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上市是哪年 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的时间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启动,首批28家公司成功上市。新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7年10月27日,创业板上市公司690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总市值5.5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9.57%。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创业板公司营业收入始终保持稳健增长,成为经济调速不变趋势的稳定器和新常态下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引擎。尽管该行业的整体表现正在改善,但一些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创业板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成为各行业的标杆。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2017年9月30日,创业板累计IPO融资规模达3460亿元,股权再融资规模达2543亿元,有力支撑了创业创新型企业成长,有效发挥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8年来,创业板有效促进了资本的形成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支持创业创新型企业成长、促进企业去杠杆化、降低财务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次再融资中,152家创业板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470亿元;三家公司完成配股,募集资金22.9亿元;209家公司实施重组配套融资,募集资金1044亿元。股权融资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杠杆率。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上市前一年为37.3%,上市后第一年迅速下降至18.9%。

债券融资方面,截至2017年9月30日,创业板公司实际发行债券48次,募集资金238亿元。债券平均利率从2015年的7.4%下降到2017年的5.8%,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同时,创业板带动了风险投资的热潮,改善了非上市企业的融资环境。目前,创业板共有410家公司在上市前获得了创投的资金支持,初始投资总额为239亿元。创业板的推出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有效的退出渠道,吸引和带动大量政府和社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缓解其发展初期的财务问题,帮助其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产业方面,创业板新兴产业表现良好,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信息、健康产业成为创业板发展的主导产业。上市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前100强公司中,传媒、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均入围10家以上公司,占据前四。新兴产业的强劲增长势头,显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成效。

具体到产业整合,创业板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为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并购整合做大做强。

从事传统产业的公司通过并购进入新兴产业,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17年9月30日,在已完成的317单重组中,平均成交金额为8.2亿元;涉及发行股份支付对价的订单276笔,平均每股支付对价6.6亿元,占交易对价总额的80.5%。并购有助于创业板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

从业绩承诺的实现情况来看,80%以上的公司已经履行了业绩承诺。2015年,在已完成重组的创业板中,有业绩承诺的订单有174单,只有26单未能实现承诺业绩。2016年,在涉及业绩承诺的256项重组中,只有29项未能实现承诺的业绩。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补齐自主创新的短板

截至9月

目前,已有40余名创业板公司在职员工入选国家或地方“千人计划”。其中,奥比、恒泰爱普等7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入选“千人计划”。80多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曾在大学或科研院所工作,30多家创业板公司工作

公司在上市前有高校或科研院所入股。创业板建立了公平的利益共享机制和高效的价值发现机制,为资本和人才牵线、为技术和市场搭桥。


以新兴企业为主的创业板公司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2009至2016年,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达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使创业板公司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毛利率长期维持在30%以上。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创业板公司放眼长远,打造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凸显出较强的成长型和创新型特征。


从严监管力促规范


在创业板运行过程中,深交所着力强化一线监管职能,全面贯彻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理念,坚守风险防控底线。一方面,强化对信息披露、并购重组、股价异动和违法违规事件的监管,促进市场主体规范运作;另一方面,保持监管敏感性,对风险苗头早识别、早处置、早上报,开展风险排查,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保障市场稳定运行。


一是保持高度的监管敏感性,重点关注风险公司和风险事件,积极开展风险排查。针对排查中发现的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涉及退市风险或遭受媒体严重质疑的高风险公司,“一司一策”逐家制定监管方案,综合运用公开发函、约见公司负责人、停牌核查、提请证监局现场检查等监管手段,妥善防范和化解风险。


二是严格并购重组监管,重点关注“忽悠式”重组、类金融资产重组上市、红筹企业退市回归、规避重组上市、大额现金并购等问题。


三是果断亮剑概念炒作,防控市场波动风险。对股价大幅波动的公司,第一时间公开发函,要求公司就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做出澄清;对个别公司实施临时停牌,抑制市场炒作风气。


四是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就欣泰电气欺诈发行的行为,于2017年6月23日依法作出欣泰电气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8月28日欣泰电气顺利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