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古代人生修改器 创业人生修改器

精彩内容,尽在“看鉴”!

女士们先生们,请

我今天去输液了

你输了哪种液体?

想念你的夜晚~

(律师函警告)

你觉得我对这笔十亿美元财富的评价是夸大其词还是偏少?

图片来自电影《西虹市首富》

我数不过来。这是王思聪第一次上热搜。但神奇的是,每次王校长在网上引起轰动,他都与此有关。

首先王思聪和他的狗:

图片来源于网络

spacing: 1px;">随后是王思聪吃热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他直接变成甜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王校长极力否认自己当过甜枸,但当甜枸其实已经是他最好的下场了。




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案例。




一次“资本家骚扰良家妇女事件”彻底转为“富二代变甜枸事件”,不但让对金钱深恶痛疾的网络舆论产生了怜悯之心,更让各位打工人对这位“新晋甜枸”倍感亲切。






虽然从“国民老公”变成了“新晋甜枸”,但他也因此躲过了最猛烈的舆论风暴。




当真是靳东听了沉默,翟天临看了流泪。不过,这种营销手段要是被咱们的祖先看到,想必他们都会不屑的说一句:




“就这?”






如果你问我古代有没有舔狗,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但如果你问我古代有没有营销大师,我的答案是:有,而且很有水平!




就比如三千年前,有个70多岁的老头。




70岁之前,老头一心只想创业。既当过屠夫,又开过酒店,就是没有赚过人生的第一桶金。




70岁之后,他悟了,并开始天天去河边钓鱼。你说钓就钓吧,还非得用直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好心提醒他这样钓是钓不到鱼的,他却告诉人家,




“你懂个屁!我这叫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专钓王与侯。”




听起来似乎满是雄心壮志,风高亮节,但老百姓对这句话的反应,大概就是这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了认知矛盾,自然就具备了闲谈价值。凭借着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八卦的热爱,这件事便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长时间,当地就都知道了有个专门用直钩钓鱼的傻老头,好像叫姜什么牙。




老头就这样钓了一年又一年,一直钓到西周青铜器制作有限公司的老板姬昌来到此处招揽人才。




而外地老板来到此处的第一件事,肯定就是要打听打听附近有什么奇人轶事。




结果就打听到了这个直钩钓鱼的姜太公,过去一看,再这么一聊,顿时惊为天人。




从此,姜子牙再也没钓过鱼。






有人靠钓鱼便当上CEO,也有人靠撒币轻松成为文坛巨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人叫吕不韦,一个集绯闻、黑料于一身的男子。




时至今日,人们仍在为他究竟是不是嬴政亲生父亲的问题争论不休。不过今天咱们不聊私生活,就聊炒作。




在那个重农抑商的时代,即使吕不韦通过自己的氪金能力成为秦国丞相,文武百官也仍然觉得他是有臭钱没文化的暴发户。




不过事实证明,flag还是不能乱立的。




因为百官眼中的这位暴发户,竟然出书了……书名还大言不惭的叫什么《吕氏春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还将新书发布会开在了秦朝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咸阳城门口,据说发布会的现场,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最气人的是,这吕不韦也当着众人的面立了一个flag,说谁要是能在自己写的这本书上多添一个字,自己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消息一出,瞬间就登上了秦朝的各大头版头条,谁都知道吕不韦写了这么一本无可增损的奇书,社会地位也是扶摇直上。




有个成语叫做【一字千金】,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文武百官不知道的是,这本《吕氏春秋》其实是吕不韦召集了三千门客共同编写的巨著,自己只是在书上署了个名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人人唾弃的商人到万众敬仰的文坛巨匠,吕不韦仅仅靠撒币就让舆论的风向为己所用,不愧是嬴政的绯闻父……




这种既能洗白自己又能制造热点的营销手段虽然有违道德,但还是挺得民心的,以至于到了现代,也常常有人食吕不韦的牙慧。




▲图片来源于微博




如果古代也有直播带货,那么陈子昂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网红一哥。




因为,他真的太懂直播了!




那年陈子昂23岁,明明几年前还想要做一个闯荡江湖的侠客,如今却突然想考公务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果不出意外的落榜了……




一般我们考试失利,大都会觉得是自己学的不行,而陈子昂不一样,他考试失利,他会觉得是试卷不行。






大概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自信吧……




落第后的陈子昂,非但没有重整旗鼓准备二战,反而花高价买了一把古琴,并@长安城全体成员,说自己是古琴十级,不相信的人,明天都来宣德里验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话一出,顿时在文艺圈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都想听听这古琴十级究竟是个什么水平。




到了第二天,来宣德里听琴的人比去咸阳城门口看吕不韦出书的人还要多出好几倍。




大家洗耳恭听之际,这货竟然把琴给摔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又在众人都没反应过来的瞬间,转头开始推销自己的诗,好在他的诗真的写得不错,否则他可能会被一众爱琴人士打成筛子……




抛开事件本身,你会发现这就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直播作秀。




直播前造噱头、攒人气,直播时有反转、有高潮,甚至在直播后,观众们普遍觉得主播卖的东西,好像还真不错……






自己也出名了,作品也传遍天下了,推广费只是区区一把琴。




什么叫境界?这就叫境界!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炒作这个概念也开始从娱乐圈、文人圈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




鞋可以炒、衣服可以炒、虚拟货币可以炒、甚至连药品都没能逃脱被炒作的命运。




但更可怕的,是炒作容貌。




“你的情敌在整容”、“XX明星四十岁了,但身材也太少女了吧”、“女生就该拥有直角肩”……




▲图片来源于微博




像这样用颜值引导大家焦虑的文章比比皆是,它们像一台显微镜,将你身上的瑕疵放大百倍、千倍。从而让你自卑,轻而易举地掉进他们精心设计的容貌陷阱。




多少人看了这样的文章,跑去做手术,精灵耳、增高颅顶、小腿神经阻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又有多少人因为手术失败而痛不欲生,而促使你走进手术台的,正是所谓的容貌焦虑。




想要克服这种焦虑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我们学会接受。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瑕疵,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




▲图片来源于影视剧《听见她说》




而且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值得沮丧的事情,这世界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他们生在普通的家庭,拥有普通的容貌,过着普通的生活,他们是我,是你,是世界上的每个人。




努力生活、平凡普通,这才是世界最真实的样子。


子曾经曰过:好看的人都在关注微信“看鉴”!


参考资料:


[1] 刘向《说苑·尊贤》


[2] 王少林《姜子牙文化浅谈》


[3] 曾勋《中国哪个朝代商人最容易当官?》


[4] 学习强国《陈子昂》


[5] 汤志鸿《“胡琴”耶?“古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