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前进地区养殖历史悠久,以黄颡鱼为主。近年来,由于种苗退化、养殖水质恶化、黄颡鱼病害频发、养殖周期长、市场价格忽高忽低,相当一部分养殖户不赚钱,甚至亏本。加州鲈作为近年来的热门品种,病害少、养殖周期短、市场相对稳定、利润水平高,自然吸引了大量黄颡鱼养殖户进行转移。
家住前进村的吴,之前从事黄颡鱼养殖多年,近年开始转产加州鲈鱼。2020年1月19日,吴老板在他下一个7亩的鱼塘里卖了18600斤鱼(规格:80%以上,80%以上,价格11.5元)。据了解,2019年6月初,吴老板的这个池塘放苗50株/公斤,全程(从喷水到售鱼)使用了412包完全成熟的加州鲈鱼料,包产量45.1公斤,饵料系数0.88。扣除成本后利润近11万元,每亩利润超过1.5万元。详细数据见表1和表2。
春节以来,受新冠肺炎影响,水产品流通受限,各种养殖品种市场低迷。加州鲈鱼作为为数不多的具有较强市场的鱼种,不仅深受消费者喜爱,也吸引了更多其他鱼种的转育者。对于越来越多的加州鲈鱼新农,吴老板分享了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选择合适的养殖密度和放苗时间
育苗是一年繁殖成功的关键。吴老板选择在3月中下旬放苗。此时温度上升,水中有丰富的生物饵料,有利于水花的生长。吃鲈鱼后,养至50只/公斤,分成池塘。此时花鲈已全部投喂完毕,苗数准确,利于全年养殖管理。6月初分塘可以给鲈鱼足够的时间生长,养大鱼,卖高价。
卖鱼网站
加州鲈鱼作为一种繁殖周期短的物种,考验着养殖者的管理水平。除了日常的调水管理,吴老板还特别注重塘底管理,经常换底。池底质量直接影响鲈鱼的生存环境。养殖过程中,池底就像一个大型垃圾回收厂,承载着水体和养殖动物产生的“垃圾”、死亡的藻类、浮游动物、野生鱼类等尸体、水中残留的饵料、粪便、药物残留、外源水中的有机物、土壤杂质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底部材料会变质,变黑并发臭。经常使用一些底部改良可以分解池塘底部的一些有害物质,为鲈鱼提供良好的底部环境,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产量和效益。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