港7月10日:连云港渤海脐村:小渔村上线“赶海”人人都让电商手机成新“渔具”
记者于从文
一个非常传统的渔村,在遇到互联网电商的浪潮时,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记者在江苏连云港赣榆海岐村找到了答案。
海岐村脐心文化园健身器材。于从文
海岐村位于赣榆区海头镇,出门就能看到大海。“大海的肚脐就是肚脐的肚脐。我们的地方是大海的肚脐,是最幸运的地方。我查过,在全国,我们是唯一用肚脐作为地名的地方。”说起村名,海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佳石非常自豪。
海岐是地道的渔村,3.2平方公里,千户4100多人。村里有300艘大型渔船,300户人家从事海洋捕捞。其他人还从事渔业相关行业,如水产养殖、绳网加工、船舶制造和维修、海鲜贩运等。他们世世代代住在海边。虽然岁月丰盈惋惜,但赚的钱多多少少,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需要改变的。他们的生活艰难而乏味。
海岐村脐心河一景。于从文
这一变化发生在2016年。去海里钓鱼的年轻渔民闲在渔船上,把海上风光和钓鱼瞬间的视频放在Aauto Quicker和颤音平台上。我不想吸引很多旁观者。很多人在网上问:“这叫什么?鱼?”“这条鱼怎么卖?”“给我包邮?”这启发了渔民:你可以在网上出售捕获的鱼。敢带尝鲜的渔民真的在网上卖海鲜,一单两单三单.网上卖海鲜,在海岐村,你学我,他学你,传播出去。
脐心河是海岐村的中心河。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河的两岸整齐排列着两栋小农舍。许多家庭的房子前后都有帆布遮阳篷。李佳诗说:“我们海岐村,家家户户每天都有喜事。”看到记者不解,李佳诗说:“那些都是海脐电商家庭。因为要打包托运,家里地方小,所以在屋外搭了临时彩色遮阳棚。”
渔民住所外设置了“电商彩篷”。于从文
31岁的渔民匡住在七新河西岸的海七村,他在网上卖海鲜。上午11点,我们来到他家面试。医院门前五颜六色的遮阳篷内,一张长桌摆满了快递包裹,四五个工人正在打包粘贴账单。一辆大卡车停在遮阳篷外面,工人们正在上面装货。在二楼一栋小楼的客厅里,墙上的“蔡赟海鲜——梦想从这里起航”的牌子非常醒目。两张带文件柜的乳白色书桌拼接成一张工作台,中间用两个棕色玻璃隔开,墙壁一侧摆放着“电商之星”“电商发展突出贡献奖”奖牌证书。《蔡赟海鲜》的主播只想从楼上起来下来。“直播晚上6点开始,一直开到晚上1点。直播结束,订单会整理出来,有时候会打包第二天发货。三四点钟休息是正常的。”匡力想说,他的《蔡赟海鲜》在Aauto faster直播间有280万粉丝,在Tik Tok有40万粉丝。最多两个小时在网上卖海鲜赚了70万。
李佳石说,目前海岐村有300多家海鲜电商公司,一家电商公司至少需要10名左右的劳务人员为其做包装、过账、装车和发货等相关工作。300多家电商公司只是带动3000多人就业,不包括包装、物流、印刷等支持电商的相关行业。“大约有六点
0亿元,今年3月份,海脐电商在全国率先复工,到目前,销售已突破14个亿。
海脐村“彩云海鲜”直播间。 于从文 摄
传统小渔村遇上互联网电商大潮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星星点点开始,到遍地开花“燎原”,做快手玩电商在海脐村成为新潮流,手机电脑成了新“渔具”。李加仕说,海脐村电商发展大概分三批,第一批是玩出来的,第二批是拼出来的,第三批是人人做快手,男女老少玩电商,现在,18—40岁是主流,90后已经成为现在的主力军,销售的海鲜也从卖本地到外地的,从“买船舶卖船舶”,到“买世界卖世界”,海脐也成为海鲜的集散地,电商富了一村渔民,2019年,海脐村村民人均收入39000元,村集体通过滩涂、养殖鱼塘、土地承包等,年均收入200万元。

工人们在“电商彩篷里”做快递打包。 于从文 摄
电商的快速发展无疑给这个海边渔村带来巨大的聚集效应,这两年有不少外地人专门到海脐做海鲜电商,电商进入激烈竞争的局面,策划越来越好,花样不断翻新。“生意明显感到不如以前。”作海脐第一批玩电商的,匡立想深有体会,“这是一个不断玩新鲜的行业,你没有新的玩法,就会被淘汰。”

“彩云海鲜”主播匡立想在直播。 于从文 摄
匡立想的看法代表了大数海脐电商的想法。如何保持电商的良性有序发展,也是海脐村正在做的工作。李加仕介绍说,为了解决电商文化层次低、发展遇瓶颈等问题,村里在谋划建设海脐电商产业园,规划已经做出,将建设一座综合大楼,一楼做产品展示中心,二楼做视频制作中心,三楼做培训中心,为电商充电加油,不再落伍,四楼做运营中心,外聘专业团队策划运营,为电商打造品牌,同时,把电商相关配套产业全部进园,形成整体合力,打造全国示范的电商海鲜第一村。“到时候,全村的电商再不用在家门口搭彩篷了,运营、配套全在产业园里。”
“这样好。”匡立想听到这一消息很兴奋,“我们就期盼着进产业园发展,大家抱成团,把海脐海鲜电商越做越好。”

海脐村电商产业园规划效果图。 截图
在脐心河旁的一处小游园,一台挖掘机和三三两两的工人在工作。“这是海脐村的脐心文化园,正在组织翻建。”李加仕说,这些年,海脐的渔民富了,但素养层次普遍不高,有些暴发户有了钱“撑”不住,文化建设显得更为迫切重要,村里在推进海脐村“脐心全力,建德立业”文化建设。将建设“一河两街两园一中心”,“一河”是脐心河,“两街”就是脐心河两岸的两条街,河东是党建一条街,河西是门(家)风一条街,“两园”是指电商产业园和脐心文化园,“一中心”是便民服务中心,村里还将以渔村、电商为元素,发展海边渔村旅游,把乡音留下,把乡物留下,把乡风留下,建设具有渔村特色的海脐新农村。
行走在海脐,一处处电商彩篷,一辆辆运载快递的货车,一个个手持手机做直播的渔民,无不给人以新鲜之感,在互联网上“赶海”的小渔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