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女性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多孕妈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产后恢复。因此,许多所谓的产后恢复项目变得炙手可热。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骨盆修复。那么到底什么是骨盆修复呢?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骨盆修复?骨盆怎么修复?今天,边肖就给大家一次性解释一下。
一、什么是骨盆修复
“骨盆修复”这个词通常出现在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圈子里。因为有些人在生产后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拍骨盆的x光片,然后发现自己的骨盆中间有一条“缝”,两边的骨头没有连接在一起,于是有人告诉她,这是因为生完孩子骨头“裂开”了,需要迅速“恢复原状”,于是产后骨盆修复应运而生。
其实这个缝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结缔组织结构——耻骨联合,但是和其他肌肉一样,在x光片上是看不到的。
所以既然是正常结构,就不需要修复了?不能这么绝对的说。在某些情况下,它仍然需要修复。无论是否需要骨盆修复,首先要了解耻骨联合分离或松弛的原因。
二、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
1、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松弛素水平变化
孕妇怀孕时,体内孕酮水平升高,会出现生理性骨盆韧带松弛。适当扩大耻骨联合实际上有利于胎儿阴道分娩。是否需要骨盆修复要看情况。
2、胎儿情况
胎儿会在肚子里逐渐长大,孕妇的重心会慢慢前移,导致骨盆压力增大。此外,胎儿较大、难产、突然分娩、下肢过度外展、产妇腹压过大等都可能导致骨盆耻骨联合分离。
3、生育次数
第一胎和多胎是导致耻骨联合分离的高危因素,所以这个群体也是骨盆修复项目的重点。
4、骨盆疾病史
有些人没有生育的经验,也会出现耻骨联合分离。这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或骨盆损伤,这些人需要骨盆修复。
女性正常耻骨联合间隙约为4~6 mm,孕期可增加2~3 mm。超过10 mm时,定义为耻骨联合分离,可能引起不适。所以,产后的妈妈们,骨盆中间有一条缝隙是正常的,如果骨盆中间的缝隙超过10毫米,有不良的反应,才需要进行骨盆修复。
三、如何进行骨盆修复?
部分女性耻骨联合松弛分离,需要立即进行骨盆修复。其实有些人产后两三个月左右就能摆脱耻骨联合的分离或松弛。如果确实出现不适,不建议盲目相信各种偏方、骨盆带、按摩等所谓的骨盆修复方法,应该去医院做骨盆检查,寻求正确的骨盆修复方法。
有些是骨盆修复的保守治疗,如距离小于4毫米,卧床耻骨联合分离、侧卧位硬床和适当运动。
如果大于4毫米,和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具体来说,骨盆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修复。
这里大家应该基本清楚了,边肖也给大家总结一下:1。骨盆中间有一条“缝”,不是生产造成的;2.只有当骨盆中间间隙超过10 mm并有不良反应时,才需要进行骨盆修复;3.符合修复标准的妈妈如果不急着去医院,最好选择去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