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葛,来自浙江义乌
义乌国际商贸城提前3天开业。本文中的图片是由本报记者葛拍摄的
2月20日,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比往年提前3天开业,开业率80.3%,客流量18.9万人次。
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义乌,共收集了210多万种商品,与21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易。这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新年伊始,义乌依靠最温暖的“就地过年”举措,留住了大批商户和工人,迅速从过年模式切换到复工复产。满载防疫物资、生活用品等货物的“东方快车”从义乌驶往全球,宛如一道道光芒辐射而出,冲破疫情阴霾。
外贸逆势飘红、一柜难求
义乌作为中国出口的晴雨表,由于去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宜信欧洲”在中国和欧洲很难找到柜子,热门航线的订单定在一个月后
义乌国际商贸城多位商户告诉本报记者,去年3-5月欧美订单基本取消或暂停,发往欧美的出货基本停止。去年三四月份,义乌港外曾经排了几公里队的集装箱卡车不见了。当时,港口装运的集装箱卡车只有去年同期的20%左右。
去年6月,一切都开始改变。8月,义乌外贸出口可谓井喷。
“我们90%以上的毛绒玩具都是出口的,主要销往美国和东南亚。去年2月到5月基本没有业务。从6月下旬开始,订单突然回来了。在7月至9月的淡季,订单激增。”义乌国际商贸城一站式玩具运营商庄爱平告诉《华尔街日报》。
庄爱萍,浙江温岭人,在义乌经商24年。她说,去年市场减免了一些租金和税费,让她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感到温暖。
针织行业是义乌的传统支柱产业,可以说已经复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不少针织企业在今年5月份之后就下了订单。
浙江天牌针织有限公司是义乌无缝内衣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维多利亚的秘密、CK等知名品牌的原创设计制造商(ODM)。“公司80%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去年因疫情影响停产近两个月。8月淡季订单突然激增,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7月。去年停产两个月,公司产值与上年持平。今年,公司的目标增长了15%以上。”该公司总经理王金伟告诉《华尔街日报》。
从去年7月开始,义乌港外又出现了长达数公里的长队。据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统计,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974列,发运80392标箱,比上年增长90.2%。
即使“宜信欧洲”的中欧班列运力迅速提升,仍无法满足外贸订单激增带来的货物运输需求。
“宜信欧洲”中欧班列运营平台义乌市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告诉本报记者:“从去年8月份开始,我们就要求所有货运公司提前一个月制定货运计划。10月份,基本就是2020年了。全年的柜子都订满了,一些热门航线的运单至少要等一个月。”
“现在可以说‘一柜难求’,但我们会优先运送防疫物资、国外急需物品、生活用品、特殊节日用品等。这也是对全球抗疫的贡献。”冯对说道。
font-size:15px;">在年初开局不利的情况下,义乌凭借去年6月以后的强势表现,实现了外贸数据的逆势飘红。义乌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129.5亿元,较上年增长5.4%,进出口额占浙江省总额的9.3%。其中,出口3006.2亿元,增长4.8%,占全省出口额的11.9%;进口123.3亿元,增长23.4%,占全省进口额的1.4%。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东方快车”新春不停
今年,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多地政府号召“就地过年”。义乌推出了被新华社评点为教科书级的暖政:除了常规的物资供给与便民服务,留义过年人员还将享受春节消费券、20G免费流量、免费观看文艺演出、免费逛景区、健康体检五折等多重福利,留义人员子女还能免费参加冬令营活动,正常营业的餐饮单位、便利店、快递网点等都能领取补贴。

大年初二,天派针织的产能已经恢复平时的70%
当地公司还纷纷推出各自的“就地过年”举措。天派针织近2000名员工中超90%为外省员工,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下,该公司对选择留厂过年的员工,从农历十二月廿七至正月初七,发放2-3倍工资外;年三十和初一加班的员工,除3倍工资外还可额外获得每天1000元补贴。
“往年员工都要过元宵才能返回,今年想不到有超过70%的员工留厂过年,我们在除夕举行了一场‘在浙挺好,义起过年‘的公司春节联欢会,节目都是员工编排的,并在网上直播,让员工在远方的家人也能在线收看,这个直播竟然有15万的点击量。当晚我们还安排了160桌的年夜饭,现场额外发了近百万元的红包和礼品。”天派针织总经理王晋围向澎湃新闻透露。
义乌市人社局副局长、留义专班综合工作协调人金昭非告诉澎湃新闻,往年留在义乌过年的非义乌籍人员约有15万人,今年达到了54.3万人。
据义乌市商务局统计,从年三十截至年初七中午,义乌消费券已核销超7100万元,直接带动销售超2亿元。义乌市重点监测的商超和综合体在春节期间累计接待客流102.9万人次,同比增长172%。
对于义乌政府而言,号召“就地过年”更大意义在于能在新年伊始迅速复工复产。
今年新春,义乌这辆开往世界的“东方快车”没有停歇过。
今年春节假期,浙江义乌、金华两地“义新欧”中欧班列共开行27列,发送2706标准箱。其中2月17日开行10列,创单日开行列数历史新高。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货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按往年惯例,“义新欧”中欧班列在春节停运,一般到正月十五陆续恢复。今年春节,为保障假期国际物流通道畅通,将防疫物资、汽车零部件、日用百货等顺利运出,铁路部门做到应运尽运、全力保障。
“不打烊”的还有电商。2月11日-17日,义乌35个电商园区全部照常营业,许多电商主播在春节期间不间断直播。春节假期7天,义乌快递业务量2078.75万件,有300多个网点正常营业,有4000多名一线业务员坚守岗位。
“我们公司的主播从除夕到现在一直在直播带货,假期卖了几十万元的饰品。”义乌市物语饰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袁宝贞告诉澎湃新闻,去年5月开始,公司尝试通过主播带货形式进行电商销售,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该公司随后招募培养了自己的主播,目前已建立运营4个独立直播间。“去年公司销售额达4000万元,较前年上升60%,今年的销售目标是突破5000万元。”
袁宝贞来自江西新余,她在义乌已打拼12年,只有去年和今年没有回家过年。“去年是回不去,今年是不回去,虽然都是不回家过年但心情不同,今年过得非常充实,基本上工作没停过。”
“往年元宵后公司产能恢复70%,今年年初二,产能就恢复到70%,目前已超80%。”王晋围算了一笔账,虽然今年春节公司向员工发放红包、三倍工资等一千余万元,大大超过往年,但每个留义乌过年的员工增收5000余元,公司产能迅速恢复,既能早完成订单,又在响应“留地过年”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笔大账怎么算都划算。
提前开市、赴外招工谋主动
2月20日,义乌国际商贸城比往年提前3天开业。

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市首日,开门率达80.3%,客流量达18.9万人次
“海外市场需求高企,我们有责任补齐全球小商品供应链。市场非义乌籍从业人员有4.2万人,今年有2.66万人春节留在义乌,留义率达到63%,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他们迫切的开市要求。”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集团去年新打造的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Chinagoods”在春节期间正常营业,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未开业的不足。
刚开市,小不点玩具运营商庄爱萍就收到了开市首单。“一个墨西哥熟客给我打了5万美元订金,他在微信聊天里说给我一个‘开门红’,我们已经贸易往来十多年。”庄爱萍说,其实在春节假期里,实体摊位虽然没有开,但已有哥伦比亚、马来西亚等地的客户下了5个订单。
澎湃新闻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访时,碰到了来自伊朗的大山正在市场上采购,26岁的他能说流利的中文,2014年他在武汉念书,2年多前到义乌经商。他的家人在伊朗、阿联酋等从事装饰品、玩具和电子屏等贸易,这次他在帮家人寻找装饰品和玩具的货源。
“我们积极响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在外贸发展态势良好的情况下,集团开年之初将招引采购商的重点放在国内招引上。正月初五,集团就组织15支招商小分队前往江苏,安徽,福建等五省十五地,招引专业采购商来义乌选购货源,开市当天共招引了4000名专业采购商。”商城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
2月20日开市首日,国际商贸城开门率达80.3%,客流量达18.9万人次。
要迅速复工复产取得“开门红”,用工保障非常重要,义乌相关部门梳理发现节后不少行业存在用工缺口,以义乌目前大力发展的光伏光电产业为例,节后用工缺口超过7000人。
“我们有订单、有设备,唯独缺少缝纫工,初步估算用工缺口超过500人。”天派针织总经理王晋围说。
义乌人才集团总经理王晨告诉澎湃新闻,从去年10月开始,他们就与多个劳动力输出密集省份的166个劳务协作地区进行了对接,积极争取当地有外出就业意向的人力资源前往义乌。大年初三,义乌就成立首批10个赴外招工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科级领导带队。2月16日,由义乌市30多名政府工作人员和近百名企业相关负责人组成的10个赴外招工小组分头前往豫贵皖等6个劳动力输出相对集中的省份。
2月20日傍晚,载着547人的首趟义乌用工专列从贵州锦屏抵达义乌火车站,这些员工将前往多家用工需求迫切的企业。
责任编辑:谢春雷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