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论文 从四大名著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封面新闻记者杰森

优秀的作品,无论是什么形式,一定是反思时代的结晶。回顾近百年的文学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有文学。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脱贫攻坚,每一件重大历史事件,作家的笔下都没有缺席。当作家的血液呈现在时代面前,他们的作品也就永远呈现在读者心中。这份入选书单有以下几个特点:在风格上,有小说、非小说、小说和经济史,每一种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同一个主题: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火热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精神历史。

1 《长征》

王树增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有许多关于长征的文学作品。历时五年完成的非虚构类经典作品《王树增》在新时代脱颖而出,赢得了年轻读者的青睐,理由很充分。在他的书中,不仅有四渡赤水、渡大渡河、飞上泸定桥、登上雪山、穿越草原等重大事件,更将长征的细节和与每一个事件相关的故事诉诸文字,让读者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更真实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热血和激情。王树增也给了长征一个全新的认知高度。——长征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最壮丽的英雄史诗。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理想所必需的不可磨灭的信念。他不仅带领读者在绘画和人物之间进行了一场精神长征,更重要的是,他能唤起我们对长征精神的感受和思考。

2 《历史的天空》

徐祥贵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几个逃离的年轻人挣脱了日军的追捕,在对未来的选择上分道扬镳。从那以后,他们遇到了未来的战友和敌人,有了壮丽的战争史诗,有了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有了令人困惑的人间恩怨。昨天唇齿相依,明天反目成仇;战斗前并肩防御敌人,幕后设陷阱;亲如兄弟的人在利益面前倒下,不和的人在困境中展现真诚.在这纷飞动荡的关系纠缠中,反派最终倒下,英雄脱颖而出。作者采用了现实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既实时又真实。因“实”而有历史深度感和现实意义,因“空”而空灵自由,作品既瑰丽又诗意。2005年,这部小说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

3 《风云初记》

孙犁 人民文学出版社

很多人在语文课本上看过孙俪的著名小说《荷花淀》,对他诗意清新的语言风格印象深刻。

《风云初记》是孙犁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作品用饱含诗意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农村妇女和人民战士。尽管在写战争,但文笔行云流水,明丽天然。


小说情节张弛结合,虽然是革命年代的抗日战争为背景,却较少直接描写战争景象,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从农民们生活的侧面来反映战争的进展和国内的形势变换。作者长期生活在农村,小说又是以他的家乡为蓝本来写作的,因此写出的作品也更有可信度,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历史的血肉细节。


4 《清江壮歌》


马识途 人民文学出版社


前些年,由姜文执导的一部电影《让子弹飞》,让很多读者见识了革命家、文学家马识途小说《夜谭十记》的魅力。其实,在马老的心中,还有一部份量非常重的作品,那就是长篇小说《清江壮歌》。该小说描写了1940年冬至1941年间,湖北某地区的中共地下组织遭到国民党特务破坏,被捕入狱的革命者贺国威、柳一清等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展开的惊心动魄、坚韧不拔的斗争故事。这部作品虽然是小说,但有着真实的原型人物和故事。马老的革命伴侣刘蕙馨和他一起投身革命,曾任中共鄂西特委妇女部长。1941年,刘蕙馨与时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不幸被国民党一起逮捕了。当时,他们的女儿还是一个在襁褓中嗷嗷待乳的婴儿。在赴刑场途中,刘蕙馨巧妙地将襁褓中的女儿,扔在路边的草丛里。后来,婴儿被人抱回了家,抚养成人。直到1960年,马老费尽心思,通过多方查找,才找到了女儿的下落。这部小说以发生在马老身上的这段经历为创作原型,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5《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张小康 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1949到1960的11年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主的人民军队进军西藏到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解放西藏,修筑康藏、青藏公路,建立民主政权,平息叛乱到民主改革的历史画卷。历史不会忘记,数万名干部战士用他们的青春、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他们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最精彩的一段都奉献给了西藏。作品中两百余幅珍贵老照片与纪实文字紧紧相扣,极具说服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张小康,原中央军委委员、西藏军区第一任司令员张国华中将之女。为本书的采写和出版,张小康历时八年,辗转全国,采访了数百位跟随其父亲远赴西藏的基层指战员及其子女或亲属。在父亲张国华去世40年后的2014年,张小康《雪域长歌》出版。


6 《西南边》


冯良 长江文艺出版社


小说以开合度大、庞大的叙事结构,全方位地展现了凉山彝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迁。书中所涉猎的从亲族乡情的细节,到民族的今生前世,丰富的社会学人类学的内涵。是近些年来书写西南少数民族彝族近几十年历史变迁的长篇佳制。冯良是一位彝族女作家。1963年生,四川凉山人,17岁离开凉山老家,北上读大学、生活、工作,创作、出版有西藏题材的长篇、短篇小说,这部小说曾于2020年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在获奖感言中,冯良说,“凉山解放,民主改革,藩篱尽拆,凉山与内地、彝族与汉族等民族密切接触、互动,凉山彝族社会更加密切地融入国家政治生活,推演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数百万不同背景的边地居民在心理上和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个人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因此更加生机勃勃。”


7《纪念碑》


王小鹰 2021年《收获》夏卷


长篇小说《纪念碑》在2021年《收获》夏卷发表。小说以在改革开放初期,女主人公史引霄高票当选上海某区区长,积极工作为线索,展开了改革故事与革命往事的相互交叠,两代人的命运相互交织的丰富情节,描绘出一批新四军战士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的壮阔画卷。女主人公史引霄复出工作,她支持将英华公司打造成一流的民营企业,解决回城知青就业问题,启动旧城改造工程……《纪念碑》是王小鹰基于母亲真实手记创作而成,时间跨度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初期,古典雅致,洋溢着青春之力与理想之光,可谓是一幅荡气回肠、情真意切的中国家庭画像。


8 《大江大河》 四部曲


阿耐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是热播剧《大江大河》的原著小说。作者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2年南方谈话,从乡镇企业萌芽到中国制造崛起,从房地产改革到2008年金融危机……讲述国企领导宋运辉、乡镇企业家雷东宝、个体户杨巡、海归知识分子柳钧等典型代表人物的不同经历,生动地刻画了改革开放时期的前沿代表人物,真实还原了一代人的创业生活、奋斗历程和命运沉浮。 由于全面、细致、深入地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改革、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等方方面面,被誉为“描写中国改革开放的奇书”,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 奖。作者阿耐1990年弃政从商,从事经营管理多年。商场争雄写得气势恢宏,家长里短讲得有滋有味。


9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吴晓波 中信出版社


在过去时几十年内,中国向世界经济大国的跃升,无疑是现代世界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崛起这一宏大叙事,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各不相同的创业故事集合而成的。本书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而是以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本书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10《扶贫志》


卢一萍 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近些年来书写扶贫攻坚、乡村巨变的文艺作品中,四川作家卢一萍《扶贫志》是其中比较突出一部 。2020年3月,受到当地热情邀请的卢一萍,前往湖南,以“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为切入点,在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时间,行程近1.5万公里,翻山越岭,涉水渡河,深入到大湘西14个县市的田间地头采访到80多位脱贫攻坚一线的参与者,录制到5700多分钟混杂着湘西方言、西南官话等带着泥土气息、乡野滋味的故事,做了240万字的采访笔记。最终他以人为志,选取了18个亲历者,写出一本近40万字非虚构作品《扶贫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