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特别阅读
从深圳出发,沿着200多公里的沈畅高速公路,沿着东江的支流新丰河,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和城镇。沿着青山绿水之间的平坦村道,走进河源市东源县大王村。清澈的溪水滋润着希望的田野,美丽的房屋错落有致,有路灯、绿地、公园、广场、亲水步道。省内原贫困村的蝴蝶,变成了美丽的新农村。贫困户邱景平靠养兔致富,也带动了10多户贫困户脱贫。说起这么大的变化,他最感激的是深圳机场集团的帮助,帮助他的兔场逐渐扩大。“生意越做越大,生活越来越好。”
2016年以来,深圳机场集团按照“党建扶贫”的工作思路,助力河源市大王村,将党建引领作用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空港集团17个基层党组织精准帮扶,熟悉贫困户,帮助想办法;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支部增强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动员村党员团结起来,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来,深圳机场集团累计投入1234万元,通过产业帮扶、捐赠助学、培训就业等措施,精准助力全村脱贫。
如今,大王村人均年收入从3400元增加到1.5万元,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大王村集体年收入接近50万元,位列河源市50个相对贫困村。富裕的大王村欣欣向荣,面貌和风貌焕然一新。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赠人玫瑰余香,深圳机场集团还在第十七届深圳关爱行动中荣获“十佳关爱企业”荣誉称号,被中国民用航空局评为“全国民航扶贫先进集体”。
富裕的大王村欣欣向荣,面貌和风貌焕然一新。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深圳机场作为特区门户和国有企业的责任。既要帮助村里脱贫,又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打造党建帮扶示范标杆。”深圳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金祖说。
确立“党建+精准扶贫”模式,筑牢脱贫攻坚堡垒
据了解,大王村党支部曾被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2016年以来,机场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经过驻村工作队的深入调研,“党建扶贫”工作模式终于确立。
第一步是提高大当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机场集团党委与当地镇党委一起,将原大王村党支部升格为大王村党总支。两个村委会干部实现减员增效,村级党组织进一步规范完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增强。同时,空港集团按照“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帮助大王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了强大的“头雁效应”。此外,为推进党建阵地建设,空港集团引进帮扶资金约300万元,建设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共服务平台、办公活动场所、群众服务场所为一体的新型党群服务中心,推出“互联网党建”学习新模式。通过阵地的引领和服务作用,既满足了党员群众活动需求,又改善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2019年,大王村从软弱涣散的党组织手中摘下了帽子
空港集团通过与基层党组织书记联系贫困户,掌握了大王村48户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为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计划,实现“一户一策”。村民邱美媛因病致贫。机场驻村团队来找他谈话,鼓励他重拾信心,并拿出扶贫专项资金帮他办理小额贷款,支持他在镇上开不锈钢门窗加工店。今天邱美媛情绪高涨,生意越做越大。她创业致富,买了楼,家里很幸福。
创新“党建+2+X”产业发展思路,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
从直接投资帮助大塘村修桥铺路,到帮助村民发展种植业增加收入,空港集团对口帮扶更加注重实效和长效。
大王村村民邱景平就是从贫困户转变为“致富带头人”的典型。原来,邱景平一家只住在几亩薄田上,夫妻二人还要照顾三个生病的老人,家庭生活捉襟见肘。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养兔子了,但是因为
为没有专业养殖技术,“土办法”养殖收效不佳。机场集团驻村工作队入户了解情况后,帮助他制定了养殖规划,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传授技术,手把手教他给兔子喂食、打针等。机场集团还给予生产扶持金,帮助他扩建了养兔场,肉兔养殖由原来的年出栏不到100只增加到300多只,家庭年收入达到6万元。致富的丘镜平饮水思源,和村里10余户贫困户结对一起养兔子,带着大家一起发展养殖业。
产业帮扶让村里“沉睡”的资源醒过来、活起来,增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机场集团驻大往村工作队队长罗卿云告诉记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机场集团帮助大往村建立了“种养大户+贫困户+合作社”模式,制定了“党建+2+X”产业发展思路,引导村民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其中,“2”即企业入股产业分红和光伏发电,持续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按比例分配给村集体和贫困户;“X”即种植、养殖、创业、就业等多种形式,推动大往村养蜂、种茶、柑橘园等种养产业的发展,扶持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帮扶计划和长远规划,让村里“沉睡”的资源醒过来、活起来,增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大米种植业为例,机场集团帮助大往村发展立体农业,探索水稻和鸭子共生共养产业。罗卿云表示:“给贫困户免费赠送谷种和鸭苗,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增产增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鸭稻品牌。”此外,机场集团还积极为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实施“扶贫产品进机场”,联合市扶贫办建设消费扶贫机场旗舰店,把大往村等对口帮扶地区的扶贫产品带到机场展销,以消费扶贫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升。
党建共建促民生实事解决,打通精准帮扶“最后一公里”
为了使贫困户脱贫措施更加精准、扎实,自2018年年初起,深圳机场集团17个基层党组织多次来到大往村,与村党总支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每个支部挂扶2至4户贫困户。通过走村入户,详细了解全村48户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并结合各户家庭自身情况,为贫困户量身定做帮扶脱贫方案,做到“一户一策”,切切实实解决贫困户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
村民游秀宜的丈夫因为车祸去世,留下了四个孩子和大笔债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机场集团帮助她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还通过筹集奖学助学金,资助孩子们上学。如今,她的三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二女儿回到家乡教书育人。说起家里的变化,游秀宜激动不已,感恩精准扶贫好政策,也感谢机场集团的帮助。

深圳机场集团为贫困户量身定做帮扶脱贫方案,切切实实解决贫困户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机场集团特别关注教育帮扶,通过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和培训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内生动力。据介绍,机场集团捐助30万元加入“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助学基金”、设立总额10万元的“深圳机场集团奖学金、助学金”,为大往村贫困户学生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帮助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机场集团还组织基层团干、先进团员青年等,前往大往村开展教育扶贫支教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腾飞的梦想。
与此同时,机场集团还积极开展培训就业扶贫。丘伟榕一家本来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大学毕业后也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机场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鼓励他参加招聘会。通过深圳机场举行的“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专场招聘会,丘伟榕顺利成为机场地面服务公司的一名员工。“我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里早点过上好日子。”提及当时的那场招聘,丘伟榕至今还难掩激动,他说自己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能在深圳机场工作。深圳机场集团通过这一模式,招录大往村10人到机场地面服务公司工作,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如今的大往村,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增收,贫困村的帽子也已经摘掉。接下来,深圳机场集团将按照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要求,持续强化建章立制、组织建设、班子建设,打造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坚强堡垒。与此同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示范村镇和民宿特色产业等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作出新探索、新贡献。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林夕 王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兴东 通讯员 石道雄 叶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