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新规定解读 创业板改革方案

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随后,证监会就创业板改革相关的4项部门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深交所同时就8项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期待已久的创业板改革正式落地。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是创业板?这次改革改变了什么?对投资有什么影响?

创业板到底是啥?

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已基本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社会资本主义市场。主板、创业板、NEEQ(精选层)和科创板,几个市场经济体相互呼应,相辅相成。

创业板成立于2009年,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截至2020年4月24日,创业板公司807家,总市值6.8万亿元,累计融资8000亿元,占沪深两市总市值的21%。

创业板又称第二证券交易市场,是一种不同于主板市场的证券市场。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设计。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的准入更宽松。其主要指标有正式成立时间、资本规模、中长期业绩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准入门槛低、操作严格,有助于潜在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补充主板市场,占据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位置。

创业板改革改了啥?

1.创业板也将上市公司作为上市首日的两个整合标准。

2.前五个交易日上市的新股不再设定涨跌,符合科创板目前的交易规则。而且,科创板和注册制推出后,实现了复制制的平稳运行。

3.优化临时暂停机制,设置30%和60%的暂停指标,各10分钟。

4.对于不产生利润、存在表决权差异、已约定控制权结构或类似特殊安排的企业,将增设特别标识,鼓励投资者防范新股价格波动风险,在首次公开发行时予以标注。

5.4月28日起,新开通创业板管理权限的个人,投资者发展需要24个月的交易经验,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10万;股市投资者需要重组并签署新的风险分析披露。过去开户没有资产门槛限制,但两年交易经历完成与否存在一定差异;

6.创业板股票投资者可继续参与网上交易,一名普通投资者可在公司注册制规则下首次参与通过公开发行方式上市的创业板股票交易,并需签署新的风险分析披露书。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可通过认购公募基金等产品参与创业板投资。

7.引入盘后定价交易机制,在竞价交易结束后,按照时间优先的原则,将盘后定价交易申报与当日收盘价逐一持续匹配,满足按收盘价交易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

8.连续竞价时增加“价格笼子”。加强对拉抬等的抑制。

异常进行交易市场行为的防控,防范企业股票管理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异常数据波动情形和持续存在过度炒作,规定可以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买入申报材料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


9、封盖单笔申报数量的,即单一报告极限不超过10万人次,单市场订单的数量不超过5万元。此外,保持最低数量每份报关单当前创业板100股的制度安排,在不改变投资者的交易习惯。压力,减少升力并停止跌宕的大信件和其他违规行为,短线炒股抑制起伏;


10、修改有涨跌幅限制的股票交易公开信息披露指标阈值,将当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7%调整为涨跌幅±15%、价格振幅由15%调整为30%、换手率指标由20%调整为30%。将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调整为±30%。增加严重异常波动指标,即连续10个交易日内3次出现同向异常波动情形、连续10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00%(-50%)、连续30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0%(-70%)。


11、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草案)》 ,创业板股价涨跌幅限制在10% 至20% 之间。这是提前的交易规则类似于部门板的纪录,除了股票,上涨的新板的两面未来20%的跌幅将精选层30%。






对投资的影响?


1、价值成长型公司更受关注,机构投资占比也有望提升。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涨跌幅限制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创业板的股价波动将会加大,那么机构投资者在选股上需要更加严格,从基本面研究出发,有真实业绩支撑的成长性公司即价值成长性公司会更受关注。


2、壳资源价值进一步降低,强者恒强效应增强。此次对退市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简化退市程序、优化退市标准,完善创业板公司风险退市警示制度。随着可投资标的的逐步扩容,标的的稀缺性将会降低,尾部企业的淘汰和出清有望加快,壳资源价值将会大幅降低,资源不断地向优质企业集中。


3、新股扩容以及定价市场化,打新收益或有所下降。注册制之下,新股的定价将会更加市场化,IP0的折价率将会下降,那么背后意味着打新收益也可能下降。根据此前已经上市的科创板99家企业,已经有企业上市当日就跌破发行价;另外还有5家在上市10日内跌破发行价;未来随着注册制在A股全面推行,破发可能会越来越普遍。


4、存量市场的流动性影响或有限。注册制改革之后的资金分流问题,我们认为不用过于担心。一方面,会考虑当前市场的节奏,这也是监管层多次强调的;企业的上市节奏应该会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参考科创板的经验。开板10个月总融资规模1184亿元,仅占同时期全A融资规模的8.6%。另一方面,参照科创板之后的主板和创业板的表现来看并明显的资金分流效应,科创板开板之后,创业板反而短暂微调之后开启了一波持续上行的行情。


5、短期利好券商、创投板块,长期科技成长性公司将享受改革红利。参照科创板的经验,注册制的相关政策的推进重要时点,券商和创投短期均有较好的表现。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将会有利于手上储备较多IPO项目的券商和项目较多的创投类公司。但是从长期来看科技成长型企业将会受益于创业板上市门槛的降低,能够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


与科创板的关系?


1.创业板和科创板都承担着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两个板块各具特色、错位发展。


2.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3.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的企业发行上市,而创业板在改革初期上市的企业均为盈利企业。两个板块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存在差异,是符合两个板块各自定位和实际情况的。


4.创业板投资者人数多于科创板,两个市场规模不同、体量不同,上市公司数量不同。




总结:本次创业板市场交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科创板的相关制度,建议重新去看看科创板上市公司以来的走势,尽快熟悉创业板未来的变化。创业板主要面向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创业板依然需要企业盈利才能上市,科创板则没有此要求,两个板块是深度互补,又有错位竞争发展的关系。证监会表示两个板块的制度安排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将进行评估完善。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用发表的资料、言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注我,发“持股帮”到私信,获取更多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