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后再找工作简历怎么写,自主创业失败简历描述

目前我和老赵哥在公司独立,他29年退休。上次去现场,带回了厚厚一摞简历。回来后递给老赵哥说:“你看,能挖出多少,能用多少?”我有期待和憧憬的想法和感受,因为老赵是最后能做决定,决定要谁的人。

在此之前,我又看了一遍,大致了解了一下。老赵查的时候,他不看我又看了一遍,节前我又看了一遍。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当人们带着期待而来时,我们能解决什么?我还告诉老赵,我该怎么办?老赵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想为这些独立的人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从哪里开始呢?

一、从翻阅简历和现场交流情况看,有几个共同点

,我们一个一个聊。

一是年龄跨度大,过了求职的黄金期

最年长的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50多岁;最小的一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36岁。这些年龄在36岁到51岁之间,已经过了最佳求职期。很多企业卡在35岁以下。因此,他们大多被挡在求职的门外,但他们都很热情,心态很好。

二是毕业名校多,专业精而杂且难匹配

从教育经历来看,很多都是“985”、“211”毕业的,比如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硕士、博士)、军医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东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地方院校。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指挥、通信、电子、临床、物流、装备等专业,但很难与企业相匹配。

三是学层次高,学科专业通用性不强

在这些简历中,三分之二是本科生,三分之一是硕士和博士。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战略、指挥、兵役、管理、医学都有硕士和博士。这些学科在本地公司、企业、院校都很难用,平台少,就业机会少,就业难。

特别是

四是期望过高,很难和自己的预期和解

,对工作Z和等待Y、工作时间和工作距离有很高的期望。回归社会、回归地方,除了东南沿海、江浙一带,北至广州、深圳,其他地区的劳动者人数可能是一半甚至不到一半。有些人可能想找一个工作少,挣Q,离家近的单位,基本不是这样。所以,有时候期望太高,期望没有达到,就会出现心理落差,可能会陷入僵持,说服不了自己,但也抱着自己,自己站着,感情上不认同自己,不与自己和解。

p://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276e44ed116431ea69b91ad86148a8e" />

其他的一些特点不再罗列。


二、如何解决问题矛盾

我与老赵大哥交流了很多次,怎么办?30万我们解决不了,但是手里这些人怎么办?得给人家个回音。商议后先这样干。


一是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每个人都打一个电话,再完善一下个人的相关信息,同时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群,有与其岗位职位相匹配时及时告诉大家,自己对照标准条件,自己去联系就可以了。


二是与企业深化合作,放宽标准条件

再进一步与企业沟通,不但用退役的士兵,还要放宽退役军官的上岗条件,尤其是年龄。企业招聘一些年轻的退役者,但是也要提供一些适合自主择业军官的岗位。因为他们能力素质并不差,也得给他们机会。这样的合作才能走的更远,也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利国、利民、利企业。


三是调整心态,降低预期

退役的战友,尤其是自主择业的,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就重新归“0”,不要再留恋过去,就不躺在功劳薄上了。


披上吃苦耐劳、所向披靡的“战衣”,继续来几个“赛跑”,无论是“长跑马拉松”,还是“百米冲刺”,咱先拉出来试试。


赚不了Q,咱还能学点知识,学不了知识咱还赚个经验,学不到经验,至少还有个经历。总之先出来,先就业、再说择业的事,时机成熟再唠创业的问题。



如果您有好的方法,请在留言区分享,让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自主择业人的就业创业问题。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或者您的亲戚朋友有入伍从军的需要帮助的,我愿为您提供对策建议,愿意分享我的经验给您。需要找工作的,我们也是免费推荐的。关注@退役者 可以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