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莴苣的学名,是欧洲和美国的沙拉菜。它富含各种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A、Ca含量高,以凉拌为主。它也被称为莴苣,因为它主要是生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日益增加,不仅需要年供应量,还需要无污染、安全卫生的产品。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可以使产品无公害、高产、优质,节水、节肥,降低劳动强度,不受土壤种植的限制。虽然一次性投入大,管理要求严格,但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生菜喜欢寒冷的气候,避免高温和干旱,抗冻,怕冻。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2 ~ 20。种子在4以上即可萌发,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 ~ 25。当温度超过30时,发芽受到抑制。夏季高温季节播种时应进行低温发芽。生菜的最适温度为10 ~ 16,最适温度超过25。由于叶球内部温度高,心叶会枯死腐烂,长势不好。散叶莴苣相对耐热,但在高温季节也生长不良。高温可促进生菜抽薹开花,生长期20以上可形成花芽。开花结实的最适温度为23。
莴苣喜光,怕阴。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株生长,叶片粗壮,产量高。长日照可以促进抽薹和开花。生菜喜欢潮湿的环境,需要充足均匀的水分供应。生长期间不能缺水,尤其是抽穗期。如果出现干旱缺水,不仅叶片小,而且叶片味苦,品质差。浇水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叶片鳞茎剥落,影响外观质量,还容易造成软腐病和菌核病。只有适当的水肥管理,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生菜。生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严格,pH 6 ~ 7最适宜,过酸、过碱对生长不利。
(1)茬次安排
随着栽培设施的发展,生菜已在保护性设施中栽培,基本实现了分期播种和周年生产供应。夏秋季要注意早抽薹,选择耐热、耐抽薹的品种。长江流域的散叶莴苣和皱叶莴苣生长期短,一年多达10茬。2-5月,每月播种一茬,苗期25-35天。3月下旬至6月上旬种植,定植后30-40天采收,4月上旬至7月上旬供应。6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种三茬,苗期15 ~ 25天,7月下旬至9月中旬定植,定植后25 ~ 35天收获,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供应;9月下旬至11月播种两茬,育苗期30天,10月中旬至次年12月定植,定植后55-60天采收,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供应。
生菜生长期较长,留茬次数可适当减少。生菜喜寒冷气候,耐热耐寒性差,主要栽培季节为春季和秋季。春季2-4月播种,5-6月收获;7 ~ 8月播种,10 ~ 11月收获。此外,冬季可在温室内种植幼苗,夏季可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栽培。
(2)品种选择
期间,长江流域生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季节、栽培方式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莴苣根据叶子的颜色分为绿色莴苣和紫色莴苣。根据叶片的生长状况,可分为结瘤、半结瘤和散叶三种类型,其中半结瘤生菜分为脆叶和软叶两种类型,散叶生菜分为圆叶和尖叶两种类型。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半个头生菜包括意大利耐抽薹、耐寒的奶油生菜;散叶莴苣包括
(3)培育壮苗
苗床准备生菜种子小,发芽出苗需要良好的条件,因此常采用育苗移栽的种植方法。当旬平均气温高于10时,可露地育苗;当温度低于10时,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夏季育苗应采取遮光、降温、防雨、防涝等措施。苗床土应细碎平整,每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0公斤,磷肥0.1公斤,均匀撒施、翻耕、整平,并在畦边撒上一薄层筛选好的细土。播种前,将水浇在脚底,在水下渗透后,在畦面撒上一薄层筛选好的细土,然后播种。667m2田可播种25g种子。
②种子处理 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发芽适温为15~25℃,25℃以上时发芽率明显下降。为了促进发芽,应进行催芽处理。其方法是:先用井水浸泡约6h,搓洗捞取后用湿纱布包好,注意通气,吊于水井水面上催芽或将种子用水打湿放在衬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置放在4~6℃的冰箱冷藏室中处理24h,再将种子置于阴凉处保温催芽,当有8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夏季育苗可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层,温度控制在5~10℃的范围内进行催芽处理,经过2~4d,待种子露出白色芽眼后即可播种。也可用5mg/kg赤霉素溶液浸种6~7h后播种,或用细胞激动素100mg/kg浸种3min后播种。

③播种育苗 生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生菜种子较小,培养土宜细碎疏松,种子均匀撒在培养土上,播后覆盖一层薄土,注意保温、保湿。一般播后2~3d出芽。生菜种子在25℃以上发芽困难,在夏季播种应在15~20℃条件下先行催芽,发芽后再播种。播后约2周进行间苗。移栽则在3~4片真叶时进行,苗距20cm。生菜种子较小,为使撒播均匀,播种时将催好芽的种子内掺入少量细沙土,均匀撒播。播后覆0.5~1.0cm细土,冬季播种后盖膜,以增温保湿,夏季播种后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以保湿、降温、促出苗。每亩播种量30~50g。需要苗床6~8m2,基肥要先捣细过筛后再用,播种后的覆土也要过筛。苗床土按园土与粪肥1∶1的比例配制,床土厚10cm,播种前浇足底水。注意保温、保湿。一般播后2~3d出芽。

④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应加强管理,及时揭开畦面覆盖,防止徒长。注意通风换气,如遇强光暴晒需遮阳。真叶出现后要及时间苗。在2~3片叶时分苗1次,移植的株行距为6~8cm左右,点播的可不分苗。苗期的温度管理很重要,以15~20℃为宜;冬春保护地育苗要密切注意温度的变化,不可超过25℃;夏季露地育苗,要适时遮阴,防止强光直射,温度也不可超过25℃。在高温下育苗,幼苗易徒长,叶柄细长,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影响生长后期结球,容易发生畸形球。苗期的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浇水为原则。为防苗期病害,可喷1~2次600倍75%的百菌清药液。当秧苗长到4~5片叶,即可定植。苗期温度白天控制在16~20℃,夜间10℃左右,不同季节温度差异较大,一般在4~9月育苗,苗龄25~30d,9~10月育苗,苗龄在30~40d,11月至翌年2月育苗,苗龄在40~45d。

(4)定植
当小苗具有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春季定植一般在3月上中旬,在2月上旬提前扣棚以提高棚内地温;秋季定植一般在9月上中旬,当外界温度降到15℃以下要及时扣棚。早熟品种株行距25cm×30cm,中晚熟品种株行距30cm×35cm。定植时不可太深,以土不掩埋叶片为宜。定植时要尽量保护幼苗根系,以提高成活率。春、夏、秋季露地栽培可采用挖穴栽苗、后灌水的方法,冬春季保护地栽培可采取水稳苗的方法,即先在畦内按行距开定植穴栽苗,苗后浅覆土将苗稳住,在沟中灌水,然后覆土将土坨埋住。这样可避免因灌水后地温降低给缓苗造成不利影响。夏季高温季节定植,应在当天上午搭好棚架,覆盖遮阳网,下午4时后移栽;冬春栽培,可采用地膜加小棚覆盖,如采用大棚栽培,应注意控制棚内温度,一般掌握白天15~20℃、夜间10~12℃,白天超过24℃,则通过揭膜通风降温,一般情况下,将裙膜敞开即可。

(5)田间管理
主要是调光控温。生菜属喜光作物,正常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在保护地栽培中,应注意保温防寒通风,温(棚)室内温度控制在15~20℃,晴天中午温度高时要及时放风,晚间盖草保温,使棚内温度不低于5℃,阴雨雾雪天也要揭开草帘,让植株接受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并进行短期通风,防止湿度过高引起病虫害发生,同时也可防止温(棚)室内有害气体的产生。生菜是半耐寒的蔬菜,出苗前温度控制在18~20℃,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6~20℃,结球生菜外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3℃,产品形成期的适宜温度15~20℃,低温有利于同化产物的形成,不利于生菜的正常生长。

(6)收获及贮藏
①采收 生菜从定植到收获,散叶不结球生菜一般需要40~50d,结球生菜一般需要50~60d,过早采收产量低,过晚采收会抽薹失去商品价值,散叶生菜的采收期比较灵活,采收规格无严格要求,可根据市场需要而定,一般从小苗开始,即可结合间苗陆续采收,一般应在植株已充分长大未老化之前采收完毕。结球生菜一般在结球后25~35d、叶球抱合紧实时采收。采收时间宜早不宜迟,特别是春夏季,收获晚易抽薹,且叶球易腐烂,降低品质。采收注意事项:结球生菜成熟期不一致,应分期采收。收获时用小刀自地面割下,剥除外部老叶,除去泥土,保持叶球清洁。采收品质:以棵体整齐,叶质鲜嫩,无病斑,无虫害、无干叶、不烂者为佳。采收规格:结球生菜:不出薹,不破肚,单球重0.3kg以上。皱叶生菜:无黄叶、烂叶,单棵重0.5kg以上。
②贮藏 采收前停止浇水,便于采收和贮运。刚收获的生菜含水量高,脆嫩,在常温下只可保鲜1~2d,在温度0~3℃,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可保鲜14d左右,但重量可减少15%。

结语
本期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觉得有用,请在下方点赞、关注,转发给更多好友,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