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玉
来源:农业产业观察(ID: nyguancha)
只要你擅于发现,农业处处都有机会。
她是90后东北妹子,有着东北人的魄力和侵略性。2014年,她放弃了大城市的白领工作,回到家乡创业。五年间,她将父亲的传统农业公司升级为集研发、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公司,建成一条有机水稻产业链,创立了有机大米品牌,成为“舒兰大米”的代言人。
她就是蔡雪,吉林省舒兰市农丰水稻合作社的董事长。
01/地标农产品自带光芒
中国有2000多种标志性农产品,吸引企业家返乡。其实地标农产品应该自带光芒,吸引无数游子,希望他们回来一起创造奇迹。
舒兰大米是吉林省舒兰市特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优质东北大米的一个分支,以产自吉林省舒兰市而闻名。
同时,“舒兰大米”历史上被称为皇家贡米(清朝).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舒兰大米颗粒饱满,色泽鲜艳。饭煮后香,入口硬度适中,唇齿留香。
直到2017年,这样的好米出现在央视第二套《生财有道》栏目中,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当然,每一个标志性的农产品,不仅是政府推动的,也是当地农业龙头带动的。比如“舒兰大米”在全国享有盛誉,离不开舒兰市吉米食品有限公司的努力和贡献.
公司负责人蔡兴宝是土生土长的舒兰人,30多年来致力于“舒兰大米”的经营,后半生致力于“舒兰大米”的种植和经营。
蔡兴宝的创业精神还吸引了自己的女儿蔡雪投入“舒兰大米”的推广和经营。
02/延续敢闯精神
蔡雪,一位90后东北女孩,也是蔡兴宝的女儿。遗传了其父亲的“肯干、敢闯”的精神。
大学期间,蔡雪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和同学一起做小生意,赚取生活费,积累了一定的创业经验。
2013年大学毕业后,蔡雪在上海努力工作,很快就成为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销售经理,并能够在公司里一马当先。
与此同时,蔡雪的父亲蔡兴宝经常打电话给她,谈论家乡的“舒兰饭”。事实上,蔡兴宝希望女儿能回家帮她把水稻种得更大更壮。
蔡雪犹豫了一个多月
间后,蔡雪决定放弃上海白领高薪的工作回到家乡。他从零做起,吸纳50户农民,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另外,蔡雪通过创新构架合作社,她通过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方式,科学规范化管理,与农民建立最低收购价格保障标准,采用“企业+基地+农民”的订单模式进行有机水稻、生态水稻开发和种植。
经过几年的发展,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成集新技术推广、稻米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完整的有机水稻产业链条。

03/创牌尖刀:循环农业
农产品做品牌才有出路,然而做品牌靠得就是品质。
2014年,蔡雪去日本考察学习回来之后,他发现日本“一村一品”模式特别适合自己的合作社。
于是,蔡雪借助日本模式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严格按照有机水稻种植方式,建立可追溯系统,保障产品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产量,并且加大产品推广力度,提升品牌意识,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合作社的壮大产业经营进而带动本村发展。
在经营模式上采用生态循环农业,建立生态稻场。蔡雪的做法:稻田里放养养鸭子,通过这种稻鸭共生,鸭子可以把小草吃掉,大点的草被鸭子踩踏一部分,鸭子在稻田里除草同时,排泄物也是水稻上好肥料,稻田鸭产出的鸭蛋也特别好吃,鸭肉肥而鲜美。
此模式,蔡雪的水稻的品质得到大大提升,有利于形成差异化品牌。

04 /经营双响炮:品牌销售+农旅结合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对此,蔡雪的思路:展会展销,并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5年间,蔡雪还通过参加各地食品展会,线下拓展经销商,线上推广销售等方式,成功将产品引入北京、上海、广东、江浙等地,并与香港中港安全食品协会建立“有机水稻种植合作基地”,将“一亩田”私人农场项目进驻香港,创出了市场品牌,并赢得了较好的市场效益。
同时,蔡雪还知道地标农产品不利于个体品牌的打造。于是,蔡雪还独创“三莲”牌有机大米。目前,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成“三莲”牌有机稻花香、生态长粒香、珍珠米、杂粮等系列产品,形成差异化市场。

除了品牌营销之外,蔡雪还想做农旅。蔡雪邀请吉林艺术学院的老师们出主意、想办法、设计、施工……打造出艺术稻草人点缀稻田,吸引了游客前来观光赏景。
打造农旅文化,将休闲农业与水稻种植结合起来,这也是蔡雪心中的一个正在实现的梦想。

4点启示
数据统计,我国返乡创业人数初步统计达到740万。但能做到和蔡雪这样成功的人应该不多。
创业者本来就不容易,坚持的人或许很少。
我们透视蔡雪的成功,分析出返乡创业什么样的人能成功。我们认为应该这4类人:
1、市场选择:最好选择知名地标农产品和大市场
在农村创业也要面对市场而作。其实,我们之前还分析过一些成功的新农人,他们都会选择地标性农产品,如此可以减少品牌推广的成本。
蔡雪选择的是全国地标农产品“舒兰大米”,至少在品牌推广上节约市场教育,只要做好营销就可以。同时,大米的是中国人刚需,市场巨大。
2、学习:多出去走走看看
透视蔡雪的5年从农生涯,“学习和考察”成了蔡雪的关键词,蔡雪的很多经营思路均来自国内外的考察与学习。
因此,在农村创业者除了埋头做事,还要经常抬头看天。

3、品牌思维:以做品牌的态度做农业
品牌是农业的根基,以做品牌的态度做农业,我们就有机会打造一款市场喜欢的“产品”。
蔡雪通过品质创新,做生态循环农业的同时,还打造“三莲”有机产品。
4、产业思维:不仅仅搞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本身利润薄,而采用产业化经营就有机会降低成本,提高溢价。
蔡雪的合作社不仅仅是种植水稻还开辟精深加工,尤其是农旅的结合。蔡雪就是把水稻田当做平台来做,如此提升土地的价值。

创业不易,用心做才是王道。这句话也送给每一位在农业领域创新创业的朋友
更多行业研究、商业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