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汾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基地”的决策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举措,扎实推进省校合作,进一步激发“人才引擎”新动能。
在省校合作中,临汾市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建立了“一案一对接、一日一汇报”的工作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定期工作会议制度,制定了《临汾市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行动方案》。同时,以“契合度高、吸引力强、保障好”为标准,精准找准建设基础,梳理岗位需求,细化合作意向。
临沂市委组织部责成牵头部门分别成立专班,明确职责任务分工;临沂市教育局与有合作意向的重点高校深入对接,积极落实大学生分配、安置、报销和补贴;临沂市人社局制定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将主要重点大学纳入事业单位校园招聘目录,通过多种形式推送全市人才优惠政策和岗位需求清单;市科技局制定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协调相关单位与重点高校对接洽谈,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市商务局制定了校友投资和人才引进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了重点大学信息库、校友企业家信息库和校友信息库;市委政研室制定建立省校智库合作基地工作方案,梳理出43所重点高校219个综合智库;市农业农村局依托蓟县苹果、息县玉露香梨等优秀农产品资源,探索建立“定点采购产业支撑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的市校合作新模式。
县(市、区)、企业、省、校合作有序推进。侯马市赴同济大学入校洽谈,就相关项目达成智库合作意向;霍州市与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小城镇规划与发展研究所合作,在霍州市古代政府办公室进行古建筑文化、官学文化、廉政文化的发掘;古县与山西大学合作,山西大学组织第二批研究生实践团赴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旧址接受红色教育;大宁县与浙江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将推广浙江大学“海沪智能生态旱厕机”技术;汾西县与同济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将共同建设农村交通与质量提升智库合作基地和大学生实践培训基地,并成立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团队汾西工作室,研究中国农村交通振兴。
山西路亚冯润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与西北A&F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该校分批组织大学生开展实习培训;山西胡阿祥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就孵化3D打印、智能装备制造达成合作意向;山西春雷铜材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发铜钛高强高弹合金产品;山西汤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xi交通大学在met领域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