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他人对创业机会的评价 以下是一位90后创业者的个人经历和创业经历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经济体的活力取决于其市场参与者的活动和活力;市场主体的培育和成长,来自于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创业实践。

在茌平县,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这些有梦想的年轻创业者,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也促使自己完成了精彩的人生蜕变。8月18日,记者采访了两位“90后”青年创业者,聆听了他们的创业故事。

汪伟:每天出笼5000个馒头

凌晨4点,闹钟响了。王伟习惯性地起床,叫醒熟睡的妻子,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25岁的王伟在上海工作时认识了妻子张茵。今年春节过后,他和张茵回到茌平县家寨镇前寨村,接手了朋友的馒头作坊,开了一家呛面馒头店。

每天从凌晨4点到晚上8点,他和妻子都要“兜兜转转”。除了午饭休息半个小时,其他时间他们都在重复着看似简单的揉面、穿抽屉的步骤。

在近40的高温馒头房里,王伟把揉好的面团依次放在蒸笼抽屉上,然后把装满面团的蒸笼抽屉叠放在门口的蒸架上。每层抽屉加面团的重量大概在15公斤左右,但是体格瘦弱的王伟操作非常熟练,因为他重复了很多次。

记者叶通讯员赵玉国

高桩馒头、圆馒头、花卷、年糕、巧克力馒头、黑米馒头.王伟的馒头房每天生产约5000个馒头,每个馒头的价格从0.4元到1.0元不等。夫妻双方管理好,服务态度好,生产的馒头味道好,花样多,吸引十里八乡的人排队购买,月收入超过2万元。

“我儿子和十个月大的女儿平日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随着馒头房生意的红火,他开心的时候更关心小孩子。他说把馒头房开发好以后,会雇人帮他,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

曲东伟:年产值300余万元

四年前,曲东伟毕业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茌平县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在别人眼里,稳定的工作不是屈东伟的理想选择。带着创业的梦想,他下班后就开始了网上物流配送的工作。

作为“90后”,瞿东伟的成功在于不为人知的艰辛。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从朋友那里听说在网上卖衣服更赚钱时,他参观了许多服装厂。他发现,服装厂给出的批发价往往高于网上售价。他有了创办自己工厂的想法。

然而,这个想法遭到了他家人的强烈反对。曲东伟向自己借款4万元,又引得另一股东出资4万元。2014年注册成立茌平小络豪服饰有限公司,从事服装加工销售。没有经验的屈东伟,经商一段时间,却发现自己负债累累。无奈之下,他开始为其他公司做加工。这时合伙人抽回股份,他自己接管工厂,债务更加严重。

瞿东伟没有放弃。他发现加工幼儿园服装有很大的市场。于是他去了一个又一个幼儿园,和幼儿园的负责人商量,提出了先生产,后付款满意的优惠条件。渐渐地,他的产品得到了认可,服装厂开始步入正轨。

园区服务业务淡季,设备需要更新。他意识到公司必须转型才能发展。转型需要资金。曲东伟在振兴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申请了贴息贷款,更新了设备,并尝试在网上接单。

目前,曲东伟的公司有30多名工人,年产值超过300万元。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专注于孕妇枕头的研发,目前正在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