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刺梨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近日,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院长、贵州大学酿造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谭树明表示,刺梨作为贵州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吸引了广东广药集团和香港千禧园区集团,成为贵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作为野生刺梨之乡,被誉为维C之王的刺梨市场空间广阔。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刺梨产业发展,制定了《贵州省推进刺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14—2020年)》等文件,明确将刺梨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要求将刺梨产业发展成为富民产业、脱贫大产业,加快刺梨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贵州刺梨种植面积接近300万亩,涌现出慈宁基、千年园、刺梨王、李天赐等区域品牌。现有加工企业40家,计划加工能力89万吨,综合产值37亿元,逐步形成生态、健康、特色的朝阳产业。
“新酿的刺梨请了三年醉,香米满满。”作为贵州刺梨产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深入研究贵州刺梨30年的谭树明说,早在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吴就在《还任黔西》年对刺梨进行了描述。刺梨是云贵高原特有的珍贵野生资源,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保健元素。贵州是全国最早开发利用刺梨资源的省份,刺梨被人们利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刺梨的价值也在不断放大,从地区走向全国市场。
谭树明表示,当贵州刺梨迎来发展的春天,要深入挖掘刺梨文化,突出健康理念,聚焦高端差异化路线,避免与娃哈哈、王老吉等一线饮料品牌同质化竞争,打造出口感愉悦、功效突出的刺梨产品。
“就像宁夏和海南的椰子一样,贵州可以把刺梨产业打造成具有独特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农业爆炸品牌。”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决策咨询专项专家龙表示,在发展刺梨产业的过程中,企业要明确自身定位,确定是农业、轻工业还是商业。从省级公共品牌层面来看,贵州刺梨要像宁夏枸杞、甘肃青稞、海南椰子等省级特色产业一样,以创新为驱动,以价值为导向,以稀缺为导向,在宣传推广上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与消费者建立信任。
贵州批发框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贵州品牌策划创始人等。认为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缺乏统一的刺梨产品标准,且“标准的赢家赢天下”,因此应尽快建立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标准。此外,为了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产品设计和包装应避免盲目的主观决策,但必须以目标消费者为中心进行规划。宣传需要对产品能够精准击中消费者痛点的功能大做文章。在建立产品销售渠道时,要在传统渠道、电商渠道和新零售渠道之间做出合理选择。
作为最早开发刺梨醋的企业,香港千禧公园集团董事长杨胜东表示,刺梨不仅是贵州的特色产业,也是未来大健康领域的优势产业。千年园区新发展刺梨醋,就是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健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