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谢红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必须首先改变自己”。当时,北门美处于退市边缘。
北门美创始人谢红在7年后再次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试图从濒临退市的北门美手中拯救自己
5月18日,谢红当选为美国科技协会主席。这是他辞去上市公司董事长7年后的回归。那天晚上,谢红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道:“53岁从零开始。”
7年前,北门美在“国产奶粉老大”的光环下上市,一时风头正劲。创始人谢红选择辞职,在幕后隐退,长期炫耀自己是北美的首席科学家。
七年间,北门美经历了业务版图扩张,管理层动荡,业绩持续下滑,甚至不得不变卖资产自救。2017年,谢红的身份悄然从“首席科学家”变成了“老创造者”,他“边生活边改善世界”的信条变成了“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先改善自己”。
现在,谢红的回归无异于北美的第二次冒险。“破”在哪里,“立”在哪里,这场保壳之战成了摆在谢红面前的一道难题。
1“首席科学家”活跃在各种论坛
温文尔雅,思路清晰,操着家乡口音是很多人对谢红的第一印象。
在北门美的官方简介中,谢红的多重身份介绍如下:北门美创始人、北门美首席科学家、生育与教育系统成功创始人、育儿专家、亲子顾问,著有《贝因美成功生养教》、《哲商思维》、《谢宏真道理》等20余部作品。“哲学家和商人”,用知性质感的定义,似乎有意将谢红与普通企业家区分开来。
20世纪90年代初,当外国米粉进入浙江时,杭州商学院的老师谢红敏锐地意识到,“断奶食品”可能是一个可以开发的市场。1991年夏天,谢红对婴幼儿方便米粉的研究取得了成功,他被介绍为余杭一个乡镇饼干厂的新厂长,并以科技股获得了20%的股份。第二年,他放弃了大学老师的工作,下海了。
1992年11月11日,在德国科尔10万美元的帮助下,杭州北门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根据谢红在电视节目中的自述,1997年北门美米粉生意“很好”,但很多顾客反映“买不到奶粉,吃进口奶粉会生气”,于是他用4年时间建立了国际婴幼儿奶粉标准体系,甚至亲自教工人洗手。
在连续10个月未能支付工资和供应商上门讨债后,谢红将他以前的债权人变成了后来上市公司的股东。北门美也因为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独当一面”而成为“国产奶粉老大”。
然而,2011年7月,在将北门美放在主板三个月后,谢红突然宣布,他将因健康原因辞去北门美董事长、总经理等所有职务。2013年回国后,谢红长期以“北美首席科学家”的头衔活跃在各种妇幼论坛和会议上。
谢红曾经分享过他的一个信条,“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先提升自己。”事实上,他的野心可能远远不止于“提升自己”。据媒体报道,谢红办公室的一块牌子上写满了外国奶粉巨头的名字,而墙上的大字则清晰地写着,“要在生活的同时改善世界”。
2幕后操盘手的内部控制
谢红在2015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不想亲自出去交易,我会像过去一样收费,因为这对北门美的长远发展没有好处。”
然而,在谢红退守二线期间,北美的高层管理人员频繁更换。在北门美工作了10年的老将朱德裕,在接任董事长不到一年后,于2012年4月辞职。此后,担任董事长不到两年的黄也于2014年1月离职。直到2014年2月王振泰上任,北门美的管理才基本稳定。
5px;">谢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及过贝因美的职业经理人问题。他认为,贝因美近年的业务模式、管理体系变革及转型动作“对职业经理人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比是一艘船,我确定了方向和路线,但掌舵的人不是我。风平浪静的时候相安无事,但遭遇大风大浪就会暴露问题。”不过,一位接触过谢宏及贝因美高层的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贝因美几任董事长离职的主要原因其实在于与谢宏的理念不合,而谢宏对公司的把控也让职业经理人没有太多发挥余地。在控制权问题上,谢宏与中国许多第一代企业家无异。
早在2014年黄小强辞职时,贝因美一位前高管就曾对媒体表示,“黄小强的离职真是看不懂,2013年贝因美业绩还可以,很可能是公司内斗被迫出局……听说谢宏虽然不当董事长了,还经常去贝因美办公室,因为他仍然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管理层频繁更替的过程中,贝因美业绩在2013年到达巅峰后也逐步陷入泥沼。2014年,贝因美净利下降幅度高达90.89%,2016年、2017年更是分别巨亏7.8亿元、9.64亿元。
“贝因美业绩大幅下滑与其渠道混乱有关,但渠道混乱背后的真正原因很耐人寻味。”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贝因美实际已经成为谢宏的家族企业。就连贝因美内部人员也曾向新京报记者抱怨“公司内部混乱”,“总会突然冒出不相干的人来插手一些事情”。
就在谢宏当选董事长前的5月16日,*ST因美刚刚接到监管部门问询,要求其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整改情况进行说明。
3 “老创客”从头开始保壳战
今年5月18日,谢宏当选*ST因美新任董事长,在贝因美濒临退市之际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上市公司闪了腰,我义无反顾回到奋斗一线。”谢宏在发给全体员工的一封内部信中说,“前面的战斗不会轻松,每一场都是硬仗,甚至会比贝因美刚起步时还艰难。”
5月19日,谢宏以董事长身份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透露,贝因美的首要目标是保壳,此外还将对渠道、体系、团队、品牌、文化和商誉全面重塑。“希望市场给贝因美一个弥补和纠正的机会,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一位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谢宏回归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提振渠道信心,尤其要找回已经流失的老客户;二是在控制权上与恒天然博弈;三是贝因美如果进行二次创业,谢宏必须亲自出马,“老谢这几年指望过很多人,都失败了。”
事实上,早在2009年,谢宏就曾公开谈论过贝因美的“头脑型同心多元化战略”,即“围绕一个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此后,贝因美版图一路从婴幼儿食品向母婴用品、玩具、服装、妇幼保健、健康产业、保险业、母婴电商等相关领域全面进军。即便近两年贝因美身陷巨亏,也未停止步伐。
然而多元试水并未给贝因美业绩注入强心针,婴童馆最终以失败告终,妈妈购平台也办得不温不火。母婴行业独立评论员年永威甚至直言,“如果贝因美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主营业务问题,其他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是饮鸩止渴。”
多位业内知情人士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均认为,谢宏的许多理念很正确,但结果并不理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团队执行力差,“有能力的人都走了,没能力的人只想着自己赚钱,不考虑公司利益。公司激励机制走偏了,下面的人太腐败。”二是谢宏的许多理念比较超前,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运行往往会遇到很大困难。
“53岁从头开始。”濒临退市的贝因美接下来究竟做“加法”还是“减法”,或许是谢宏回归后真正要面对的一道难题。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