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园长创业故事

楚天都市报3月6日讯(记者王荣海)疫情得到封控,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阳光残疾人之家23名“智障儿童”无法上学。77岁的退休副教授毛应均是该校校长,他建立了一个微信之家,每天远程为“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每天到小组汇报,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毛应均已经77岁了。退休前是江汉大学医学院副教授。2013年起任劳动街阳光残疾人之家主任。公园从最初的7个“孩子”增加到现在的23人。在阳光之家,智障人士学习绘画、拍手、庇护劳动和康复训练。

说起《阳光之家》中的“孩子们”,毛应均充满了爱。这些学生都不年轻了,年龄最大的已经60岁了,但在毛眼里,他们都是“孩子”。

自武汉实施封控以来,毛应均就建立了微信家园,要求学生在网上报告安全情况。毛应均和几位志愿者老师每天在微信群里讲解防疫知识,提醒学生多喝开水、勤洗手,教他们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进行心理疏导,播放正能量视频,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提高适应能力。

虽然呆在家里,但学生们并没有中断学习,有的还帮父母做家务。33岁的学生韩旭住在老东街华辉社区。在阳光之家,毛应均和武汉歌剧院的退休教师经常指导他演奏乐器。疫情期间他待在家里,也没闲着,每天抽出时间学习乐器。和韩旭一样,学生徐璐在家里每天坚持练习萨克斯。学生姚鑫奥在家学习烹饪。看到孩子越来越懂事,父母也很欣慰。

毛应均介绍,到目前为止,阳光残疾人之家的师生和家长都没有感染过新冠肺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