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年间,槟榔作为预防瘟疫的良药传入湖南湘潭。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槟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融入了湖南人的日常生活。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国槟榔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其中湖南占四分之三,年产值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突破500亿元。
湖南味王集团作为槟榔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其“味王”、“鹤城天下”系列产品早已家喻户晓。2020年9月推出的鹤城天下新产品,定位于槟榔高端市场,刚上市就供不应求。那么,我们平时吃的槟榔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需要经过哪些流程?如何保证其质量和风味?
11月30日,由湖南省主要主流媒体组成的媒体团走进味王益阳沧水铺基地,参观槟榔生产全过程,了解味王从传播到大集团、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全国的20年发展历程,探寻其产品畅销市场、引领行业的诀窍。
媒体团参观了味道王展厅
科技创新保质量 生产流程自动化
媒体之旅的第一站是味王沧水铺基地的生产车间。技术解说员介绍,味王自主研发了蒸汽干燥技术和18道工序,每颗槟榔都经历了入味、入苏、洗籽、烤籽、卤等18道工序,才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在车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味道王的十八道工序大部分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过去,生产一罐槟榔需要270多名工人。自动化设备投产后,用工减少50%左右,实现两班倒。加上技术创新,效率大大提高,节省了人工成本和基地资源。”湖南味王集团技术质量中心主任匡说。
切种过程
美味王生产车间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味王对R&D的重视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据了解,近三年来,味王建立内部科研项目34个,通过自主研发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专利15项,并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30项,年均成果转化10项。
这些专利技术已应用于槟榔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
“董事长郭志光曾提出‘十年内,生产一罐槟榔只需要一个工人’的自动化生产目标。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积极向其他先进企业学习,争取早日实现‘一颗槟榔出入库,成成品’的目标,可以大大减少槟榔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匡冯军说。
齐就口味王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与媒体记者进行了交流
做更好吃、更健康的槟榔
味王不仅严格控制生产工艺,还长期致力于工艺和技术的研发,从而保障产品质量。
据了解,味王已在槟榔行业建立了首家经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检测室配备各类精密分析仪器及配套设施100余台套,涵盖食品及相关产品检测等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检测技术完善、检测设备和环境设施齐全、人员结构合理、管理手段科学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p style="font-size:15px;">匡凤军表示,“研发团队历时3年,经过不断地实验,终于研发出了一种物理方法,就是将槟榔原果投放在密闭的容器内,通过蒸汽加热,达到适宜的温度后,瞬间释压,达到将槟榔的纤维组织全部打开的效果,提高槟榔果的柔软度,同时进一步改良加工工艺,让槟榔成品的纤维尽可能柔软。”
口味王与江南大学签约仪式现场
口味王还积极与各大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推进产品和工艺研发。11月27日,口味王与江南大学正式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建“口味王· 江南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围绕槟榔食品组分和营养,以及槟榔的风味、口感和作用等进行基础研究和新型产品研究,推动槟榔食品安全及加工技术和工艺装备的创新与产业化,助力槟榔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产品品质。

和成天下100元新品槟榔
“今年9月推出的和成天下百元新品就是以创新升级的22道工艺为保障,果子更多汁、更柔软、更耐嚼,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匡凤军表示,“如今,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口味王也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吃、更健康的槟榔。”
经过20年的发展,口味王目前已在湖南、海南两省落成8个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为全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数十万个,在海南更是带动了230多万槟榔户脱贫致富,在知识产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艺技术创新、管理与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走在了行业前列。
[责编:樊汝琴]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