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东北大学 供应平台,东大就创业直播平台

前不久,东大学子在创新创业方面再获佳绩。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联合开展的“2018全国创业英雄”寻访活动。严进伟荣获“全国创业英雄十强”称号,成为辽宁省唯一十强创业英雄,我校工商管理学院2018届毕业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昊杰博士荣获“全国创业英雄百强”称号;

我校全国创业英雄入围人数与西安交通大学并列全国第一。

“2018全国创业英雄”搜索活动

寻找大学生创业英雄针对的是全日制高校创业者(包括辍学创业者)和普通高校(包括民办和高职院校)五年内毕业的高校创业者。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创业政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促进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选拔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我校学生在2015年、2016年、2018年三次登上百强榜,严金伟是我校第一个登上百强榜的学生。

全国创业英雄十强

全国创业英雄百强

东大的他们缘何获评?

一起看看他们的创业故事吧

严进伟

全国创业英雄十强;辽宁省唯一十强创业英雄

严金伟2018年6月毕业于东北大学金融系。他于2015年3月开始创业。他在辽宁高校创立O2O水果电商第一品牌“家园花园”,获得研究生校友个人天使投资50万元,进驻13所高校,服务学生1万余人;2016年3月,辽宁高校首个无人自助超市品牌“零食盒”成立。基于信用和大数据分析,高校无人零售新模式被沈阳市及高校相关媒体宣传报道,进驻5所高校,月营销金额高达百万元。

现任沈阳东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拥有高校创业咖啡品牌4个,健康轻食品牌1个,直营店6家,加盟店13家,年营业额上千万。现任沈阳东沃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大学生西装的定制。目前,他拥有5家直营店和23家加盟店。现任辽宁东创孵化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获得“全国众创空间”荣誉的东创空间的运营管理工作。

全国网络商务创新与应用大赛国家特别奖

第四届全国领导艺术大赛全国一等奖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

px;">“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


2019年,他获得“全国创业英雄十强”称号


他就是东大创业者


青春梦想的践行者严进伟


牛刀小试,开辟征途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严进伟以他坎坷跌宕的创业之路验证了这句话。2015年3月,大一的他省吃俭用攒下1000块钱,决心追逐梦想,开始创业。他看到校园水果电商的空白,一心服务同学,在东北大学尝试创业并取得成功后,组建了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他积极拓展服务范围,进驻辽宁13所高校,服务学生达万余人次,成为沈阳高校第一批水果电商从业者。


然而这只是严进伟追梦的开始,等待他的是更多的挑战。刚起步时,由于资金紧张,团队成员每天都拎三四个大书包坐公交车到距离15公里远的批发市场进行采购。晚上需要将客户订单送至寝室,回寝时早已熄灯,他便自己总结一天的数据,熬夜通宵也是平常。但同时,深知商学知识对创业者的重要,严进伟白天上课丝毫不敢懈怠。


在别人眼中,严进伟是一个“怪人”,有许多人不理解他,认为创业是“不务正业”。但严进伟始终坚信,既然选择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然而,创业之路却很快陷入了第一个低谷。大学第一次创业,由于盲目扩张,运营管理出现问题,导致运营8个月以后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停止项目。他三天没出门,深刻反思项目失败的原因。


重整旗鼓,二次创业


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在反思沉淀了3个多月后,2016年3月严进伟又开启了第二次创业旅程。吸取以往教训后,他做了合理的模式规划和团队建设。基于对校园无人超市的市场空白,他创立高校自助寝室货架——零食盒子,在沈阳高校掀起新的浪潮。24小时供应及基于无人售卖的信用模式,受到了广大在校生的好评。后期进驻5所高校,寝室服务覆盖率达到68%,最高时月营销额达到百万元级别。


然而运行半年后,各种外在因素导致零食盒子陆续关闭,于是他的第二次创业又以失败告终。这次失败让他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与团队建设是成功的基础,然而外在的政策性因素也同样重要。


再闯战场,苦尽甘来


前几次的失败,给了严进伟无数宝贵的经验,他视之为人生最大的财富。2016年10月,他成立了一家公司,取名东谷,寓意“东方硅谷”,正式迈上公司化经营轨道,并再次获得校友张东康个人天使投资100万元。公司以搭建高校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为主要核心业务,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开始的5人到现在的103人,旗下目前拥有4个自营品牌的创业咖啡:mirotic咖啡、skylark咖啡、426咖啡、1923咖啡,自营门店6家,全国加盟店13家,覆盖十余所高校。


以优质咖啡做媒介,为广大师生提供交流空间。从文创产品、餐饮服务、3d打印技术上作为创新点和突破点。吸引广大科技爱好者,文艺爱好者驻足。此外公司定期举办各类大型的高校沙龙活动,为东北高学术交流,创意交流提供平台。同时,也定期邀请各行业大咖为在校学生提供经验分享。


后来,他瞄准高校服装私人订制市场,2017年9月投资沃克服饰品牌。现拥有自营店5家,全国加盟店23家。该项目也曾被辽宁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先后报道。2018年11月,严进伟接替创始人唐朝成为沃克服饰公司总经理,目前公司已进入融资阶段。他始终相信“达则兼济天下”,只有努力发展,才能帮助更多同学实现自我理想。2018年6月,严进伟成为东创孵化器有限公司合伙人,担任副总经理一职,负责运营旗下国家级众创空间“东创空间”的相关业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成功孵化企业十余家,并荣获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


不忘初心,扬帆起航


饮水思源,秉承初衷,严进伟始终把回馈作为终极理想。作为三家公司的合伙创始人,他始终以“秉承严谨、创新的理念,不忘初心,保持热情”为价值原则,希望能够服务好每一个师生,同时能够尽自己一份力量回报社会。在严进伟心里,每一个强大的人,都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发动机,去影响他人发光发热。目前,公司已赞助高校各类科技比赛十余次,为高校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十余个,累计帮扶1300余人,这一切正是他最初的理想。


目前,“学生企业孵化、学生交流平台搭建、学生生活服务”已经成为公司的三大引擎。以服务广大师生为宗旨,立足辽宁,辐射全国。现和全国多所高校展开合作,他希望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能够使公司成为高校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奉献绵薄之力。


王昊杰


全国创业英雄百强;“互联网+”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王昊杰,现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在读博士,沈阳东博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4年获得考核资格师从王昭东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发表科研论文5篇,申请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学期间,主要从事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开发出国内首套智能真空低压渗碳成套技术装备,相关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7年创办沈阳东博热工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产值已经达到2000多万元,产品得到下游用户的一致认可,在行业内引起高度重视,2018年先后获得“互联网+”、“创青春”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目前,王昊杰团队已经和航发沈阳黎明、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和航发东安发动机、中车等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将通过低压真空渗碳技术突破推动第二、第三代航空发动机轴承、齿轮渗碳钢的市场化批量生产。与此同时,王昊杰的企业还在积极开展真空氮化、梯度热处理等新技术的研究,以实现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排名第一)


“互联网+”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排名第一)


“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排名第一)


“互联网+”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排名第一)


2019年,他获得“全国创业英雄百强”称号


他就是助力航空发动机、


打造国内低压真空渗碳第一品牌的


东大在读博士王昊杰


让国内企业都用得起高端热处理装备


航空发动机轴承,是飞机的关键零部件。发动机的起动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液压系统等主要附件都是由发动机转子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带动的。轴承材料是保证航空发动机安全可靠的基础,轴承的加工工艺特别是热处理工艺则直接影响着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王昊杰,带领着创业团队研发出国内领先的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新工艺,实现了对航空发动机轴承用钢渗层碳化物的精确控制。这一工艺,使高端航空轴承钢获得了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表面硬度、疲劳强度、磨损强度、寿命以及更优异的综合性能。此工艺已得到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的认可。


我国金属渗碳热处理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表面质量不过关和环保压力较大。国外虽然有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价格高昂、技术保密,只有一汽集团、上汽大众等大型企业有实力购买高端热处理设备,而国内16000家左右的热处理企业中,大多数无法负担高昂的进口装备成本。因此,尽早让国内企业都用得起这种装备,成为王昊杰的目标。


打造国内低压真空渗碳第一品牌


攻读博士的第一年,王昊杰就在导师王昭东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对低压真空渗碳成套装备的系统研究。他走访了全国大部分正在使用这一设备的工厂和正在研发这一设备的公司,很快成了各个企业的“熟人”。从原始的认知出发,再到工艺模型的原理,王昊杰在坚持中突破自己,将完整的成套装备设计思路整理出来,开始与企业合作进行生产装配。


在装配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己制定的工艺,王昊杰在摸索中屡败屡战。当实验遇到困境时,只要想到产品研发出来后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产品问题,他就干劲十足,一有时间就去查找国外先进的技术资料,不断修改设计方案,在他和加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让纯国产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成套装备成功问世。


三年多的研发过程,使王昊杰和国内大部分制造真空炉的企业有了交集,很多企业都高薪聘请他做技术顾问,甚至提出给与他股份、邀请他加盟,其中一家上市公司提出要以1000万的价格买断他研发的新型热处理技术。经过几次合作,王昊杰发现,自己对于合作企业的制造质量无法控制,于是他萌生了自己创办企业的想法,想通过自己创业把控产品质量,将自己研发的产品打造成国内低压真空渗碳第一品牌。


面向企业需求,研发更多新技术


2017年6月,王昊杰创立了沈阳东博热工科技有限公司,围绕热处理行业绿色发展,开发低压真空渗碳成套装备。基于王昊杰之前四五年的技术研究和积累,他和团队先后开发出航发轴承和齿轮、机器人RV减速器摆线轮、高铁用高端密封件卡套等关键部件的热处理工艺开发的热处理工艺。


打破国外严格的技术封锁,使这些国外垄断的产品目前都可以实现国内自主制造,并使成本大幅降低,让国外企业完全失去竞争力。


截至2018年底,王昊杰的团队已经完成3000多万的产值。


未来可期


目前,王昊杰团队已经和航发沈阳黎明、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又和航发东安发动机、中车等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将通过低压真空渗碳技术突破推动第二、第三代航空发动机轴承、齿轮渗碳钢的市场化批量生产。与此同时,王昊杰的企业还在积极开展真空氮化、梯度热处理等新技术的研究,以实现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每一次迎难而上,每一次举步维艰


每一次失败,每一次开始


他们都当作追梦路上的风景


可以摔倒,但绝不停下前进的步伐


这是东大创业人的勇敢


百炼成钢,矢志不渝


这是东大创业者的执着


致敬东大创业英雄


追梦路上的风景,注定与众不同!


来源 | 东北大学新闻网


文字 | 王钰慧 徐森 张一多 龚维立


编辑 | 席书燕


责编 | 王延邦 周洛琦 段亚巍


投稿&加入我们 neuxcbtg@163.com


推荐阅读


@师生校友,邀您免费游览张氏帅府,感受东北大学与张学良的旷世情缘!


孜孜弗倦可登堂奥,涓涓不息而成江河 | 追忆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张嗣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