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陈婷
长桌上有两排长长的奖项: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先进个人,中国关爱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司法部、中央社会保障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表彰的先进个人,以及“全国教育系统关爱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四川省关爱明天十大“五老”提名的先进个人.
17年前,彭开始了他在事业上的第二次创业。他接手的华英教育局新一届工作委员会,成立近6年,至今仍处于“零起点”状态。
“老公有野心,又老又壮!”通过制作联系卡、参加生日聚会等休闲聚会,彭把身边的一些老同志、老朋友从麻将桌、花园椅上拉下来,组建了德育报告组、关爱工作组、家庭教育讲师团、娱乐宣传组、法制宣传组、心理健康咨询站等6支上千人的志愿者队伍。
“华英有2.3万名留守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4%,部分农村学校的留守学生比例高达60%。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做到这一点很重要。”做了30年的教育家,彭是最关心的留守儿童。
2005年,彭首次组织“大手牵手”活动,号召全市离退休干部教师积极关爱留守学生。经过艰苦努力,确定了近3000对“一帮一”关爱帮扶对子,在县级建立了20个“留守学生之家”,近2000名农民工子女入学。
在彭的不懈努力下,华蓥市38所公办、民办学校建立健全了工委组织机构。他经常深入学校和群众,组织开展了留守学生、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安全事故情况调查。这些研究成果有效提高了党委政府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多年来,彭与五位老志愿者一起,针对留守学生孤独、孤僻、易怒、攻击性等心理问题,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坚持青少年法治教育,先后在华蓥看守所、洋河革命烈士纪念碑、华蓥山广场建立“未成年人警示教育基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我赞美祖国”“清明节祭祀英雄豪杰”“美好生活劳动创造”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心灯”越来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