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什么东西好卖又赚钱,儿童小商品什么好卖啊

Part 1

9岁的男孩杨在走红

当被问及为什么让孩子卖冰棍时,父母的回答是:在武汉街头吆喝卖冰棍

因此,杨对有过如下的体会:

4岁卖报纸;5岁卖气球;6岁走猫步;7岁卖发夹.妈妈坦言,4岁时,他第一次尝试社会实践。他手里拿着一摞报纸,几乎说不出话来,害羞地站在路上一动不动,不知道怎么喊。

今天,不想圈养孩子。

六年来,虽然挣不到1000元,但他经历过挣钱不容易,很少乱花钱。

今年暑假,他决定卖冰棍,给自己买块电话手表。所以每天下午都会有50个冰棍在街上卖,父母轮流陪在20米外。

武汉非常热,但杨从不抱怨累。50个冰棍需要卖2个小时,而且经常泡。

面对顾客对他的喜爱,用稚气的扬成熟稳重的态度回答。

网友赞同父母的做法。

让孩子自己赚钱,并且拿得恰到好处,不仅让孩子意识到赚钱不容易,也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辛苦,一举两得。为什么不呢?

9岁的杨祝捷已经做了5年的“生意”,不但懂得了如何跟路人沟通,还拉自己的小伙伴一起上街卖东西。

相关专家研究表明,“这对我是锻炼。”

如果孩子从小就培养正确的金钱观,那么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有正确的对待金钱的态度和能力。

这是澳大利亚家长应该学习的。

澳大利亚人对孩子的金融教育有以下时间表计划:

3岁,能识别硬币和纸币;4岁,知道每枚硬币的金额,并能在父母陪同下购买普通商品;5岁,知道钱的来源,能正确完成钱货交易;6岁时,我就能分辨出少量的钱,开始学会存钱;7岁,能看懂商品价格标签,判断自己是否有购买力;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赚零花钱;9岁以后,学会用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如教育家默克尔所说:

愿意和孩子谈钱的父母,都是最明智的。

金钱观的萌芽期在六岁以前,形成期是在612岁,发展期在12-18岁。

罗伯特T清崎说。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爆各大网站和朋友圈,剧情以抓捕国家某部委项目处长赵德汉为开头。赵德汉在被抓获之后,清楚地说出了自己受贿的数字是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


面对满满一冰箱的人民币,他含泪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一分钱都没有花,全部存起来了,都是农民,穷怕了。”


即使已经当了处长,收入颇丰,赵德汉依旧是“穷怕了”,他把自己也变成了金钱的奴隶。


追究其因,就是在儿童时代没有受到家长关于金钱观的教育和指引。


亲戚家有个女孩,玩起了“裸贷”,从负债2000元到负债60000元,利息滚得越来越高。


当初,她只是想做微商,可手里只有三千块,还差两千块,就想起了“裸贷”,一不小心就进入了火坑。


如果这个女孩有正确的金钱观,有人告诉她,如果需要钱,就要自己去赚,实在赚不到,就用手里的钱去做相匹配的事,她也不至于误入歧途。


那么,父母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呢?


① 让孩子知道钱的来源


英国有位心理学家对1000名不同阶层家庭的3~8岁儿童,进行了询问调查,问他们钱从哪里来?


  • 65%的孩子表示钱从爸妈口袋里来;
  • 30%的孩子表示钱从银行里来;
  • 仅5%的儿童会说,钱是工作换来的。

为什么孩子不知道钱从何而来?这是因为很多父母不和孩子谈钱,更谈不上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是教育孩子如何花钱、珍惜钱的前提,也是建立正确金钱观的前提——父母不能一味满足孩子,让孩子误以为钱是源源不断的,只要你想买什么都可以。


② 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家长铺张浪费,一味追求物质生活,那么孩子无形中也可能会养成一些坏习惯,比如非名牌不穿,非高档场所不去。


闺蜜说,她女儿最近特别喜欢拉着她逛商场,而且还说,只有商场的衣服鞋子才能穿。其实,她女儿的这个行为,和她平时喜欢奢侈购物分不开,她是非外国货不用的,小到日用品,大到一些家具,都喜欢国外的大品牌。


③ 让孩子参与日常购物


平时去超市购买东西,可以带上孩子,指导他如何消费:告诉他哪些是必须购买的,为什么是必须购买的——要让孩子明白,钱花在“刀刃”上才能有价值。


而且,在购买过程中,也可以教会孩子比较价格,懂得物美价廉,花钱不仅要有计划,而且尽量做到节俭。


也可以适当给予孩子一点钱,让他们自由购买一些需要的小商品,体验到金钱的安全感。


④ 让孩子学会存钱


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


一开始,让孩子把钱存在零钱罐里。再大一点,可以带着孩子去银行开一个账户,把钱存进去,让孩子明白:


  • 如何存钱、取钱;
  • 钱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需要通过劳动换来的;
  • 获得零花钱后,不能全部花完,而需要存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从女儿六岁以后,我每周都会给她5元零花钱。但是,我发现每次她都是全部花完,偶尔还会买一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被问及为什么买时,她说,反正下次你还会给零花钱的。


我和她说,很多时候,你想要买的东西,都会超过五元,而如果你存钱的话,就可以买到了。


从那以后,女儿在不需要买东西的时候,就把钱存起来。到了年底,花了五十多元钱,买了一个心仪的古典娃娃。


⑤ 指导孩子发挥金钱最大用途


富兰克林:“把钱用在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事情上,不要错花一分钱。”


除了告诉孩子,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之外,也要告诉孩子,钱还可以用来做其它的事,比如帮助山区贫困儿童。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好处。


出演《延禧攻略》的“五阿哥”王羿鹍,把片酬全部用来买礼品,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


不得不为这样的孩子点赞,从小有爱心,长大才具有善良的品质。


Part 3


雨果说:“没有比金钱更能腐蚀人心的了。”


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是很重要的一课。在培养孩子金钱观的同时,应该注意不做以下两点。


① 不要在钱的问题上对孩子撒谎


这种场景常常有,当孩子想买某个东西,我们不想给孩子买,就会和孩子说:“妈妈没有钱,买不起。”


其实,我们应该直接告诉孩子真实原因,比如,因为你有过类似的玩具,或者今天没有买玩具的计划,或者是其它的原因。


跟孩子哭穷,会让孩子的内心对金钱有一种过度的渴望,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是不利的。


在“缺钱”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不仅对金钱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更难以厘清金钱和人生的关系。


② 不要把压力转嫁给孩子


很多父母,因为工作挣钱的压力比较大,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当孩子想要他们请假陪自己玩的时候,他们常会这样训斥孩子:“工作还不是为了挣钱给你买东西吗?”


这可能只是一时抱怨的话,但孩子却可能会这样去理解:工作是痛苦的,挣钱是一件特别辛苦、让人不开心的事。


父母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告诉孩子:“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够完成工作却让爸爸/妈妈觉得自己很棒。”并且多跟孩子分享工作的快乐。


金钱教育,本质上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获得和对待拥有。


孩子只有学会珍惜金钱,才会懂得正确花钱,买合适的、值得的、需要的,而不是胡乱挥霍。而且,要让孩子懂得,只有先付出才会有回报,靠自己的努力劳动所得,都是应该被尊重和珍惜的。


一个有正确金钱观的孩子,才会有财商。


美国一个著名的教育家说:“一个人智商不足,可以用财商来弥补;情商不足,也可以用财商来弥补;但是财商不足,智商和情商再高,也难以弥补。”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大大方方和孩子谈及钱,以及怎么去花钱。为的是有一天,让孩子去做金钱的主人,而不会沦为金钱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