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高考中,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的文科成绩是676分。校长连夜带着50多名老师进村报喜,钟成了真正的“全村骄傲”。
不仅是钟的家乡,也是一向低调甚至冷门的“考古圈”。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范进士先生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规划,钟房融选择了北京大学作为考古专业,希望以后能做考古研究。钟申请“考古”的消息一经发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阳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先后给她送去了文物目录、文化创意产品等“开门红”,称钟应该成为开学时行李最多的“乞丐”。有一段时间,钟成了一名考古学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永对这位即将进入考古专业的女孩给出了四点期望:好奇心是动力,坚持靠耐力,求真靠决心,成功胜于毅力。
来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从给钟送去了一场“开幕狂欢”。com。
考古专业=穷?考古学家:误会!
一方面是考古界的喜悦,另一方面是网友们的“担忧”:为什么贫困家庭的孩子选择一个极其冷门、不赚钱的考古专业?有网友认为,考古学注定不是一个有钱又贵的行业,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应该考虑现实因素。至于未来的就业情况,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也考虑过,因为是北大考古系,未来就业的话基本生活应该有保障。
考古真的像网友担心的那样“考古=贫穷”吗?对此,内蒙古大学考古文化系主任孙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个行业都有一些误区,说我们是合法盗墓,摸金队长的人很多,很多人担心我们吃不下。事实上,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等机构,以及文物管理部门,都是考古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工资水平和当地普通公务员一样,不存在收入低的问题。
毕业后,深造,科研院所等。是钟芳柯荣努力的方向。现实和理想没有一些网友担心的那么难。“考古不能让你发财,但它体面、稳定、自由。”“据我所知,很少有人后悔选择这个行业。”这是对许多考古学家职业地位的描述。孙露曾在个人微博中说,18年过去了,我还在考古领域,不仅有吃的,还有玩的。
内蒙古大学考古文化系主任微博部分截图杨来源:@肖兰义
“你不能只看工资。考古学是个多面手。多面手的成长需要时间。45岁是全才的成熟。每个专业都有起伏。谁能保证报的专业毕业就受欢迎?”孙露说。
现实和理想并不对立。普通人也有资格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
现实中,考古学远不如金融学、人工智能等专业受欢迎,从就业发展和薪酬回报来看,真的很难致富,也很贵。但通过马王堆帛书、侯海印墓竹简、南海一号瓷绢,考古学家更真实地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还原了我们在前进过程中丢失的记忆。因为考古,国家的历史不断丰富,考古队员们也不断从发掘中获得发现的喜悦。“考古是为了证明那些有
个人认为,爱好和理想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与世人眼中的“热门和冷门”相提并论。对于钟本人来说,“我个人很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这是她对自己选择考古学的态度。然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应该选择现实回报更高的职业”的观点似乎过于狭隘。当普通家庭甚至困难家庭的学生有资格追求梦想、提出问题时,这才是大众所期待的。
记者从北京大学官网发现,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创办于1922年。这是北京大学历史悠久的专业。考古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北京大学考古文化学院,
/span>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和“21世纪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不难想象,钟芳蓉在进入北大学习后,有强大的师资和优质资源支持,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对自我理想的追求和探索,这正是最令人向往的学习生活状态。而考古所拥有的成就感也让考古人内心富足,“我从事考古工作35年,没干过别的,但出成果的机会和概率也更多。”崔勇说。同时,孙璐也向记者表达了考古行业目前的状况:“基层岗位缺乏专业出身人员,所以待遇上不来。如果不是为了热爱,谁熬这份辛苦呢?”考古,需要更多年轻人愿意参与到专业学习里,并投身其中。
此前报道:
留守女孩高考676分被清北"争抢":报北大学习考古
近日,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因考出676分的好成绩受到关注。成绩出来当晚,校长带着50多名老师到村里向钟芳蓉一家及乡亲们报喜并放鞭炮烟花庆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也相继上门进行报考志愿咨询。
7月30日,钟芳蓉告诉南都记者,她已经决定就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面对未来的就业情况,钟芳蓉表示也有考虑过,因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来就业的话基本生活应该能保障。“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钟芳蓉。
选择就读北大学考古
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高考成绩为676分,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回忆起查成绩时,她仍表示“有点难以相信,觉得成绩有点高”。钟芳蓉告诉南都记者,高考结束后自己估分大概是六百分多一点。而她的班主任陆老师则表示,钟芳蓉平时成绩就很好,这次是正常发挥。
高考成绩出来当晚,学校校长率领老师们抱着鞭炮烟花到村里报喜,村民们也放起鞭炮庆祝。该校校长罗湘云向南都记者表示,在他想象中,钟芳蓉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不知道这个是天大的喜讯,她可能会很失落很孤独。“我们大家放炮仗,村里人自然会过来,给钟芳蓉增加点热度。”
成绩出来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也相继上门进行报考志愿咨询。7月30日,钟芳蓉告诉南都记者,她已经决定就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并透露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谈及选择考古专业是否受小说或影视剧的影响时,她笑称“可能会有一点吧,有时候看小说会讲到有些主角是学历史的,我就觉得跟文物打交道挺有意思。”
面对未来的就业情况,钟芳蓉表示也有考虑过,因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来就业的话基本生活应该能保障。“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她表示希望当一名老师或是在博物馆工作。
不到1岁就成为“留守儿童”
高考成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钟芳蓉是一名“留守儿童”。据其父亲回忆,因经济原因,在钟芳蓉还不到一岁的时候,他和妻子就外出打工了,孩子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由于钟芳蓉就读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学校,平时不允许用手机,钟先生只有在女儿每半个月回家一次的时候进行联系。“觉得有点愧对她,陪她的时间很少,像家长会我一次都没参加过,也就只有过年回家的时候可以陪她,很愧疚。”钟先生说。

钟芳蓉父亲。
钟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每次回家都会问一下女儿的成绩,自己所在的家长群也会公布成绩,一直在关注着她的学习情况。“孩子自律、听话、不用我操心,在家里特别听话”。
平日里在广东工作的钟先生夫妇,成绩出来后也赶回家里为女儿庆祝。对于孩子的专业选择和未来就业情况,钟先生坦言有担心过,“但我们还是相信她,让她自己做选择”。
高考前背了7遍书
“悟性高、沉稳、学习有规划。”这是班主任陆老师对钟芳蓉的三个最深印象。陆老师告诉南都记者,钟芳蓉学习习惯很优秀,人比较沉稳,能够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完成各科作业。学习很有规划,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钟芳蓉则认为自己没有太多的学习技巧,文科的话课本和基础知识更重要。“高考前的一段时间没有刷很多题,一般都是背书。我背了好多遍书,10天复习一遍,大概有7遍。”
谈及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钟芳蓉表示,平时学习挺紧张的,每天早上6点就要去晨读,作业也特别多,晚上一般都很晚睡。“生活也还好,学校很贴心,我们高考的时候饭菜都做的特别丰盛。”她说。
钟芳蓉介绍,爷爷奶奶现在都已年过七十,去外面读书还是有些舍不得他们。当南都记者问到,从小跟父母聚少离多是否会对你产生影响时,钟芳蓉称,“有影响的话就是让我不要依赖别人,要更加自立自主。”
(原题为:《女生报北大考古专业被喷没"钱"途 考古专家:误会了》)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