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原子币真的可以赚钱 原子币廖望回国了

来源:刘夼(ID:刘夼110)

要谈论今年最热的是什么,我们必须谈论区块链。今年上半年,区块链几乎横扫了所有平台甚至朋友圈,或者说“区块链”成为了每个互联网从业者都必须知道的热词。

在互联网圈和区块链,加密货币也是热议的话题。在互联网圈,知名大牌只要和区块链、加密货币有关,从炸币到炸链,从割韭菜到成立“三点区块链”小组,都有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链条因为货币而着火,却把货币倒进了一只落汤鸡里

众所周知,区块链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中本聪首次提出的密码货币。区块链因其加密货币而受到市场的重视。2017年,在加密货币大火之后,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为大家所知。

命运的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产业高级升级的技术基础。与此同时,区块链的市值也在不断深化后逐渐实现。经过打磨和沉淀,区块链科技的前景变得越来越乐观。

加密货币已经成为硬币投机者疯狂一方的砝码。他们用这笔资金成立了一个采矿队。在矿池中获得大量的加密货币后,他们通过炒币提高了加密货币的市场价值。一枚比特币的最高市值达到了2万美元。然后他们通过卖空赚取了巨额利润,加密货币领域的监管问题不断出现,到处都是鸡毛和割韭菜根。

面对这样的市场乱象,国际货币自由组织和原子链创始人廖望一针见血,说出了当前市场出现问题的原因。

首先,密码货币在挖掘机制上浪费了大量的电力和硬件资源。加密货币的获取需要特殊的技术手段,即挖掘机制。而矿用机构的运行需要超高配置的硬件设备和持续的电力资源,为多个运行设备提供24小时供电。然而,高投入、高能耗的开采机制可能无法为矿工获得相应的回报。

其次,在挖矿池的计算能力分布上,寡头挖矿池的最终实力已经超过50%,大多数平台都掌握了加密货币挖矿池,这不仅违背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理念,还导致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此外,加密货币的市场价值不断上升,很容易导致通货紧缩。货币持有者过于依赖加密货币的升值来替代他们应有的工作和劳动。这种坐山观虎斗的行为,会导致社会生产力的下降,甚至导致市场金融危机的复发。

诸多因素使得密码货币消失,密码货币不仅在国内市场遭受挫折,在国际市场的市值也在不断下降,趋势明显加快。2018年5月25日下午,比特币市值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蒸发了55亿美元。与此同时,以太琴市值下跌20亿美元,Litecoin市值下跌2.5亿美元.“我在高盛工作的朋友说,华尔街正在大肆做空加密货币,”廖说。

加密货币正逐渐失去人心

加密货币的推出可以追溯到2010年5月18日。比特币持有者Laszlo Hanyecz在比特币论坛BitcoinTalk上发文称,可以用1万个比特币买两个大披萨,5月22日完成交易。这也是比特币第一次在货币市场实现交易价值,这次交易也让比特币这种加密货币的市场价值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font-size:15px;">但是随着入场者的不断增加,加密货币所带来的监管乱象让其在市场中遇冷,而区块链技术却在各领域风生水起,成为了互联网圈内的香饽饽。对此,市场上的持币者有这样的观点,你没有买币,怎么能说你懂币,不懂币就不能去评价加密货币不好。


加密货币市场上近乎疯狂的价值观,更是让不少持币者对当年Laszlo Hanyecz用一万枚比特币买两块大披萨的行为叹为观止,直呼用上亿美金买两块披萨太过于奢侈。


而对于廖望而言,他目前已经拥有上亿美元市值的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多种当前市场上较为火热的币种,可以说是迪拜区块链圈的首富,对加密货币也可以说拥有极高的话语权。但他却认为,当前的加密货币并不完美,加密币们正在迷失本心,并逐渐违背区块链技术本应拥有的市场价值。


首先是去中心化价值。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当前市场上行业由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在非区块链市场中,各个行业的互联网巨头为了扩张市场,会大量整合市场资源进行侵略性扩张。资源配备充足的行业巨头在市场竞争中所显示出的优势让其成为寡头,马太效应阻碍市场的良性发展。


而在区块链市场,各企业、各用户之间平等,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市场数据,而用户则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区块链内获取相应信息。


其次是市场监管价值。巨头在扩张过程中,随着产业链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市场监管问题也会愈发明显。以外卖配送行业为例,当前外卖行业中的两大寡头饿了么和美团,对垒竞争已经是必然趋势,但双方进行市场扩张时都同样出现了监管力度不足,鞭长莫及无力制约配送员的问题。


最后是信息安全价值。中心化平台所拥有的市场用户数据越多,所产生的市场价值越高,越容易出现用户信息被盗取、倒卖等信息泄露问题,而利用区块链的加密特性能够提高用户在区块链上的信息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开发者稳扎稳打、不断完善,其技术价值也正被各互联网行业所认可;而作为搭载者的加密货币却急于求成,持币者价值观扭曲,导致加密货币的价值正偏离区块链的正轨。


技术本无罪,回归本质方是正途


从本源上看,比特币的起源是区块链技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且安全的交易空间,促进消费市场健康快速发展,但当下加密货币的发展趋势却违背了技术开发者的初衷。


廖望在世界加密货币论坛中曾说到“比特币在上涨到100万美金一枚以后可能掉成1美金一枚。”在他看来,比特币拥有黄金、美金所有的优点,又比黄金好分割和转账交易,因为比黄金好用而且极其稀有,总量限制2100玩枚,而世界人口73亿,会受到恐慌的追捧而突破2万美金,10万美金,甚至100万美金。但是比特币毕竟是10年前的技术,以后肯定会有技术会超越他从而造出更好的加密货币,而且比特币算力高度集中,个别矿池占有50%以上算力,有全网攻击的能力。这些因素导致比特币会在在数字货币不断技术更迭的时代中因无法承受市场冲击而被市场所淘汰。


而在对区块链和比特币的看法上,马云也曾表示,区块链不是泡沫,但比特币可能是,而在未来10年内,区块链将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之一。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持有者在目前市场上只为了赚钱,通过炒币行为来获取更多利益,这样的只会白白断送了背后的区块链技术。


但对于市场而言,技术本无罪,作为技术产物的加密货币也本应无罪。未来的加密货币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对货币持有者进行有效引导和监管之外,仍需要回归货币本质,即实现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价值。


同时,加密货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依傍者,在满足货币的流通价值之后,还需要回归到区块链技术的本质,也就是要在加密货币流通的市场中做到绝对的公平性、透明性和信息不可篡改性,保障所有区块链“链民”的根本利益。


此外,加密货币的发展要根据市场对货币的需求进行升级。以传统货币为例,货币的发展从贝类到稀有金属再到现如今的纸币,货币外形会随着市场需求而不断变化,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最终会促进无现金时代到来。彼时,数字货币将会成为我们各种消费场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无现金时代到来之前,加密货币要根据市场需求来不断优化其在流通过程中的汇率转换问题。


总而言之,加密货币作为区块链的载体者,需要对市场需求有更深的了解,并通过区块链不断优化自身的流通性,为加密货币受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只有这样,加密货币在无现金时代到来之前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可流通的数字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