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日,创业板公司爱思凯已连续10个交易日跌停“一”。3日该股低开强涨,尾盘再涨4.82%。其股价也创下了2017年11月以来的新高。爱思凯股价有如此精彩的表现,与其被贴上创业板借壳第一股的标签有关。
5月20日,爱思凯发布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票、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关联交易等方案,也成为其股价持续大幅上涨的“导火索”。按照计划,如果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缙云科技将完成借壳,爱思凯也将成为创业板第一家借壳公司。
创业板成立后,为加强对创业板的监管,证监会作出了相关制度安排。比如创业板公司退出市场后,将无法实现重新上市;此外,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也禁止重组上市。但随着证监会对创业板监管的放松,重组上市被放开。
一方面,爱思凯股价有这样的表现,与其是创业板第一借壳股有关。a股市场向来热衷于投机“新鲜感”。虽然重组上市在a股市场屡见不鲜,但在创业板依然是“新生事物”,市场的热炒其实在意料之中。另一方面,重组后的缙云科技是一家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企业,其盈利模式是提供机柜和运维服务,收取IDC增值业务收入,因此具备“互联网”和“新基建”的概念,具备这两个概念的股票今年表现不错,也是市场热点之一。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缙云科技的机柜数量约为7100个,与国内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2017年至2019年的业绩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也引发市场质疑。此外,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高毛利率也让业内人士无法理解。
Eskey股价的变化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在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艾说明本次重组上市的规划是否审慎;是否存在炒股价迎合热门概念的情况;是否存在夸大宣传或误导性陈述。
2016年Eskey上市后,业绩每况愈下。每股收益和营业收入均呈持续下降趋势。2016年实现每股收益仍为0.67元,2019年降至0.04元。业绩的持续下滑也迫使上市公司寻找出路,否则未来存在退市风险,创业板重组上市政策的松动无异于Eskey的救命稻草。
但是,此次Eskey的重大资产重组,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它于2016年7月登陆创业板,并于2020年5月出售了壳,距离其在创业板上市还不到4年。有了艾的“前车之鉴”,未来创业板是否会掀起“造壳买壳”的浪潮,显然值得观察。创业板成立后,其相关股东肆意套现的行为早已引起市场的非议。重组上市政策的松动,无疑将为创业板公司卖壳提供便利,为相关股东退市打开方便之门。
尽职调查对于上市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至关重要。只有完成尽职调查并认真评估可行性后,上市公司才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然而,在这个问题上,Eskey却截然不同。当上市公司发布该计划时,其尽职调查尚未完成。因此,提前披露重组方案并不严谨,一旦与重组方谈判失败,股价大跌将是大概率事件,会损害很多投资者的利益。
而且,针对其仓促推出借壳上市计划,爱思凯声称并购消息无法隐瞒,这也凸显了其内控机制的无效性。并购是内幕消息,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