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我省各地都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历史来看,他们实现了初心,汲取了力量,采取了不等时、分秒必争的行动,夯实了民生基础,让更多人稳定就业,实现了创业梦想,鼓起了幸福口袋。
精准对接优化公共服务
万物复苏,“春风”再次升起,吹遍大街小巷,温暖人心。
3月21日,在2021年长治市“春风行动”大型现场招聘会上,来自省内外的200多家招聘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岗位。
招聘会上,上党区陈龙与山西康博人才就业服务有限公司员工就培训、护照、体检、签证、劳务费、差旅费、工资等事宜进行了详细沟通。他说:“我自学了日语,希望去日本丰田从事机械加工业务。”此前,通过朋友和各种渠道,陈龙对日本劳动力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他希望借助这次招聘会的春风走出去,到日本工作。
3月9日,在忻州古城广场前,忻州市妇联借助“忻州市、区两级春风行动暨2021年省外劳务输出大型招聘会”,专门设立“女性专用招聘区”,为用人单位和女性求职者搭建了优质高效的就业招聘平台。约3000名女性求职者现场登记,达成就业意向。
“这个区域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真的很棒。我以前在其他地方工作过。这次我来到招聘会,在我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可以照顾孩子,有固定的收入,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现场求职的李秋香说。
线下招聘完美结束,线上招聘没有结束。
打开“忻州市网上官微”,“春风行动招聘会”还将继续。招聘会页面显示,共有43,623人参加,145家企业参加,688个工作岗位,17,690名招聘人员.这些数字每天都在变化。
忻州市在线负责人李杰辉说,在忻州市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他们专门在忻州市在线官网、忻州市在线官微、忻州招聘网官微等平台上设置招聘会入口,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线上沟通桥梁。求职者登录后,无需注册即可找到所有已注册雇主的招聘信息。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忻州市妇联、忻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以更高的热情、更脚踏实地的态度,齐心协力,树立了争创第一的意识,以“小切口、精准发力、效果好”为标准,编织了覆盖面广、层次多的就业帮扶网络,真正把实惠送到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心坎上。
提升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杜.杜.用户正忙,请稍后再拨。”3月27日,记者多次致电在太原值班的刘艳萍预约采访,但他始终没有打电话。
那天13点左右,刘艳萍的电话终于接通了。“我正在进入家庭,我的手机已经静音。”刘艳萍说。
44岁的刘艳萍是一个新月和催乳素。“去年年底,我通过忻州市康乐居家政参加了北京西府天使的催乳素培训,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催乳素证书’。现在我的技能和水平都好多了,一个月收入7000元左右。”说起这份工作,刘艳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女人有工作,一个与社会有关,另一个与家庭有关."忻州市妇联主席邢玉华表示,忻州市妇联应该是妇女姐妹的“家”。“我们搭建女性创业就业培训基地,依托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分享、面对面座谈等活动。通过组织、培训、许可、就业和服务的“一站式”服务,我们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晋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调动起来的积极性转化为实际行动,成立了“人人有证、技能社会”建设专班。聚焦我省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晋城市50亿级产业集群,督促企业开展在职职工培训、企业转岗培训、企业新学徒培训、以工代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制定技能人才评价和促进就业相关政策,完善职业标准体系,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推动省内外和境外就业优惠政策落实,重点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助力稳定就业水平。
作为一家致力于提升职业技能、培养各领域现代物流服务人才的大型教学培训机构,晋城翔达职业培训学校副校长王进方告诉记者:“3
月份以来,我们已按照要求完成了300多名、多个专业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学员和用工单位的反馈都非常好。下一步,我们将对照标准要求,切实在转型、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不断培养出更多专业过硬的高水准工匠。”细化政策 扶持自主创业
学党史,学的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坚持人民立场的初心与使命,学的是要始终心系人民,驰而不息地维护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晋城市人社局局长马阳光表示,今年以来,晋城市紧盯劳务输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提升服务水平,拓宽就业渠道,持续引导广大脱贫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增收致富。
从1月至今,晋城市已组织省外劳务输出7517人,完成一季度既定目标7580人的99.17%。
在长治,创办已有5年的长治市中诚禾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葵花籽口碑一直不错。“当家人”崔荷英想着把企业做大、打开全国市场,却因为缺少资金发了愁。得知可以申领创业担保贷款,3月21日上午,崔荷英赶忙前往市人社局,不到半小时就办好了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的所有手续。“感谢政府支持我们小企业发展,这笔资金来得太及时了!”崔荷英激动地说。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长治市人社部门主动作为,对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进行修订,将劳动年龄以内,个人信用记录良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自主创业农民、个体等形式创业(包含网络创业)的其他城乡劳动者,以及满足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全部纳入创业担保贷款对象范围,鼓励和扶持各类群体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截至目前,长治市已审核发放216笔创业担保贷款,涉及餐饮、医药、装潢、家电等行业,共发放3007.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带动612人成功就业。
本报记者郑娜 李家鸣 王天晓
(责编:李琳、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