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山海关被誉为“世界第一关”。自明代洪武十四年建成以来,山海关始终如铜墙铁壁般屹立在华北平原与辽西走廊之间。如果不是公元1644年,明末大将开城、吴三桂迎来了清军的到来,历史可能早就被改写了。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山海关现在是秦皇岛的一个区。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将军在这里修建了山海关城墙,并将其与明朝长城连接起来,构筑了重要的军事屏障。山海关长城位于山海之间,故得名山海关。
之后,山海关长城历经明朝六位皇帝,前后历时260余年,不断加固翻新,最终建成了军城一体的防御体系。山海关城墙周长约4公里,高14米,厚7米。在没有坚船利炮的年代,城墙是阻挡敌人最有效的手段。
山海关城是方形的,两边各有一扇紧闭的门,东有镇东门,西有银根门,南有王洋门,北有渭源门。镇东门是四个门中最有名的。过去,人们说他们入关,走镇东门。如果你从外面进入城门,你将进入海关,否则你将出去。
镇东门露台上有一座箭塔,高13米,宽20米,深11米。有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挂着“世界第一水平”。字体为楷书,笔法浑厚。但是,牌匾上没有题字。据说是当地小贤写的。日本人侵华时,牌匾被偷到了日本,现在人们看到的牌匾都是后人根据拓片复制的。
明末,东北后金政权崛起,他们急于从山海关渗透华北平原,灭亡明朝。此时,山海关成为明军与后金争夺之地,战事频繁。最著名的是明朝将军袁崇焕在这里打败了清军,使得奄奄一息的明朝勉强存活。
1644年4月21日,山海关爆发了一场决定清政府命运的战役。参与战争的三方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吴三桂
233383468602628" mention-index="0">关宁铁骑和多尔衮率领的满洲八旗骑兵。因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他联手多尔衮,打开了山海关的城门,最终将大顺军击败。多尔衮的八旗军随后马踏平原,进入了紫禁城,开启了清王朝的296年统治。
作为明长城,在历史翻到清朝之后,其作为军事防御的功能大大降低。这个时期,关里关外都是清朝的天下了,山海关更多的作用,便成为皇室成员“旅游”的景点,以及设卡征税的地方。据统计,清朝自康熙至道光的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出关、入关共经过山海关12次,为此,山海关城内还建有清朝皇帝的行宫。

清末以后,山海关还多次见证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八国联军从山海关进入,民国时直、奉军阀大战,日军发动战争轰炸山海关等。还有大批中原百姓,因受自然灾害或生活所迫,不得已离乡背井闯关东,跨过山海关去东北地区垦荒和定居。山海关,也成为一部苦难史的记录者。

到了现代,山海关城墙陆续进行了大面积的整修和恢复,尤其是在1987年,包括山海关在内的中国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山海关终于得以完整性的保护,并开发成景点,供游人参观。当然,山海关的雄伟,依然可见。

一座长城,一道关口,历史上的故事有许多。但有一点启示或许是所有人都相通的,那便是众志成城的精神,万里长城永不倒,将激发后来者奋勇前进。作者简介:陆建华摄影(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山海关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陆建华 发布: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