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袁俊分享创业故事。(图片均来自中新。com李典)
众信。com宁波7月19日讯(记者李典)“这款酥饼的馅料是浙江的杨梅,外皮像台湾省的菠萝饼一样酥脆。”曾袁俊在mainland China拥有三家杨梅脆皮店,手里拿着一个杨梅脆皮,与台湾青年分享他的创业故事。
7月18 -19日,来自台湾省的40多名青年代表与浙江宁波余姚的企业家一起学习阳明文化,探索文化创业之路,寻找文化融合之根。
台湾省年轻人走进阳明故里。
2014年,曾袁俊从台湾南投来到大陆,在福建和浙江创业。他笑着说,他在这里交了很多朋友,老是在杨梅成熟的时候收到各种各样的杨梅。然而,新鲜的杨梅富含水分,储存起来是一个难题。
曾袁俊认为,在台湾省,游客几乎“不可或缺”的凤梨酥被称为台湾省第一个伴手礼,是能带来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产值的“小金砖”。
"你能把浙江的杨梅做成像台湾省那样的菠萝蛋糕吗?"这个想法一产生,他就尝试用菠萝饼的生产技术,创造出一种新的茶叶————杨梅酥。制作配方,调整比例,反复测试口味……一切准备就绪。曾袁俊在宁波慈溪开了他的第一家杨梅脆皮店,第一个年产值突破200万元。
阳明古镇一景。
“这次创业经历也让我知道,对于在大陆创业的台湾省青年来说,只有把大陆和台湾省融合起来,才能做出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产品。”曾袁俊说,这种融合恰恰是路太弯省青年的最大优势。“在台湾省出生长大的我们,对台湾省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作为第二故乡,大陆也在参与我们的成长。”
同样的感受,来自台湾宜兰的“二代”台湾青年连振宇也有同样的感受。几年前,当他还是一名访问大陆的学生时,他发现“这是一片充满机会的土地”。
毕业后,连振宇在宁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宁波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和民营经济基础。“近年来,内地一直在智能制造领域下大力气。借着这股东风,我结合所学的通信专业,智能改造传统家居产品,拓展新市场。”
“创业项目的成功也离不开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提供的‘一站式服务’。”连振宇说,从办公场所、机械设备到工商登记、会计税务,从法律服务、政策咨询到创业培训、知识产权.“公司从无到有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我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创业。项目本身。”
今天,两岸融合的故事还在上演。进入王阳明故居,“阳明心学”创始人王阳明以其“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赋予了台湾省青年更多的创业理念。
在海峡两岸,王阳明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阳明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2014年,王阳明故居被列为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
“我走过内地很多地方,尝试过各种创业方法。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惑。”曾袁俊坦言,王阳明的“心是对的”,可以鼓励遇到困难的年轻创业者不要轻易放弃,坚守初衷,“致良知”时刻提醒大家老老实实做生意,真诚待人。
“阳明文化就像一根纽带,将触觉延伸到台湾省年轻人的心中。”宁波市台湾同胞和台湾家庭协会副会长顾表示,在两岸融合中,台湾省青年企业家将定期举办“阳明心学”读书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