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品牌护工孵化基地
—吕梁市卫生学校召开护工培训就业研讨会

“三月的春天,一切都是新的,吕梁卫校初春出游,培训研讨班提供真经,护工展示技艺。”这是目前在吕梁山流传的一首新歌谣。
3月18日,吕梁卫校召开护理工作者培训就业研讨会,面对面探讨“吕梁山护理工作者”培训就业经验及未来打造护理工作者品牌的途径。优秀护理工作者、培训讲师、北京一护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9家国内知名公司负责人及临县、柳林、岚县人社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西省护理工作者办公室主任、山西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雪也应邀出席会议。“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梁湘楠发言并参加讨论。梁湘南对吕梁卫校“吕梁山护工”培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他希望参与的国内公司积极建言献策,为“吕梁山护工”的培训和就业贡献力量。吕梁卫生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彦峰在护理培训与就业研讨会上致辞。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班,不断提升护理培训质量,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让吕梁卫校的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是在学校开展“改革创新,争创佳绩”大讨论的重要时期召开的。结合如何培养“诚实、勤劳、专业、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打造新时代护理工作者品牌”的教学实践,“以培训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护理工作者培训研讨班,为优秀护理工作者、家政代表、护理讲师、人力社会部门负责人开设了面对面、零距离的培训研讨班。对推动政府、企业、培训学校共同努力提高护理培训质量,实现护理工作者就业,打造护理工作者品牌,助力吕梁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作用。
吕梁卫生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延峰在护理工作者培训就业研讨会上致辞。
“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梁湘楠对吕梁卫生学校的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及早计划,讨论和发展新的想法
“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是吕梁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坚决胜利的重要举措,也是吕梁脱贫攻坚三大品牌之一。计划实施三年来,吕梁卫校作为培训机构之一,一直在学校校长李延峰的领导下,学校一批人始终按照吕梁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认真授课。
近年来,吕梁市卫生学校教学质量一直走在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多次获得全省中等卫生学校统考第一名,多次被国家、省、市授予“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15年7月,受吕梁市委、市政府委托,吕梁卫校承担了吕梁山区“三个一”精准扶贫项目之一的家政护理员培训任务。作为第一所承担此项培训任务的学校,三年来始终牢记“吕梁山护工”工作,并在行动中落实,成为“吕梁山护工”孵化基地。
打造品牌护士的建议和意见。
学校邀请西北阿瑞斯军事管理团队为学员讲授24小时封闭式军事管理
彰奖励。研讨交流中,参会人员零距离感受了吕梁卫校日常对“吕梁山护工”的培训教学。参会人员共同研讨了“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新发展,对目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吕梁市卫生学校的教学标准、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训顶岗就业新模式及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随后,李艳峰代表吕梁市卫生学校现场与北京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等家政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吕梁山护工”的孵化基地
吕梁市卫生学校作为 “吕梁山护工”培训学校之一,是“吕梁山护工”的孵化基地。截至目前,该校实训就业人数已达5000人,已完成培训 26期 9168人,形成培训品牌效应,享誉吕梁社会各界。该校培训科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发展导报》曾对该校“吕梁山护工”培训教学作了专题报道,是吕梁市护工们最向往的培训学校。

参会人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培训体系规范化。吕梁市卫生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合理的培训方案,“吕梁山护工”培训周期为40天,其中在校理论实操培训30天,家政公司实训10天。培训以护理员(护工)为主,兼有培训月嫂,课程为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每期培训约300人,分为6个教学班,以30天为一个培训周期,共 208学时,有40余名教师及6名实验员组成优秀师资团队,另外聘教师10余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吕梁市卫生学校先后四次更换培训教材,三次修订教学计划,使课程设置更趋合理。逐步优化培训课程,更新培训理念,使培训与就业市场逐步实现无缝对接。

课程设置科学化。培训理论课教学划分为素质教育和专业课教学两部分。素质教育主要有军训、权益维护、感恩励志、文明礼貌用语、茶道和普通话等21项内容共88课时;专业课教学主要有婴幼儿护理、孕产妇护理、老年护理、心肺复苏、烹饪、月子餐、常见病等18项内容共120课时。在教学内容上逐步融入了市场需要的企业文化、拓展训练;提高了“服务性礼仪”课程比例,强化护工服务能力及人文沟通能力;渗透就业指导课程,转变就业观念,引导护工走出大山融入城市生活,正确对待就业后遇到的艰辛和困惑。该校组织“吕梁山护工”知名培训讲师组成教材编写团队,编写了一套适合“吕梁山护工”培训学员、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病患陪护》《养老陪护》《职业素养》教材。
学员管理军事化。从2017年开始,吕梁市卫生学校特邀西北战神军事管理团队对学员进行24小时军事化管理,组建了班级精英管理督导团队。班主任和教官全天深入课堂、深入生活。开设了早晨1小时的军训和下午课外活动,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明礼貌日常用语和职业日常用语训练。同时考虑到培训班人员年龄跨度大、层次参差不齐现状,吕梁市卫生学校以军事训练为突破口,规范学员行为作风;启动了“吕梁山护工”人脸识别、指纹签到系统,强化延伸军训渠道,培植学员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
为打造品牌护工建言献策

研讨会上,参会人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围绕行业趋势、行政效能、转型升级、校企合作等方面讲问题、提建议、谈对策。与会人员认真记录,不时发问,积极回应问题和建议,会后也将整理出各类问题和建议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落实。柳林就业局局长贺保清、临县劳动就业局副局长刘星、岚县人社局副局长魏兰分别就提升“吕梁山护工”品牌提出了新思路。
凝心聚力协同推进。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培训就业的积极性,真正由“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把符合文化条件且愿意培训、就业的人员输送出来参加培训,就业上岗;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输出地与输入地信息共享、双向协作互动工作机制,让护工们在外安心稳定就业。

保障护工全程服务。家政服务公司纷纷表示要做“吕梁山护工”的娘家人,家政公司要把每一位护工当做自己的亲人,为他们的就业、工作、生活开展周到的零距离服务;要做“吕梁山护工”最可敬的人,用良好的品行、高超的技能、贴心的服务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企业的鼓励认可,让工作业绩出色的人出彩,家政企业成为护工离不开的摇篮;要做“吕梁山护工”精神的传承人。同护工及时沟通交流,排忧解难,把每个护工锻造成品牌典型。
满足学员不同需求。提升“吕梁山护工”精品培训档次,强化品牌意识培训,用科学的理论、实用的专业培训学员;革新课程设置,开展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职业操守、感恩社会等方面的教育感化,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和责任感、使命感,让每一个培训学员成为品行优良、技能出众、服务一流的护工品牌代表;分类实施培训,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培训学员的年龄、文化、就业愿意、家庭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分班分类培训,努力打造护工品牌精品班;创新管理模式,开展灵活和弹性与刚性要求相结合的“积分制”模式。采取积分制学习法,解决因学时中断而取消培训资格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加强与各家政公司对接联手,采取订单式和定制式培训,全方位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适应市场需求,打造勤劳、诚信、专业的“吕梁山护工”品牌。
建立校企诚信 实现产教融合

诚心谈,用心研。研讨会上,参会校企面对面坦诚交流,既讲述了各自打造品牌护工的经验做法,又谈到各自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终研讨出建立校企诚信、联络和产教的合作机制。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成果丰硕。政府、企业、培训学校站在新起点上用新思维、新理念、新举措打造吕梁山品牌护工。相信这一全新的模式将会给“吕梁山护工”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吕梁山护工”提档升级,助力吕梁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吕梁市卫生学校精准培训,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吕梁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市场导向、企业运作,先后配合离石区扶贫办组织北京、内蒙古、山东、沈阳、太原、离石等30余家用工单位完成了招聘就业。从2016年开始,吕梁市卫生学校就与用人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与太原、北京、天津、青岛、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家政服务企业合作,创新合作模式,让企业参与培训管理,与北京医护家公司、青岛紫荆护理集团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并开设了“精品班”“特色班”,让培训更加贴近市场。2018年10月17日,又与同国内40多家知名三甲医院有合作关系的北京惠佳丰签订了合作协议。2019年如何推动该校更好地打造“吕梁山护工”再出发,助推吕梁脱贫攻坚。该校主办召开培训就业研讨会并同参会的省内外9家知名家政公司,就加强校企合作,解决就业难和招聘难两难局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坚持改革创新。深度推进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与人俱进。稳定吕梁山护工的就业,就要改变思维,一只眼睛盯着市场,一只眼睛盯着护工,只有适合护工本人的才是她就业首选的。建立多样化的就业平台,满足学员不同的就业需求。

建立诚信体系。设立稳岗奖励基金,对爱岗敬业,工作时间较长,技能提升较快的护工设立长效奖励机制,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学员在服务病患时,一定要用心去做,做一个真正有诚信的护工。
创建联络机制。做好护工就业跟踪服务,建立领导开放日,每月抽出一天时间,和护工进行交流、探讨。政府部门和企业一起进行监管,及时处理学员问题。建议吕梁财政在稳岗补贴资金中拿出一块补贴,补贴真正从事护工工作的人员和为护工长期提供就业岗位的公司。
实现产教融合。企业学校共同培养、共同评价。让企业走进课堂,带有明确的技能学习的指向性,比如同样是养老企业,但对护工的需求又有所不同,实现产教融合可以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在同一专业上划分不同的培养方向,比如养老护理员,可以和企业合作,进行医院陪护方向、社区养老方向、不自理陪护方向,文化程度较好的学员可以走失独老人陪护方向,开展校企融合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吕梁山护工高质量就业平台。
来源:发展导报
记者:薛建荣 王媛
图片:陈寅琴
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关注
吕梁市新闻办官方微信“吕梁发布”
觉得不错请分享点赞