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创业表达。
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自主创业的行列。但有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仍不足2%,成功率不足10%。更何况,毕业后,60%以上的创业者会在三年后“重返工薪家庭”。
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基数扩大,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势必会有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创业行列。这是大多数人公认的事实,尤其是没有经验的大学生。那么,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呢?创业成功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什么样的大学生在创业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践踏而可怜你,因为人们不会看到你,所以我想成为一棵大树。”何景刚踏入西南林业大学时,就下定决心,大学四年不浪费。
为了当“大树”,何静加入了学生会。为了组织学校组织的辩论赛,何静主动承担了拉赞助的“麻烦工作”,“脑子一片空白,每天晚上睡不着,不停地计划着办企业”。两个月后,何晶不仅拿到了一万多元的赞助费,还积累了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
大三时,何静担任学生会主席。这个平台让他认识了学校里各行各业的人。有了眼光和人脉,何晶开始从街头小贩那里卖u盘创业。
5年后,何晶的公司已经拥有7家数字连锁店,去年11月11日开业的天猫普洱茶店销售额240万元,稳居天猫普洱茶原创品牌第一。
据记者采访,何晶属于“执着善变”的创业型。何静告诉记者,他毕业4年为了不急于找工作,走上了创业之路,他的创业经历也为他的创业性格做了注脚。据Inno Angel基金总经理王晟介绍,有些企业家是天生的,比如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脸书的扎克伯格、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等等。“创业成功不一定和社会经验成正比,而是取决于自我成长能力。认清现实,做正确的事很重要。”
广西人才市场职业指导师李林认为,大学生创业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带动他人就业。国家政策鼓励有抱负、有能力的大学生创业,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创业。大学生创业前,首先要做好吃苦准备,充分预测自己在创业过程中会面临的各种困难,能够承受创业失败带来的打击。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张认为,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能,中心会在观察后建议不适合创业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有创业潜力的学生和团队,中心不会轻易放弃。
“失败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适合创业。或许他们在创业方向、市场开拓、团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给他们另一只手,他们可能会成功。”张对说道。
哪里可以找到资金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企业家最缺什么时,大多数企业家都会回答:资本。
王琦很幸运获得了资金。2007年7月,王琦进入东湖新技术创业园区创业街
“大学生创业时,最好进入一些企业孵化器和企业托儿所。这些创业基地将为大学生创业的各个阶段提供咨询和帮助。”王琦说,当他得知自己真的能拿到100万元时,他真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东湖创业中心总经理邓坦言,支持创业的体制机制相对更灵活。
px;">“经过评估筛选后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会首先进入中心的大学生创业特区, 在这里我们会给予他们投资和服务关注, 随后约80%的企业会成长进入孵化器。” 邓元兵告诉记者, “我们会全程给创业企业提供物业、 融资、 项目申报、 政策支持、 市场接入等服务。 由于全程跟进, 我们对在孵企业的成长性会更加了解。”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常青大学生创业基地里, 储伟伟正忙着给淘宝上的买家发货, 经营体育器材的储伟伟最近成了创业基地里的名人, 前不久 《人民日报》 还对他进行了采访, 但现在储伟伟仍在为资金发愁。
“业务量越来越大, 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储伟伟说, 前不久, 他听到人社部新闻发言人讲到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 将现行的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 从实体创业延伸到网络创业”,这让储伟伟开始兴奋, “网店也能申请到贷款了,看来会有更多的政策惠及网店。”
“将创业纳入就业工作的总体布局, 就业和创业并举, 这确实是就业工作总格局的重要变化, 是十八大提出新时期的重要方针, 这个方针中的亮点是把鼓励创业写入了就业方针。” 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而当鼓励创业成为就业方针之时, 大学生创业要做的就应是尽可能多地利用国家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优惠政策,这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也如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 研究员张车伟告诉记者的, 给予大学生创业一定的政策优惠是有必要的, 甚至很多地方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等都是很好的做法, “但是大部分的创业并不是通过创业园实现的, 大学生还是应该自身主动创业, 政府部门不能包办创业,更多的应该是引导推动。”
技术性难题如何破
江苏省苏州市的张华 (化名) 大学毕业后与6位小伙伴加入了喜爱的动漫行业,创业之初, 几位创业伙伴分别筹资一万元入股。 起初创业还比较顺利, 但随着事业风生水起, 有了盈利后, 几位创业者却因为公司合伙人制度而没有了意见领袖。 一夜之间, 几位合伙人各立山头, 成立了5家公司。
“我现在感触最深的是看 《中国合伙人》, 创业团队走在一起不容易, 干出一点事业更不容易。 由于规章制度没有定好导致公司解体, 是我当初没想到的。” 张华说, 现在他感触最深的是电影里的那句“千万别跟自己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
如今张华的动漫公司再次步入正轨,而这次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导权, 在公司经营上吃一堑长了一智。
在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园, 苏超超和自己的创业团队十余人创办了一家团体服饰定制网店。 与传统购物网站不同, 这里的用户可以通过FLASH动画在线参与设计自己的团体服饰。 与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包括创办者苏超超在内的创业团队全部都是在校还未毕业的大学生。
“我们曾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 没有找准市场, 走了一些弯路。” 苏超超告诉记者, 他们最初走的是普通服饰定制路线,由于在当地缺乏市场开发能力, 经营不久就 “黄了”。 后来, 创业团队借助头脑风暴, 决定结合互联网并再吸纳一些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加入团队。 这样, 他们不仅规避了自身市场开拓的劣势, 还增强了年轻人的创意设计优势, 几个在校学生曾创下月营业额40万元的不俗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办主任吴小春指出, 大学生创业在团队规则、 市场开拓方面会有经验不足的缺陷, 但这并不是致命伤, 通过培训指导可以让他们规避一些常见的技术性创业风险。 “我们会结合大学生专业进行分类指导。 我们一贯认为大学生创业者是最有希望的创业者, 把大学生的创业激活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
有媒体评论, 在近年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中, 选择自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 一是传统的就业观念业已转变, 自主创业日益普遍; 二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带来巨大的新兴需求和创业机遇; 三是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效用的逐步释放和扩大, 产生了强大吸引力;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挑战, 推挤出创业的分流效应; 五是大学生敢想敢干,勇于创业。
由人社部等部门共同实施的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将用4年的时间引领80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 “敢想敢干,勇于创业” 的大学生群体将进一步迎来创业高峰。
但正如信长星所表示的, 创业必然有失败有成功, 没有众多的失败, 托不出成功。
“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减少失败。 但是, 一旦失败了, 就要去面对。 至于如何提高成功率, 减少失败,主要是提高创业的能力, 正视市场的风险,要做好市场的分析、 预判, 也要做好一旦失败怎么面对的心理准备。 我想, 一个不能正确面对创业失败的创业者, 应当说不是一个成熟的创业者。”信长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