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世界500强企业家创业故事 企业家与创业

文丨Bonnie

“心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但心的本质就是真善美”。

稻盛和夫在一次演讲中说。

被称为日本四大商业圣人的稻盛和夫与松下幸之助、本田正一郎和盛田昭夫一起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即1959年成立的京都陶瓷有限公司和1984年成立的第二电力有限公司。

2010年,78岁的稻盛和夫受邀担任日本航空公司总裁,当时,日本航空公司已经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二战结束以来日本最大的一起非金融企业破产案。

然而稻盛和夫上台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破产的JAL重建成了盈利的JAL,创造了历史上最高的利润。

稻盛和夫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

今天,80多岁的稻盛和夫回忆起自己当了半个多世纪的经营者的生涯,说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想告诉大家,想留在这个世界上,那就是“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心。》这本书,是稻盛和夫心理学的精髓,他的“心的多重结构”理论耐人寻味。

在稻盛和夫看来,人生的目的,首先就是磨练心性,换句话说,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磨练灵魂。

在这本书里,稻盛和夫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通过五个章节总结出了六种提升心智的方法,这些方法被称为“六大提升”: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谦虚,不要骄傲;要每天反省;活着,就要感谢;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构筑人生的基础

关键词:谢谢

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

稻盛和夫从少年时代就进入社会,经历了各种挫折和痛苦。抱怨自己的处境不仅没有改变他现在的处境,反而让他更加痛苦。于是,他开始接受自己的命运,他的人生从逆风变成了顺风。

然而,无论他的生活多么顺利,稻盛和夫从未忘记感谢他。在他看来,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很难感恩,但他必须始终以谦虚的态度约束自己的行为。

“无论何时何事,都要表达感谢”。

在这一部分,稻盛和夫提到

ate-entity-word" data-gid="4788481" qid="6595871940177581325" mention-index="0">京瓷接到松下集团的订单时,饱受松下苛刻条件的折磨,但他始终把这当成了一种锻炼。他认为,正是这接二连三的苛刻要求,才使得京瓷的水平超越了行业。


于是,他对松下抱有感谢之情,“感谢您锻炼了我们。”


动机良善


关键词:利他


“利他”,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为自己”放后面,优先“为他人”。


从少年时代便遭遇连续挫折和不顺的稻盛和夫,小升初两次没考上、患肺结核卧病在床、高中考大学失利,之后初入职场更是不如意。直到他因家境不好,被妈妈“逼迫”帮扶家计,销售纸袋,却意外获得了成功。


在总结这些经历的时候,稻盛和夫写道:其他的事情,几乎全都是为了自救,满足自己的欲望、自我保护,或者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好评。与此相反,只有纸袋行商出于帮扶家计、守护家人的目的,是从“关爱他人”出发的行为。就是说,其中蕴含着“善意的动机”。


从“利己”转变为“利他”,让稻盛和夫的生活和经营得到了重生。


在他看来,做企业同样如此,以获得财富博取名声为目的而开创事业的人,即使企业获得一时的成功,也终究无法长期发展壮大。


在经营京瓷的过程中,“利他”同样帮助了稻盛和夫。


京瓷在救助一家陷入经营困境的风险企业时,稻盛和夫个人被这个企业中的思想偏激工会污蔑、贴传单,但对于这些无理行为,稻盛和夫都没有采取对抗措施,依旧在呕心倾注重建公司事业。


最后,这家公司扭亏为盈。


以强大心灵成就未来


关键词:一定能行、愿望




“一定能跨越”,是在面对延期矗立的壁障时,稻盛和夫给出的态度。


京瓷从一家小工厂到推出远超行业标准的产品,稻盛和夫一直在坚持“一旦开始研发,就一定会让其成功。”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京瓷和稻盛和夫经手的研发项目都获得了成功。


拥有坚定的信念,内心还要有无比强烈的愿望。


在稻盛和夫看来,不管面对多么困难的目标,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能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就是“愿望”所具有的力量。


只要怀抱强烈的愿望,并让这种愿望持续,那么,即使当时被认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最终也能变为现实。


对于公司,同样适用。


作为公司,如果设定了高目标,并想动员全员实现高目标,那么,大家拥有的愿望或想法就很重要。


换句话说,就是要统一思想,团结一心。


在这部分中,稻盛和夫提到了,他重建日航的经历,就是改变这家企业全体员工的“心”,让大家拥有同样的思维方式。


贯彻正道


关键词:正道


因为从小罹患肺结核,稻盛和夫养成了凡事早做准备、今早了结的习惯,这一习惯在以后的企业经营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这一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他父母的影响。


在稻盛和夫的笔中,父亲和母亲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但二人的共同点就是贯彻正道的“骨气”。这种坚持正道的勇气,让他在之后任何时候,都只用正面突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稻盛和夫在书中提到,之所以离开就职的那家瓷瓶公司,就是因为公司经营越发困难,而自己管理的科室却取得很大发展,以致招来公司人的威胁。他们企图接受他的科室,要他交出研究项目,无奈之下,韬盛和夫只能辞职。


之后,成立了京瓷的稻盛和夫,便把“作为人,何为正确”当成了经营判断的基准,唯一基准。


在他看来,做出正确的判断所必须的,并不单单是聪明的头脑或丰富的知识。比什么都重要的是心中是否持有成为判断标尺的“善恶的规范”。


培育美好心根


关键词:心、家人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并非都是带着纯洁美好的心灵。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人生,努力磨练灵魂。


同样,是否适合当领导者,由“心根”决定。而组织的好坏则取决于领导者的心。领导者的人生观、思维方式和心中抱有的思想理念,会原模原样地决定组织和集团的存在方式。


稻盛和夫认为,如果自己不能成长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那么,不管口头上如何强调“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这种热情也无法传递。


“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这是稻盛和夫在面对经营者时,一贯坚持的态度。只有提高人格,才能驱动人心,“自省”则是不断修正自己,提升心性的绝好方法。


在这部分当中,稻盛和夫回忆了他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人物,从父母、老师到女儿们,并分别向他们表示感谢。他把他们称为“家人”,稻盛和夫认为,有了家人的存在,才能有他今天的成功。


是这些“命运之师”,让他的人生有了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