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五大思维是指,五大创业思维

成长是任何企业都应该追求的主旋律。当一个企业停止增长,离衰退就不远了。

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家的思维还停留在“一个好主意可以突破成长,让企业起死回生”的可怕思想上。

其实企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建设,十个思想缺一不可。今天,我们将逐一介绍“商业觉醒与重塑成长”的十大思想。

01

重塑增长

系统思维重构

永辉超市于2010年在主板上市,销售收入从当年的123亿激增至2019年的849亿。回顾过去9年的增长历史,它实现了每年20%的均衡增长,就像人为绘制的增长直方图一样。实际上,永辉超市是按照系统思维方法来规划成长的。

这是李志宏教授在走访陪同1000多家企业中总结出来的系统思维。它包括9个主要方面:

px;">




增长赛道思维、增长战略思维


增长产品思维、增长路径思维、增长营销思维


增长组织思维、增长人才思维、增长数字化思维


商业觉醒思维






02


产业思维


站在产业高度看增长机遇




一家曾辅导过的学员企业,创始人是技术大拿,对任何新兴的产品技术,他都能很快掌握并研发出新的产品,包括电动汽车配套的电机、充电桩、3D打印等,但就是不能带领公司实现跨越式的增长。后来我对他讲,老石,你能不能忘掉自己无所不能的技术,专注于一个产业,在这个产业里选一个赛道,做出有想象力的几十亿、百亿、上千亿规模的企业,这才应该是你作为技术大佬该做的事,他后来真的开始去认真分析产业。




今天谈重塑增长时,我们更应该忘掉产品思维,首先站在产业的高度去关注以下三大问题:


1、赛道是否具备让公司进入到下一个增长阶段的规模可行性;


2、在这个新产业里,从产业空间看究竟有哪些是最好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找到产业里具有大的想象力而今天又处于薄弱环节的地方去发力;


3、面对我们即将进入的机遇,我们能否把三个重要特性和本质规律说清楚。






03


增长战略思维


用战略定义增长经营




一个学员企业,主要为锂电池及光伏工厂提供防爆除尘设备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曾经被国外产品垄断的领域,所以他的战略很清晰:用国产替代进口,最终成为他目标客户的首选。为实现这一战略,他做了两个布局:一是在世界的标杆企业所在的德国设立了分公司,其实他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为的就是近距离去了解世界顶级公司的技术前沿,再看看能不能挖到几个技术骨干;二是在国内成为标准的制定者,与国家的标准机构共同建立属于中国的国家标准。




经营能落地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战略。企业成为标准的拥有者,是具有最高的战略制高点。所以在增长战略思维里,我们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在产业一系列可选的机会中,能不能基于吸引力原则去选择那个最有利可图的机会;


2、把这些机会作为增长的长期铺垫,实现三波战略(碗里的、锅里的、田里的);


3、针对增长的每一个机遇,能否设计出一个优越的商业模式。




04


广义产品思维


爆品思维定义产品矩阵




曾辅导过一家企业,2021年科创板上市。用20年做到了今天10亿规模,差不多用了100款产品。再做大规模还要扩大产品吗?显然不是。企业应该思考的是过去用100款做10亿,现在能不能用10款做100亿,而这体现的就是产品思维里的爆品思维。其中,最核心的是如何通过用户、产品、营销三位一体解决问题。




因此,广义产品思维包括如下三方面:






1、从业者能够高于产品看业态,因为新物种往往都是在业态上进行重构;


2、广义产品思维构建产品矩阵,让不同产品承载不同功能;


3、爆品思维可以让产品思考的角度更为广泛,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05


增长路径思维


找到自己的增长公式




西贝餐饮,几年前决定要进入电商,这在行业里是比较早的。电商有它固有的规律,用一个公式表达就是“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对西贝来说流量自然成为其增长路径中的首要环节。当时西贝只有两三百万的粉丝,很难支撑电商的粉丝基础,所以把粉丝做大成为第一要务。西贝在门店里组织了上万场的亲子莜面活动,两年后粉丝达到3000万,其电商也做到了行业第一个突破2亿的企业。紧接着西贝又开始推出会员卡,299元/张,卖出了150万张,就意味着一下到账4.5亿。




这就是增长路径,不仅要看增长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找到那个路径,把它变成一个公式,这就需要我们做到如下三点:






1、找到你行业的增长路径公式;


2、找到能够打穿路径让其跑通的那个最关键的点,也就是北极星指标;


3、如何完成指标,要对过程进行跟踪,也就是要做好看板绩效运营。






(关于《李志宏:商业觉醒·重塑增长十大思维(下)》的另外五大思维,即增长营销思维、增长组织思维、增长人才思维、增长数字化思维、商业觉醒思维,请关注商业觉醒学社公众号,阅读下期文章。)










本文系商业觉醒学社整理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