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历程 创业者心态

3月12日,珠海高新区召开政策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发布的《珠海高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从人才服务、政策支持等方面集中资源,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日前,南都珠中江产经工作室就行业和产业发展情况采访了宝来特集团营销体系副总经理赵岩。作为珠海高新区医药产业的代表企业,在这一新政策的支持下,宝来特集团必将加速新一轮的发展。赵岩表示,除了继续发展目前的血液净化领域,在下一阶段,宝来特的战略将放在四个领域:血浆治疗、血管通路、紧急急救、IoT和AI。33岁的赵岩毕业于多伦多大学,2013年正式加入波拉特,从事营销、血液净化和战略规划工作。在这次采访中,他还介绍了波拉特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自己对这个行业发展的看法。

谈论新政

有助于培育珠海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品牌

南都:作为关联企业,如何看待和评价高新区最近发布的 《珠海高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

燕兆:,珠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优势和潜力,重点突破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产业等领域。如今,珠海高新区的利好政策有利于培育珠海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品牌,打造产业发展新增长极。作为伴随珠海高新区成长的企业,宝来特也将集聚优势资源,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谈论未来

将有四个战略方向

南都:下一个阶段,在产业发展方面,宝莱特会有哪些新布局?

十年来,燕兆:一直在进行产业整合和产业布局。目前产业布局阶段已经完成。随着2020年完成对康军医疗的收购,宝来特掌握了血液透析产业链的全部关键技术,达到了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并量产的水平。下一阶段是波拉特全面占领市场、打造品牌、获得回报的时期。扩大对现有有优势的成熟产品和市场的投入,通过营销渠道建设、专业临床服务和各大标杆医院的进驻,实现品牌的实现,把现有的优势护城河建得更高。此外,开发新的领域布局也是重中之重。等离子治疗、血管通路、急救、IoT、AI都是我们未来布局要打造的新兴领域和领域,比如等离子。治疗,这个领域还没有看到它的天花板;比如急诊科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领域,也是一个常年进口巨头开发的领域。基本上进口品牌占了产品的80%以上,无论是种类、覆盖面、使用量、保有量,这都比较符合接下来的国产替代策略。

新的技术方向以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是未来的重要策略。IoT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确的技术趋势,无论是监护仪、血透机还是其他大型设备,这些设备都已经具备了IoT模块。具体应用方面,比如腹痛是国内的治疗场景,但腹肌物联网的应用是一大亮点。医院以前让病人回家做腹部透析,但是不知道病人的情况,所以现在有了连接物联网的腹肌,医院科室有了中心站,医生就可以知道病人的治疗情况。总的来说,波莱特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和“激进主义者”。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深化了它的优势,与时俱进,开拓了它的布局。

谈谈你自己

在医疗行业有使命感

南都: 谈谈你加入宝莱特的历程?

strong>燕兆:我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计算机和工程方向,毕业后做的也都是技术岗位,比如在AMD做过研发。2012年底决定回国,2013年正式加入宝莱特。回国加入到宝莱特后,我一开始参与的公司的一些并购项目,通过这个岗位,可以快速去了解整个行业的情况,跟整个产业链的人打交道。德国产营研基地是我主导的,前期的商务谈判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也在德国从头到尾跟进了各方的谈判,这个过程也克服了不少难以估量的困难,看到后来基地建设、投产,我都很感动,这是我在宝莱特第一件系统化完成的项目。


刚回国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医疗行业节奏真的很慢。我原来在做产品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周期是6个月,然后3个月基本上把东西基本上做完了,然后再过几个月这个产品就淘汰了,2年的时间里我产品已经做了5代了。而医疗行业完全不同,这个行业有自己独特的节奏,他不会受到外部的太大的一些影响,比如说像血液净化,有疫情了,大家不工作了,可能消费电子就受到很大冲击,但医疗不会停。


现在,我对医疗行业的节奏运筹帷幄了。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来做一些新事情的一代人,父辈们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开荒者”,我的父亲一直坚持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宝莱特一路的发展也被植入了这样脚踏实地的基因,所以宝莱特28年来的积淀和现在的发展, 是我的父亲他们这代人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耕耘换来的,代表了民族品牌的优秀根基,对于我们“第二代医械人“来说,是要思考如何依靠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手段,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是去突破和创造,并非是”守“。因为这个行业在发展,国家发展这么快,不进则退,必须要去创造新的价值,继续去搏。在宝莱特,我始终是一种创业和创造价值的心态,这让我时刻保持一鼓作气的状态。


南都:你父亲是公司的创始人,如何看待你身上“企二代”的标签?


燕兆:这个身份会给你好处,也就必然有坏处,而且你没得选。可能你是二代,有些人不愿意跟你说真话,他们对你有什么意见,对你的工作不满,可能就不会表现出来。没人帮你指出问题,早期的时候这些情况就会让你自己的价值判断产生误区。要随着你对整个运作熟悉了,就渐渐认得清是非了,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好。第二个就是难以证明自己的心理压力。一件事,你做成了,别人可能会说,因为你是二代;如果你没做成,别人又会说,都给了你这么多资源了,还是做不成对吧?


但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蛰伏和磨炼的过程。因为我以前是个工程师,这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行业,我反而能够化解。在我的母校多伦多大学的工程师协会,每个学生毕业了以后,最后都要戴一个铁制的戒指,戴在你的工作的手上。这个传统来源于一次事故,因为一位工程师造桥时失误,导致坍塌。后来就把铁桥的铁就做成了戒指,发给了那一年毕业的所有的工程师,让他们记住这个事情——把事情做好是应该的,没人表扬;但做不好,就能就要付出人命的代价。戴铁戒指也就成为了工程系的一个传统。


所以,其实工程师的状态,就跟二代的感觉是很像的。就是说,你做了很多的事情,别人觉得是理所应当的,然后你做坏了一点点,别人就觉得你这个不行。对于这种现实,你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必太过于介怀,专心做好自己的事,这个所谓的身份,反而是我鞭策自己的动力,因为我的父亲已经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里的“学者“,在他的带领下,宝莱特在2020年实现了质的飞跃,他即是我在这个行业的导师,也是我需要去追赶的目标。


位于珠海金鼎的宝莱特血液净化产业基地


南都:你如何看待自己现在从事的这个行业?


燕兆:我觉得这个行业还是挺有魅力的。当然因为原来我早期我也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框说,我必须要做IT,所以我觉得从一个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看,那肯定是在我父亲创造的平台上,继续发挥我创造价值的能力,获得的成就可能是最大的。


医疗行业也是一个很有使命感的一个领域。至少我知道,我做的这个东西以后会对病人有帮助。比如我们的血透,以前中国人的平均血透寿命是两年,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在中国最长的做血透的还活着的,可能有30年,相当于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这个病就已经不是一个死亡通知书了。


始终把救人作为企业的使命,为全球患者守护健康,是我父亲创立宝莱特的初衷,亦是我在医疗器械行业不变的信念。


人物档案:


燕兆


男 33岁硕士学位


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


现担任: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系统副总经理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系统血液净化销售总监


衔接:


总部位于珠海的宝莱特主营业务有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主要涵盖健康监测和肾科医疗两大业务板,2013年正式布局血液透析全产业链。2017年,宝莱特在德国创立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建设血液透析器德国研发生产基地,并以德国基地为中心,建设辐射欧盟市场的销售网络,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德国研发、生产的血液透析企业。2020年11月20日,宝莱特集团血液净化产业基地也在珠海高新区正式破土动工。


采写:南都珠中江产经工作室


记者朱鹏景 实习生胡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