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企业案例,创业创新项目的例子

葛尔辉电子产业项目研究人员在青岛先进封装测试中心工作。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6月,在崂山脚下,山东青岛戈尔微电子产业项目(以下简称戈尔)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Goer是一个集成智能传感器项目,主要包括R&D和智能传感器和微系统模块的制造。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项目建成后,将培养一大批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吸引和聚集一大批芯片和产品封装测试企业。

青岛国际创新园由崂山区政府和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运营,其中Goer只是园区数字化转型的一个例子。一批数字场景正在这里加速。这些大项目表现出较强的带动和集聚效应,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转向”引人注目的成绩单

近日,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评估结果显示,青岛国际创新园已晋升为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总面积约285亩、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的青岛国际创新园频频接到举报。《数字青岛2021年行动方案》年提出加快建设青岛国际创新园等6个数字经济试点园区,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规模化发展。

青岛国际创新园是崂山区“三创一园一社区”创新创业载体和青岛高端服务业“千万平方米”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的核心载体。崂山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科技局局长赵敏告诉记者,青岛国际创新园聚焦崂山区重点发展的智能产业、智能制造、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虚拟现实、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6 1”产业,全力打造青岛市新兴产业高地和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

青岛国际创新园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综合数字产业和以智能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型数字产业正在园区内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探索出一条新的转型模式。同时,深化数字治理,将数字技术融入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和配套服务,有效推动园区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集聚了一批教育、医疗、商业、环保等服务型数字产业领域的科技企业,为山东数字园区建设提供了青岛样本。

数字最有说服力。青岛国际创新园通过积极布局资源型数字经济和科技型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产业年收入约30亿元。目前已入驻阳光、NEC等200多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有效发明专利162项,吸引员工1万余人,年税收超3亿元。

创新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走进青岛国际创新园智慧产业大厦(G座)一楼,穿过人工智能“时光”隧道,一棵“崂山产业生态树”将企业信息与体感互动融为一体,展示了青岛国际创新园在人工智能、科技研究、金融服务、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方面的资源和优势。

“十四五”期间,创新被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为了

创新必须有载体。目前,青岛国际创新园已建成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智慧产业园、前山高闯园区等众多创意空间和孵化器,建成多功能中心、公共资源服务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立落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全方位提升园区空间承载能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园区吸引力。

对此,上海西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兴仁表示,被青岛国际创新园的创新环境和产业集群所吸引,所以将公司R&D总部搬到了这里。

创新必须得到支持。赵敏介绍,青岛国际创新园有“大学部、中央企业部、中文系、国际部”四个配套部门。青岛国际创新园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4所高校和中科院生物能源研究所等22个科研院所和实验室,成立了“企业主导、政府引导、高校共建”的海洋生物医药引进培育创新联合体。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所青岛研发中心、北航青岛研究院等9家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产业创新服务平台22个;集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6家。山东能源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机构落户青岛国际创新园。“这些创新力量将为青岛国际创新园‘十四五’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赵敏说。


创新要有体系。青岛国际创新园就是把科技体制与成果转化体系、金融体系、行政体制等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科技创新的发动机,保障“一楼一产业”“一楼一园区”的产业布局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IT企业、电商企业、金融及其他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青岛国际创新园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硬核“资本链条”。青岛国际创新园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50家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占山东省比例超过1/10。


创新在青岛国际创新园产生了“鲶鱼效应”。已入驻园区的企业与创业团队近200家,形成了“初创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让数字技术充分融入实体经济


作为青岛国际创新园的优秀企业,中科曙光提供的高性能服务器,为整个“城市云脑”项目提供了稳定有效的数据支持。顾名思义,“城市云脑”就是让城市像人一样思考,为城市运行提供精细化服务。


“城市云脑”项目是AI应用在助力城市现代化治理方面所做出的一种探索。从5G网络到智慧交通,从智慧园区到智慧商场,大数据的应用已经覆盖到了城市中的方方面面,将真正实现智慧管理、智能管理。


由崂山区政府联合相关企业、高校院所打造的高水平、专业化工业互联网产业服务平台,中科金通工业互联网创新工场采用无轨道、模块化设计,融合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等工业4.0技术,搭建了一条世界先进的智能工厂示范线,设有科技孵化、人才育成、综合运营、金融投资、知识产权交易五大核心功能板块,致力于打造全国第一所中欧工业4.0产业学院以及建设全国第一家以集成商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


中科金通工业互联网创新工场仅是青岛国际创新园“数字技术+实体经济”的一个实例。青岛国际创新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工业互联网、自动化生产线、智能装备、智能家居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技术型数字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的亮点案例。


海尔COSMOPlat获批全国首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平台注册用户3亿,聚合企业380多万家,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青岛国际创新园以青岛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互联化与智能化升级为契机,紧盯数字科技示范应用于传统制造业,加速布局融合型数字经济与服务型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年产业营收规模突破10亿元。


王健高 通 讯 员 梁太宏 崔维兵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