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与就业的差异性 就业者和创业者的区别

每年的毕业季,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学毕业生的去向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今年,超过820万大学毕业生将离开学校。他们将如何在创业和找工作之间做出选择?同时,如何看待近年来就业是创业前必修课的观点?

选择创业还是就业?

“我有创业的想法,但我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先找个工作,熟悉一下社会环境。”北师大四年级学生告诉Zhongxin.com。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类似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上升。近90%的大学生考虑过创业,26%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或较强。

2017年9月,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颜屋介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已达3%,接近发达国家1.6%的水平的两倍。

张远于2011年被四川大学录取。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在很多学生眼中,张远一直与创业联系在一起。

2015年,大学毕业后,张远没有选择创业。在他看来,社会资源的匮乏、市场控制能力的缺乏,依然是他创业路上的绊脚石。于是,他加入了一家咨询公司,准备锻炼自己,想借机看看自己的创业项目是否有市场需求。

2017年6月,在咨询行业历练了两年的张远走上了创业之路。凭借精心准备的项目,他不仅顺利拿到了投资,还拿到了天津落户资格和企业免税。

现在,已经经商近一年的张远组建了一个五人团队,并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张远说,创业后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经过自己的努力,看到自己的项目能够逐渐成长,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但是我经常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张远告诉中新。com得知,创业后,工作强度突然加大,压力也增加了很多,这让他根本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为了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努力,我不能有一丝懈怠。”

就业是创业前的“必修课”?

虽然毕业生创业热情很高,但创业成功率不高。近年来,社会上有声音说,就业是大学毕业生创业前的“必修课”。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褚赵辉在接受Zhongxin.com采访时表示,毕业生选择创业非常重要。在他看来,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创业时比较冲动,在没有相应的社会资源和足够的创业能力的情况下选择创业,所以风险会比较高。

但他也认为“必修课”的说法不准确。“创业之前你不用找稳定的工作。一些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的社会环境,参加许多社会活动。对于有这种能力和资源的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楚赵辉说。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告诉Zhongxin.com,大学生离开校园后,进入社会的时间很短,对市场的认识也不够清晰。最好通过就业观察市场,聚集资源,为创业积累经验和能力。

同时他也表示,创业意愿强的同学最好选择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创业,因为这些城市的创业环境相对成熟,创业者有好的项目,还有更多其他营销和风险投资的机会。

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

t-size:15px;">“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对于毕业生来讲,最关键的还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科科长黄飞凯对中新网记者谈到。


此外,他还说,就业和创业侧重不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有差异,没有绝对化的优劣,真正重要的是选择自己更适合的那一个。希望同学们不要跟风,要对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仔细思考。


北京一家公司招聘工作负责人告诉中新网记者,她接触到的很多应届生求职者都缺乏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少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也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乏了解,这样的求职者自然会缺乏竞争力。”该负责人说。


对此,储朝晖建议,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其一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志向、优势和潜能。其二则是要找到社会的需求,清楚自己的优势是否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


储朝晖建议,毕业生要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先把大的发展方向定下来,再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冷昊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