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b手续费,创业板费用和上证一样吗

屈|文

大牛市来了,指数基金是懒人投资神器。

市场上最著名的“宽基指数”包括上证50、沪深300、沪深500、创业板指数等。

指数基金的优势在于持股透明,所见即所得。

以上证50指数为例。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平安、招商银行、贵州茅台、兴业银行、伊利等。堪称“白马股集中营”。其中,金融业占比超过50%。

宽基指数行业多,操作难度系数低,最适合小白。

对比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两市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300只股票,囊括了a股盈利能力最强的所有公司,几乎是市场趋势的标尺。

相当于“精选沪深300指数”的上证50指数,是从白马中再次挑选出来的一匹白马。

沪深500指数是a股剔除被视为中小股大本营的沪深300指数后,总市值排名前500的股票。

成长型企业市场是指具有爆发力强但稳定性弱的特点,如同硬币的两面。

因此,很多投资者配置的指数组合是沪深300指数的沪深500指数或上交所50指数的创业板指数,相关性较低,荤素搭配.

哪家强

哪个是最强的宽基指数?最简单粗暴的指标:谁够便宜?

毫无疑问,上证50的平均市盈率是9.8倍,是最低的。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仍为54倍,最高。市盈率指标也是如此。

原因很简单。市值过千亿的蓝筹股市场尽收眼底,每一个都被十几个卖方分析师覆盖,定价合理。

style="font-size:15px;">股票的估值P=市盈率PE*每股盈余EPS


因此,业绩增速同样重要。以去年三季报衡量,从沪深300指数到创业板指,营收增速相仿,都在11-12%区间。


净利润增速就有所分野了。


创业板的平均净利润增速同比下滑6.16%,中证500指数勉强维持在盈亏平衡之上,而上证50和沪深300依然保持着10%左右的利润增速。


可见,经济下行压力下,大盘蓝筹抗风险属性更强。


接下来,观察指数波动率和指数回撤指标。


沪深300和上证50的波动率都在17%上下,而越是小盘股,波动率越高,中证500、创业板指的波动率各上行了3、7个百分点。


创业板指的3年区间最大回撤曾接近50%。当然,反弹时,弹性也更好。


上证50指数的冲劲没有那么大,下行空间也有限,最大回撤28%。


如果以人为类比,上证50就有点像那种大型金融/互联网机构里的上班族。很稳当,涨的时候,他不如那些创业者的超额收益,但是跌的时候,跌幅也比旁人小些。


2018年度,中证500跌幅最深,-33.32%。上证50跌幅最浅,-19.83%。



长跑选手


单只基金来看,我们选取基金规模5.8亿的博时上证50ETF(二级市场交易代码:510710,申购赎回代码:510711)作为样本。


以5年时间为计,沪深300指数跑赢上证指数,而博时上证50ETF又妥妥地跑赢沪深300指数。


分阶段而言,博时上证50ETF的优势是胜在长跑。时间越久远,跑赢概率越大。


作为被动型指数基金,最核心的技术指标是费率跟踪误差,就好像丈母娘考察未来女婿的人品和潜力一样。


博时上证50ETF的管理费+托管费,仅0.4%,业内最低。对比一下,最早的一只华夏上证50ETF,费率是0.6%。ETF在场内交易,是免印花税的。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费率,蚊子腿也是肉。


而博时上证50ETF的跟踪误差是0.05%,远小于同类平均,拟合度高。


2017年“漂亮50”行情中,博时上证50ETF涨幅30.41%,同期上证50涨幅25.08%。2018年熊市中,该基金跌幅17.38%,同期上证50跌幅19.83%。


涨得快跌得慢,源自于基金“打新”的额外收益。



没有短板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博时基金,我觉得是“没有短板”。


近年来势头很猛,2018年规模业内第二,较易方达略低一点。


去年,我去深圳访问过博时基金,最震撼的是,核心投资管理层极为稳定,每一位自我介绍时,动辄在公司待满了十几年二十年。


就像博时上证50ETF的基金经理赵云阳,具有16年从业经历,其中在博时基金的任职经历也在10年左右。


作为“老十家”的博时基金,常年保持在第一梯队,股债货币齐头并进,又后劲十足,或许这就是背后的原因。


如果你是“以大为美”的稳健投资者,那么,可以考虑上证50指数作为配置工具。



金融圈女神经

有趣的严肃新闻


关注金融、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